饶熙龙 梁德新‖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2024-06-22 02:15:55 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文/饶熙龙 梁德新在文化之乡梅县松口镇铜琶村在清朝年间“柏树楼” 出了父子三进士,有关他们刻苦读书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传诵。梅县松口“元魁塔”所在地的铜琶村,素有“金盘宝盖银幡下”的誉称。清代的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就出生于此地。 文化之乡梅县松口镇/夜色光明摄影 清朝道光、咸丰、光绪年间,该村“饶氏宗祠”的“朝议第”(俗称“柏树楼”)有父子三人先后考取为进士:饶应坤,字复甫(文),道光十五年间进士,晋封“朝议大夫”、诰封“奉直大夫”户部云贵主政;饶轩,字尤史(长子)咸丰六年丙辰科进士(公元1856年),内阁中书、广州府教授;饶轸,字锡理(次子),光绪十八年进士,诰授“中宪大夫”、“吏部主事文选司行走加四级”。20 世纪50年代初期,该村“饶氏宗祠”门坪两侧,仍各竖有三副大型“楣杆夹石”,每条夹石有二米多高,约三十公分宽、十五公分厚。上端为扁葫芦形。这是该祠“父子三人”先后中进士所竖的。夹石上刻有他们考中“某年某科”进士及功名文字,每条楣杆夹石上都凿有方孔是用来固定木质楣旗杆用的。想当年,好一派光宗耀祖的气派。可惜这些“楣杆夹石”在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因祠堂被用作仓库,门坪用来打和坪晒谷时被当作障碍物被毁掉了。现在,“饶氏宗祠”内仍保存一块“清同治六年丁卯端午节”由进士公饶轩撰写的“饶氏宗祠点灯碑”,碑石完好、碑文清晰。同时还保存一块“诰封奉直大夫”木质牌和饶复甫、饶锡理父子二人,先后在咸丰元年、光绪二十一年葬的墓碑。石质坚硬、碑文清晰。据说,饶复甫年少时,家境贫穷,很聪明懂事,读书很勒奋。有时家里无钱买灯油,就自己想办法,效法古人去捉“萤火虫”,借光读书。有一次,家中无米下锅,母亲只做了些粟 过餐,疼爱儿子还特备些黄糖,放在饶复甫的书桌上。当时饶复甫手拿粟 蘸糖却蘸在墨砚池里,吃得满嘴墨汁还不知道。这专心致志读书的事在松口地区广为流传,学校里,不少年老教师都会把这故事讲给学生听,以激励同学们勒奋学习。功夫不负苦心人,饶复甫终于金榜题名,考取了进士。饶复甫有个弟弟,也很勒奋好学。十六岁那年便上京应试,住在京城供职的胞兄饶复甫家中,不料一路风尘,水土不服,染上恶疾,医治无效,在京城英年早逝,饶复甫心痛欲绝,运送弟弟灵柩回乡时,写下一副挽联:“二八年华才转瞬,三更杜鹃眼叫红。”饶复甫的次子饶轸,从小聪敏过人,能一目视十行,过目不忘。为人谨慎,性格较内向,由于贫穷,常被一些轻浮子弟所轻视,当饶轸乡试考取秀才后,有人嘲讽他“偶然”考中;当饶轸乡省试中举后,一些人仍说他“偶然”中举;当饶轸京试考中进士后,那些人还冷语说是“偶然”高中进士。饶轸听到后也不生气,只写了这么一首诗:“金榜题名是偶然,偶然偶然又偶然。世间果多偶然事,劝君何不一偶然”。这首诗击中那些自己无能却又妒忌他人成功的人的要害。至今仍在松口民间广为流传。(本文摘自2006年出版的《客家松口民间故事》)作者:饶熙龙、梁德新作者简介:饶熙龙,梅县区松口镇人,退休中学语文教师。有文章在报刊发表,曾参与编写《梅东中学校史》《梅县松口镇志》是《松口铜琶村饶氏族谱》主编。对客家丧葬文化有研究,有文章入录《客家文化拾零》书中。梁德新,梅县区松口镇人,中学退休教师,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学习文史委员)。有文章在报刊发表,编著书数本,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曾邀请出席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嘉应学院、三明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 赞 (0) 相关推荐 梁德新║回忆我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事 回忆我到人才市场应聘的事 梁德新 我人生的历程中做过诸多职业.