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海作品选‖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

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

文/杨宏海

深圳地处南海之滨,东临大亚湾,西抵珠江口,南接香港新界,有蜿蜒260公里的海岸线。历史上,深圳前身宝安县(新安县)原有四个民系杂处:客家、广府、福佬与疍家人,其中客家人居多。深圳最早的客家人始于何时?目前尚无详实可证的资料,但大批量客家人进入深圳,则是在清康熙年间。实行“禁海迁界”,强令东南沿海居民内迁带来巨大灾难,大片良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直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前后,朝廷才下令“复界”并颁布“招垦”政策,实行种种优惠措施,吸引各地农民尤其是梅州、潮州、惠州的客家人纷纷进入深圳地区,当时为客家籍移民设置的村庄就有345个,客家人成为当地为数众多的居民。这种以客家人为主的人口分布格局一直保留到深圳特区成立前,据《宝安县志》记载:1979年前,客家人占56%,广府人占42%,潮汕人占2%。  

当年来到深圳的客家人,从抬头见山、出门爬山的山地环境,进入到开门见海,涉水驾舟的南海之滨,生存条件起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具有倔强生命力的客家移民,继承先辈“心怀四方之志”的精神,摈弃重文轻商的旧观念,他们靠山面海,因地制宜,积极从事开垦山地、捕鱼种养、采石、商贸等行业,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创造了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百年辉煌时期,形成了具有“滨海特色”的深圳客家文化。

开放包容率先融合西方文化

由于受海洋文化影响,深圳客家人很早就具有开放意识,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深圳毗邻香港(历史上同属新安县),是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最早进入的地区,也是来自瑞士基督教巴色差会传教士进入内陆省份的第一站。当年的巴色差会派员来到内陆省份传教办学时,受到当地民众的抵制和当地政府的驱逐,唯有客家地区有所例外。1855年,在深圳客家人协助下,巴色差会派遣牧师顺利进入新安县布吉圩李朗村,揭开了在此传教办学的序幕。在此之前的1848年,巴色差会在深圳沙头角办起第一间客语小学,率先向客家人输入西式教育模式,比1905年清朝宣布取消科举改办西式教育提早了半个世纪。1864年,李朗村建立起存真学院,成为深圳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可以说,新安县李朗村(今深圳李朗)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客家村庄。 

深圳客家人以宽大的胸怀容纳西方文化,使深圳现代学校如雨后春笋。1906年,坪山客家人办起以“家国之光”为宗旨的光祖学堂。此前的1891年,巴色差会在龙华浪口开办“虔贞女校”,成为新安及香港远近闻名的学校。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一篇评价《虔贞女校》的论文引起关注,该书作者从到瑞士巴色差会档案馆查阅到上千张当年传教士留下的照片,形象地展示了客家人百年来接纳西方文明并与之交流融合的形象历程,被誉称为是对客家文化研究 “新的学术增长点”。

  

爱国爱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客家人因自身的颠沛流离,切身体验到战争离乱民族灾难国家贫弱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在“时时为客、处处为客”的窘境中痛切地体验到故土的可贵,而将家国情怀交织在一起,形成高昂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爱乡的优秀品德。  

近代以来,每当民族危难之际或历史转折关口,深圳客家人都能挺身而出,敢为人先。如赖思爵面对英国侵略者奋起出击,在九龙海战中打赢鸦片战争的前哨战;郑士良在孙中山领导下打响辛亥革命前推翻满清封建帝制的第一枪;曾生领导以客家人为主体的东江纵队点燃了抗日救国的烽火;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在蛇口首先扛起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旗;南岭村村民弘扬客家人勤劳刻苦、崇宗报本的精神,不忘传统,艰苦创业,村干部及其家属带头劳动致富、年轻人鼓励积极向上、成为勇立改革潮头的“深圳客家第一村”,并且提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口号。在他们身上,始终体现了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和勤劳刻苦的优良传统。

  

