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从东京城的“瓦舍勾栏”,浅析北宋时期的民间娱乐
导语
“坊市制”的萌芽出现在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制度,在北魏时期得以巩固和发展。
“坊市制”简单地说就是政府用法律和制度的形式界定哪里是住宅区,哪里是交易区,将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住宅区内严禁经商,这种制度的结果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再加上有的朝代实行“宵禁”,对商业来说更是致命的。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唐朝中后期,“坊市制”逐渐开始松动,北宋时期完全被打破,住宅和商业开始混合,街道全部打通,互通有无,形成新的城市格局,被后人称为“城市革命”。
图片来自网络
关于这个“坊市制”,热播剧《清平乐》第二集里面的一个桥段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当时年轻的韩琦打抱不平,与一群无赖争吵,起因就是房主梁婆婆利用自己的住宅经商,被无赖抓住把柄想以告官相威胁,勒索钱财。在北宋初期,这种制度还依然存在,完全被打破则是后来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北宋坊市合一的模式为城市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提升提供了先决条件,“城市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城市商业的繁荣与经济职能的增强。当时的都城东京城繁华热闹,百姓安居乐业,俗话说得好“饱暖思淫欲”,人们在物质生活满足的情况下,精神生活的需求就提到了一定的高度。
我们都知道,北宋时期的国力是相当强大的,朝廷相当有钱,国家公职人员的薪酬自然很丰厚,而且节假日特别多。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我们现代人一样,每天的闲暇时间很多人都去娱乐场所消费,在我们现代,娱乐方式多种多样,无论是在外还是居家都有很多娱乐手段,那么在北宋时期,人们的娱乐活动都有哪些呢?
北宋时期,主要从事娱乐活动的场所称之为“瓦舍勾栏”,这个词最早的时候据说出自佛经,典故我们不去追究,瓦舍又叫“瓦肆”、“瓦子”,主要指娱乐场所,有点我们今天的夜店。“勾栏”在这里泛指瓦舍里的演出棚,“勾栏”设有专门的表演舞台和演员上下场的门,下面设有观众席,和我们今天的小剧场类似。在东京城内规模比较大的主要有州北瓦子和州西瓦子,在当时的“瓦舍勾栏”当中,各种表演形式很多,下面我就详细介绍一下:
图片来自网络
一、说(评书、小说)
北宋时期的说书,和现在的评书几乎是一样的,以传统评书为主,一种是以历史人物或事件为主的评书,叫“讲史”,当时比较流行的是关于三国和五代的评书,比较有名气的主要有霍四究说三国、尹常卖说五代史,宋人耐得翁《京都纪胜·瓦舍众伎》中记载:“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征战之事。”
另一种以演说当时世俗传奇故事为主的评书,叫“小说”,和现在电台播放的小说几乎是一样的,明代学者郎瑛在其著作《七修类稿》卷二十二记载:“小说起宋仁宗,盖时太平盛久,国家闲暇,日欲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故小说得胜,头回之后即云话说赵宋某年。”比较有名的有王颜喜、盖中宝、刘名广等。
图片来自网络
小说和讲史的最大区别在于,小说更主要的是演说传说和虚构故事情节,而讲史主要是演说历史上的真实故事,虚构的成分一般很少。
在以说为主的艺术形式里面还有一种叫“说诨话”,通俗地说就是讲笑话,表演者用自己的语言给观众讲笑话,再配合惟妙惟肖的动作,逗观众捧腹大笑,我觉得有点像单口相声的雏形,看似简单,其实要看表演者的语言功夫,尤其是“包袱”的应用很关键。
二、唱(小唱、嘌唱)
小唱也叫唱小曲,这种艺术形式比较简单,一般都是在酒宴开始前为客人进行表演,以清唱为主,或者有一人用乐器伴奏,《水浒传》里面的金翠莲父女两个就是这种艺术形式的组合。耐得翁《京都纪胜·瓦舍众伎》中记载:“唱叫小唱,谓执板唱慢曲曲破。大率重起轻杀,故曰浅酌低唱。”这种音乐形式虽说难登大雅之堂,但在当时却非常流行,我们都熟悉的北宋人物李师师也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一种唱法叫“嘌唱”,演唱者声音比较急速,高低音变化比较频繁,从专业的角度理解的话,可能是音阶之间的跳跃性比较大,时而高亢时而婉转,和之前的传统相比,显得有些淫靡,被称为“通俗唱法”,我想,就如同我们八十年代听港台歌曲那样,称之为“靡靡之音”。代表人有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等。
