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奥友日誌23—中尼界碑
09月18日 ABC-中尼62号界碑-ABC
今天的安排是我们强烈提出来的,就是到中尼两国界碑走走。界碑看似不是很远,实际上要翻过数个碎石坡、雪坡才能到达,单程起码要两个小时。
过几天就要上雪地了,今天特地换上了高山靴前往界碑,为的是让脚迅速适应这个重量和感觉。
七名队员,有两人拒绝前往。去的五人中大多换上了高山靴,应该说大多数人的想法还是一致的。
还说这是两国边民通商的通道,路根本不是人走的。看似是碎石坡,其实下面都是冰山。
好不容易翻过了碎石坡,冰岩雪混合的大坡又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界碑就在前面的垭口中间。
这样一条沟,去的时候还是冰封着的,返回时已经是条咆哮着的冰河了,只能绕道通过。
这样的冰挂有数米长,从我的冰镐对比就能看出来(冰镐长66厘米)。
来到一处很陡的下坡路,探路的索朗旺青作挺尸状横在巨石上晒太阳。
上海老罗是体力最好的一个,怎么走看上去都不累。
快速来到索朗旺青面前,原来他挑了一个冰蘑菇在晒太阳
看着边上有约两层楼高的冰挂,我挥起冰镐想感受一下攀冰,结果除了掉下冰来,冰镐始终很难固定在冰里。
正在玩冰挂时,其他队员也陆续下来了
下了一个大坡,意味着接着就是上坡,就这样上下的折腾,渐渐向界碑靠拢。
发现一块奇石,上面有个英文字母“S”,只是比脸盆还大,不用多想了
一抬头,探路的索朗旺青已经走的很远了。
界碑终于到了,上面写着1962年字样,年龄比我大多了
。
这是在尼泊尔一侧给大伙拍的合影。不知有谁喊了一声,要方便的到尼泊尔来
。
我们五人在中国一侧的合影,可以看出三人穿了高山靴,其中上海老罗还上了冰爪。
眺望营地,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先是雪坡,然后是碎石坡,再是雪坡,最后翻过碎石坡才是营地。营地所处的山虽然6000多米高,但是连名字也没有。因为这样的山实在太多了
回到营地,休息后开始分向导。给我们七名队员一共分配了七名向导与三名协作。我的向导叫边巴扎西,登顶过五座不同的八千米雪山,包括K2!
图为向导们在帮各自的队员最后一次检查装备。边巴检查好我的装备后,帮其他队员调试安全带。(左为边巴扎西)
这是三名协作,其中一人在前年攀登启孜峰时见过。(红衣者为小扎西)
更多启孜峰攀登咨询请点击:閱讀原文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内出发前都没有搞明白向导和协作的区别,现在大概说一下:
协作:建营、撤营、修路、运输,主要和物品打交道
向导:帮客户带路、烧水、做饭、调换氧气瓶等,主要和人打交道
完成任务后,向导和协作们甚至领导都会坐下来赌上一把。甚至常常看到夏尔巴人也坐在里面一起赌博,看了很多次就是没有弄明白赌资是怎么计算的
今晚的卓峰更美,怎么拍都漂亮,但是上面有飞鸟的显得与众不同。
再来张竖构图的,这时余晖已经很少了。
日誌連載
卓奥友日誌05—飛抵拉薩
卓奥友日誌06—登山隊報到
卓奥友日誌07—色拉寺徒步
卓奥友日誌08—進駐羊八井
卓奥友日誌09—啟孜峰徒步
卓奥友日誌10—重返拉薩
卓奥友日誌11—珠峰博物館
卓奥友日誌12—進駐日喀則
卓奥友日誌13—進駐老定日
卓奥友日誌14—卓峰大本營
卓奥友日誌15—卓峰真面目
卓奥友日誌16—驚現雪絨花
卓奥友日誌17—重返大本營
卓奥友日誌18—二進中間營
卓奥友日誌19—進駐前進營
卓奥友日誌20—前進營炜桑
卓奥友日誌21—感受麻辣燙
卓奥友日誌22—尋訪墓地
延伸閱讀【巔峰三部曲】
卓奧友峰,820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