建筑民居独具移民文化风格

伴随客家先民艰苦垦拓、开基立业建起的一座座客家围堡,成为深圳客家文化的生动缩影。据统计,深圳的龙岗、坪山、坪地、坑梓等地现存客家围堡100多座,以罗氏鹤湖新居、曾氏大万世居、黄氏新乔世居为代表。其中位于龙岗的鹤湖新居,由罗氏开基祖罗瑞凤始建于清乾隆中期,占地近2.5公顷,共有居住单位179个,房屋数百间。其屋宇、厅、堂、房、井、廊院的布局错落有致,有“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之称,是我国目前所见为数不多的大型客家民居建筑。鹤湖新居祠堂里有一副堂联,其下联曰:“凤止龙岗谋成东莞鹤湖兴厦宇千秋勋业冠人寰。”披露了来自梅州兴宁的罗氏开基祖辗转迁徙,落户龙岗经商东莞回乡兴建大厦的过程。2016年3月,由美国某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寻找外祖父》,记录一位拥有四分之一客家血统的非裔女子罗笑娜,历经波折探访,最终回到外祖父的根脉所在——深圳龙岗罗氏祖屋鹤湖新居,并与宗族血亲重逢相认的故事,此片在美国、加拿大、加勒比海的牙买加及中国深圳播放后引起轰动,引发了更多从广东远渡外洋的客家后裔寻根认祖的热情。  

鹤湖新居建筑设计由内外两“围”环套而成。总体上是客家围屋布局,但其内部却参照了广府民居的式样,独立成套,私密性较强。又如传统客家民居的方位坐向是大致相同的,而坪山新区的“大万世居”整个建筑群却是坐东面西,与一般传统建筑的南北朝向大相径庭。此外,位于坪山坑梓的“龙田世居”就将传统的“月池”改建成“护城河”。这些极具移民文化特色的客家围堡,建筑随形就势,设计兼收并蓄,是敢于开拓创新的深圳客家先民的大胆创造。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彰显“山风海韵”

深圳客家人靠山面海,在垦殖创业过程中。与本地广府人和家人交融相处,善于吸收不同族群的文化。如沙头角吴氏客家人来自梅州大埔,他们在下海划船打鱼过程中,将原乡的“鲤鱼灯舞”进行加工,创造出鱼灯舞这一滨海游艺民俗,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鹏镇赖氏客家人与南迁大鹏所城的“北方军人”混杂相处,形成独特的“大鹏话”创造出追念英烈的“大鹏清醮”习俗。  

客家人喜唱山歌,而深圳的客家山歌更丰富多彩。笔者于1990年编印出版《深圳民间歌谣》 ,其中客家山歌就占了百分之九十篇幅。深圳山歌大多与梅州相似,但也有本地特色。如地处山区的梅州山歌比较高昂激越,而地处滨海的深圳山歌则比较舒缓平和,唱腔起伏婉转。深圳客家山歌有情歌、仪式歌、生活歌、劳动歌等等,还有东江纵队革命歌谣。东江纵队全部是客家人,当年他们在成立大会上就用客家“五句板”来庆祝。此外,因深圳是著名的侨乡,许多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往往以吟唱家乡歌谣,来表达爱国思乡之情,有些还以外国词语入歌。  

此外,客家人喜欢象征着祥瑞太平的麒麟。麒麟舞也是深圳客家游艺民俗,现有大船坑、坂田永胜堂、观澜、黎围、大浪等舞麒麟被列入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保护和传承麒麟舞,深圳龙华则建成“麒麟文化博物馆”。 

沙头角中英街每年祭祀天后娘娘,既跳客家的“麒麟舞”,又邀请疍家人的“水上迎亲舞”一同表演,吸引深圳与香港两地居民参加,而盐田渔民举行婚礼,既表演“水上迎亲舞”,又融入客家山歌演唱。龙岗客家人则从民间“八音”唱班里吸收音乐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龙岗皆歌”。深圳客家传统美食有客家茶果、观澜狗肉、“八刀汤”等等。被称之为“新安盆菜”的大盆菜,原本是明清时沿海广府人的节日菜式,深圳客家人也接受了这一菜肴,大型庆典活动往往推出“客家盆菜宴”,几千客家乡亲同坐一张桌、同吃一盆菜、增强了族群的凝聚与团结。作为客家民系大本营唯一的“入海口”,深圳客家既保留山地客家的特色,又吸纳海洋文化、本地文化精华、从而形成具有“山风海韵”的深圳客家文化。 

2019年作者作“滨海客家的深圳故事”讲座,受到观众点赞围观

作者:杨宏海
作者简介:客家文化名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等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