耐得翁《京都纪胜·瓦舍众伎》中记载:“嘌唱,谓上鼓而唱令曲小词,驱驾嘘声,纵弄宫调,与叫果子,唱耍曲儿为一体。本只街市,令宅院往有之。”
还有一种艺术形式叫“叫果子”,有点像口技表演,主要是模仿市井小贩的叫卖声,拉长音进行演唱并配有音乐伴奏,因此也叫“吟叫”,这个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叫文八娘,她的表演以声音洪亮、模仿真实、唱腔优美而著称。
宋人高承著《事物纪原》卷九有记载:“市井初有叫果子之戏。其本盖自至和、嘉祐之间,叫紫苏九泊乐工杜人经十叫子始也。京师凡卖一物,必有声韵,其吟哦俱不同。故市人采其声调,间以词章,以为戏乐也。今盛行于世,又谓之吟叫也。”
三、杂戏、散乐
北宋时期的杂戏非常成熟了,杂戏里面比较有名的当属“傀儡戏”、“角抵戏”、“杂技”这三大类。
1、傀儡戏
所谓的“傀儡戏”非常好理解,就是我们常说的“木偶戏”,也叫“扁担戏”,在北宋时期,根据其傀儡人物的制作和表演方式的不同,“傀儡戏”的戏种又分了好多种,其中主要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水傀儡”、“肉傀儡”等。
图片来自网络
“杖头傀儡”是用竖杆子支起来一个小舞台,人在里面用手操纵傀儡表演;“悬丝傀儡”是表演者在幕后上方,用手提拉丝线控制傀儡进行表演,这种表演形式最有观赏性,所以一直沿用到现在;“药发傀儡”使用火药作为表演辅助,在表演期间点燃火药,用以烘托气氛,这种表演还是具有危险性的;“水傀儡”主要是在水中操纵傀儡进行表演,是为了某种剧情的需要;“肉傀儡”是用小孩子扮作傀儡进行表演,表演者要模仿木偶的做作和表情,使身体尽量机械化,我觉得更像是化妆儿童剧。在这个“傀儡戏”领域里面比较有名的要数李外宁和张金线。
2、角抵戏
宋代的角抵戏和之前的角抵戏的概念有所不同,北宋时期的角抵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摔跤表演,确切地讲属于体育竞技项目的一种,在北宋也称为“相扑”,尤其是女子相扑相当有名,甚至连皇上都非常喜欢观看。
图片来自网络
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对角抵有记载:“角抵,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
3、杂技
杂技也叫“杂伎”或“杂伎乐”,它是一个泛指,是一切超常技艺的统称。在唐朝时到达顶峰时期,从北宋开始,由于民间歌舞的兴起,杂技艺术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但是有些项目的技艺比较高超,属于“绝活儿”范畴的,依然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在北宋时期还出现了一个培养杂技新人的机构叫“科班”,有点类似于唐朝时期的“太常寺”或“教坊”,我想我们现在经常说的“科班”一词,可能就是沿用宋朝时期的,意为“专业”的意思。
图片来自网络
在唐代的时候,宫廷里的艺人已经可以偷偷地到民间来表演了,到了北宋以后,杂技艺术开始从宫廷走向民间,老百姓才开始真正看到了宫廷艺术,这些艺人也因此创造了名目繁多的新节目,随着“瓦舍勾栏”的兴起,更是给这些艺人们提供了新的舞台。这些艺人中比较有名的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朱婆儿、风僧哥、没困驼等。
“散乐”在北宋时期也成为民间比较受欢迎的艺术形式,“散乐”原是指古代的舞乐名称,包括俳优歌舞杂奏等,后来这些宫廷乐舞下到民间,“散乐”便泛指民间歌舞。北宋时期散乐艺人比较出名当属张真奴。
四、影戏表演
影戏,就是古人用灯光照物显影而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我们常说的唐山“皮影戏”指的就是这个,其实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表演形式,我们现在用电灯,过去没有电灯,只能用油灯或松明子之类的替代,整个场景烟熏火燎,具有一定的污染性,表演者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受力。
影戏又分为手影戏、皮影戏或纸影戏,影戏的表演分工很明确,一般体系比较庞大,有人专门操纵皮影人,有人专门配唱腔,有人专门负责配音乐,只有完美地配合才能演出一场完美的影戏。
手影戏就是表演者用自己的一双手演化出各种人物或动物的造型,通过灯光的照射,投影到前面的幕布上,形成各种鲜活的形象,再配以脚本和音乐,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戏剧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尤其受小孩子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