我曾到广州的人才市场应由聘. 2009年7月,我从学校退休.8月上旬我到深圳.广州的亲友家住了几天.有一天,我到广州天河书城的买书,10楼 ... 梁德新║我参加梁氏宗族文化研究二、三事 我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的人,中学退休教师.如今年届七十,数十年来读书爱书伴随着我的人生历程.我对客家文化有兴趣,在我退休前后的二十年间,在客家文化园地里耕耘,先后任市级刊物<客家人>& ... 北宋时期的父子状元:都英年早逝,没做到大官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 从622年开始科举考试,到1905年废除,历经1283年,一共产生了654名文科状元.状元数量甚至比宰相都少--光是唐朝.宋朝.元朝.明 ... 梁德新║自行车 载客的双杠自行车(照片来自网络) 自行车,梅县人称"单车".它是人们的重要交通工具. 1980年之前的梅县城乡,家里有自行车的人不多.那时女入出嫁要求男家要有"三转一响& ... 饶熙龙 梁德新‖民间文艺家山歌王——饶金星 饶熙龙 梁德新 饶金星梅县松口镇铜琶村人是20世纪50年代著名的山歌手.他唱的山歌被收录在市.县各种文艺书刊中,有的录制成唱片传播海内外.至今松口山歌的传承人有些还引用他的腔调,人们称为&qu ... 饶熙龙 梁德新‖客家人旧时放木排【推荐】 放木排 饶熙龙 梁德新 摄影/古卫平 在松口盘安桥西岸(俗称"铜琶桥"),是松源河注入梅江的地方,至今仍存有几块碑石,其中一块是民国初松口镇公所关于征收木排放运的税收规定每条木排征 ... 梁德新‖松口镇“方裕茂”改为“民宿客栈” 松口镇隶属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区域东北部,梅江下游,是古时岭南四大古镇之一,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核心区,松口港过去曾是广东内河港的第二大港口,梅坎铁路.省道S223线.S332线及梅州市梅县 ... 梁德新‖松口的卓姓人哪里去了? 松口的卓姓人哪里去了? 梁德新 梅县松口镇是粤东千年古镇,居民姓氏众多"百姓杂居"为全国所罕见.全镇约7万人,有121个姓氏.松口流传着一个有关姓氏的口谚:"钟(椿).高 ... 张华华 梁德新‖松口寻古 松口寻古 张华华 梁德新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距梅州市区50多公里,地处闽粤要冲,水上交通发达,自古至今商贸物流活跃而蜚声中外.松口建置于南汉乾和三年(945年),距今已越千年.2010年总人口66 ... 梁德新 饶熙龙‖松口墟市的历史与发展 松口墟市的历史与发展 梁德新 饶熙龙/收集整理 松口的墟市形成在北宋.北宋初的"松口盐务"之设,标志着它作为闽粤间重要贸易中转站,那时墟市已初步形成. 如果从水路看,松口港通过松江 ... 饶熙龙、梁德新║“余狗古”成为翰林的老师 "余狗古"成为翰林的老师 饶熙龙.梁德新 "余狗古""畏书如畏虎"的故事,在梅州地方广为流传.下面讲个来由. 余狗古是他幼时性格浮躁而得的花 ... 梁德新 饶熙龙‖客家人做风水【客家文化】 客家人做风水 文/梁德新 饶熙龙 客家人历来讲究葬风水.旧时,发了财的人家一般要办三件大事:买田.做屋.修祖坟.客家先民认为,一个人成功失败与屋场祖坟的风水有密切的关系."做风水" ... 梁德新║梅江的水运业和松口“火船码头” 梅江的水运业和松口"火船码头" 梁德新 2005年5月24日晚,中央电视四台"走遍中国·梅州专辑"镜头中的松口"上坝头大街"和"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