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雄飞 | ​黄梅柳林的板栗·往事(一)

▲李正阳题

前几日在英山县城逛超市,在五谷杂粮区看到有板栗,煞有介事地和各种干货摆在一起,竟也登堂入室了。
这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种的吗,谁会去买呢?倘若真的有人想尝尝,那也是去农贸市场,毕竟便宜嘛。我在心里喃喃念道。
没走几步,心里恍然大悟:哦,这是给外地朋友准备的,送礼佳品呢!
不知从何时起,这稀松常见的玩意儿身价竟水涨船高,扶摇直上地从竹筐匡里躺进了精美豪华的礼品盒里,成了大别山地区的一张名片。而我的印象里,只有蕲春的艾,英山的茶,还有麻城的杜鹃花这些。大概是这几年很少吃板栗的缘故吧。
板栗,这种嫁接后枝矮果多的壳斗科小乔木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仿佛不是它那从厨房的炖锅里飘过来的诱人香气,而是那恼人的刺。对于那些急性子的人来说,剥板栗那简直是一场灾难。
在没有零花钱的年代,在贪吃小鬼满村跑的年代,在没有专业剥壳工具和防护手套的年代,偷板栗吃是每年中秋节前后孩子们为大人们献上的一档保留节目。
听话且要脸的我自然是不会去凑他们的热闹的,毕竟每次我在舅舅家的龙池河边跃跃欲试地被表哥们怂恿着练“狗刨”的时候,外婆的小脚总会很应景的出现在河对岸。然而,摘板栗的经历我却有过那么一次。
那年中秋节放假,我去舅舅家把弟弟妹妹都接了过来,带着他们在老家对面的姚家岭摘了满满一大框。
与我们村子相反,姚岭是一处坐南朝北的小村落,一条流向古角(鼓角)水库的河流很自然地把两个村子分成了楚汉二界。让人诧异的是,姚岭的孩子们全都姓王,一个姓姚的都没有。虽然近在咫尺,并且都在同一所小学读书,两边的孩子们似乎很少玩到一起,这大概跟我们几次在望夫石上不愉快的经历有关吧。
望夫石是一块立于何家大湾东边山脊处的龟形花岗岩,龟背有凹槽,顺着凹槽走到尽头有一方大小的平台,这里是何家大湾的人们走向外界的必经之路。登上此石,山下风光一览无余,古角水库似一条玉带系在乌崖山上。若遇晴日,水库东岸马路上来往的汽车清晰可见。
听老一辈人讲,古时候那些留守家里的妇女老人们经常在这里望眼欲穿地等他们的丈夫儿子回家,故此名望夫石。其实对于只关心粮食和蔬菜,从没想过面朝大海的庄稼人来说,它有一个更加形象更加下里巴人的名字—屙屎墩。每次散学归来,趁着天色尚早,我们都会在屙屎墩上逗留一会。趴在平台上写作业的,斗牛跳皮筋的,这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姚家岭同何家小塆两边的孩子们的“华山论剑”了。
屙屎墩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何雄飞,男,黄梅柳林人,现在英山从事日化用品批发销售,从小喜欢语文,爱读闲书;工作闲暇喜欢舞文弄墨,游山玩水,热爱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