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最近发了一个公告,《关于对刘某苇等105名全日制本科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公告》。
公告说,到2021年10月9日,共有105名全日制新生没有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报到,因此,对这105名学生做放弃资格处理。
这个一时哗然。因为今年夏天,高考最大的热门专业就是师范类专业,师范大学的分数线暴涨。安徽师大作为安徽省最好的、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名声的师范大学,文史录取分数线为592分,理工录取分数线为550分,有这么多人没有报到,不禁让人各种猜测。
我查了下,安徽师范大学在2021年,一共招收本科生8000人,而且2021年大幅扩招,扩招了2000人。因此,105除以8000,比例是1.3%。这个比例不是特别大,当然绝对数不小。
专业分析
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退学?退学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不满意学校,第二,不满意专业。
我们先看看这些学生都是些什么专业。
- 管理类,包括旅游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有14人。
另外,计算机、电子信息、经济学、英语、法学、数学、统计学等等,都有放弃的。从专业来看,好像每个专业,不论是热门还是冷门,都有人放弃。当然,很明显的是生物类专业,包括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态学等,一共有17人。作为天坑之首,生化环材确实名不虚传。环境、材料人也不少,就化学人比较少,生化环材就缺了个化学。在偏人文社科里面,旅游管理是很著名的劝退专业,新闻传播不用说,清华都停招这个本科专业了。大家可能会觉得惊讶,为什么师范专业会有这么多人放弃?仔细看一下专业,也非常好理解。里面有教育技术学、教育学这两个专业,我多次提到,填报这两个专业要慎重,因为不像学科类师范,很难找工作。心理学的师范专业也要慎重,因为教育部门能提供的岗位比较少,社会上的需求也不是很多。但地理学科和汉语言文学的师范专业放弃我不是很明白。汉语言文学是安师大的王牌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B-,也有一级博士点,还是国家特色专业。而且汉语言文学专业不论是做教师还是考公务员,都是一个不错的专业。也许,放弃的同学是对学校不满意。这类情况不少。这两年疫情,大家都求安稳,尤其家长,希望子女当老师,于是劝孩子报师范,但很多小孩不想当老师,等报完就后悔了。
这些专业可以避免吗?
大家可能会说,既然不喜欢,为什么要报这些专业呢?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无法避免。安徽填报志愿是院校加专业的平行志愿。每所学校下面可以报考6个专业,这种报考方案要求学生一定要服从调剂,很容易调剂到了这些冷门专业。如果进了这些冷门专业,有些学生可能会退学复读,有些可能会转专业。我看了下安师大的转专业规定,看着还行,除了汉语言文学、英语师范等几个热门专业,其他都不难转。所以,假定被调剂了这些冷门专业,不想复读,也是可以有机会补救的。
该不该复读?
现在上大学跟原先不一样,上大学必须要考虑后面的就业。虽然大学本科只是打基础,但本科的专业也决定了后面工作和考研的范围,所以,不合适的专业,很多人倾向于复读。尤其对于00后,不将就是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安徽考生复读的比例应该没有河南、河北等地高,但也不低,毕竟最有名的复读学校,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毛坦厂中学是安徽的。安徽省的中等教育质量不错,但好大学不多,所以安徽考生考985、211的比例在全国来说,都是倒数的,比河南考生还糟糕一些。
安师大虽然是省内重点大学,但不少学生不甘心,想要考个更好一点的学校。这个心情能理解。但这个是否有必要呢?恰巧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以供大家参考一下。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的课题都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他们研究的是:
- 要不要拼命鸡娃把孩子送入“六小强”这样的重点中学?
我说下结论。多读一年书能提高收入,名校毕业生跟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的收入差别不大,上重点中学的学生跟上非重点中学的学生收入差别也不大。这些结论好像挺反直觉,我不知道对错。不过,我想说的是另一件事,大学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但这个平台的作用不是那么绝对。比如,有些人嫌自己学校不好,其实没关系,可以考研,考一个更好的学校的研究生。并不是说,进入一个211大学,人生就彻底改变。最后说一下,安师大的放弃入学的新生应该不算特别多。我估计如果每个学校都把这些数据公开,应该有不少学校跟安师大类似,或者人数更多。
附录:安徽师范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放弃入学资格学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