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读诗经|小雅·楚茨:祭祀诗里的庄严与热烈
记住曾经的人事, 敬畏未来的旅途。
——题记
历史学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是什么样(把握史料、史实)和为什么是这样(探索发展规律,形成史论)这两个层面的问题。研读《诗经》中的祭祀诗,也需要我们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会有这样的史,从而对中国古代祭祀,对中国礼制文化的形成影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及对今天我们的信仰问题予以启示。
祭祀的真意
祭,甲骨文字形,象手执滴血之肉献于神主前之形。
祀,甲骨文字形,合体构形,左边,象神主牌位之形,右边,一人跪状。祀,象一人跪于神主前作祈祷之形。
祭祀,双手捧着新鲜的肉,跪于神主前祈祷。
资料图
祭祀是将内心所愿外化的一种形式,是对祖先、神灵的膜拜敬畏的一种信仰行为,也是将传统转化为生存技能所做的一种精神努力。
在生产力还很低下的周代,祭祀是国家重中之重。《左传·成公十三年》中有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膰,古代祭祀用的熟肉,脤,古代王侯祭社稷所用的肉。)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儒、道、佛家均有祭祀,各家礼典均源自祭祀。
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神。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祇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
在《颂》《小雅》《大雅》中有部分祭祀诗,多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这些祭祀诗可说是将当时周人的宗教观、天命观、价值观作了第一次梳理,也是对周朝礼制如何落实与推广的记录,这也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今天我们主读之诗是《小雅·楚茨》,是周王祭祀先祖的乐歌,它描写了祭祀的全过程,从祭前的准备到祭后的宴乐,展现了周代祭祀(秋祭和冬祭)的仪制风貌。还会附加一首《信南山》,是冬祭诗,侧重农业生产的。
《小雅·楚茨》(资料图)
祭祀是对幸福降临的一种感恩,也是对幸福的一种期盼,还是对幸福的一种追求。
小雅·楚茨
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
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
译:
蒺藜丛丛,清除荆棘。开辟为何?种植黍稷。小米茂盛,高粱整齐。
粮食满仓,露天囤装。用做酒食,献神祭祀。请享祭品,感恩赐福。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
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译:
恭敬端庄,洁净牛羊,冬烝秋尝。宰割烹煮,摆出捧上。司祭于庙,仪式隆重。祖宗享用,神灵品尝。
主祭辞:
孝孙吉庆,洪福降临,万寿无疆!
执爨(cuàn)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
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译:
厨师敏捷,案肉丰富,红烧炙烤,主妇虔敬,佳肴道道,宾客济济。
敬答来往,礼仪适度,谈笑合宜。神祇莅临:
主祭辞:
赐享大福,洪福齐天!
我孔熯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畿如式,既齐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译:
态度敬畏,礼无差错。祝传祖辞:
赏赐孝孙,供品芬芳,合我口味,赐你百福;如期如制,恭敬敏捷,端正谨慎,永赐大福,绵长无尽!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钟鼓送尸,神保聿归。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译:
仪式已全,钟鼓奏鸣。孝孙回位,祝告礼成:神醉醺醺。神尸起身,乐送尸神,祖神回程。厨师主妇,撤去祭品。父老兄弟,齐聚宴饮。
乐具入奏,以绥后禄。尔肴既将,莫怨具庆。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神嗜饮食,使君寿考。孔惠孔时,维其尽之。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译:
乐队堂奏,享祭后物。酒菜味好,无怨皆庆。酒足饭饱,老少稽首:
感谢辞:
神爱这味,吃能长寿。顺利圆满,赖主尽心。
再叮咛辞:
子子孙孙,祭祀保持!
这是一首周王祭祖祀神的乐歌。全诗共七十二句,最为精彩点是神降临,天人沟通的场景。
第一章,序曲,请神。勤劳场景回放,追述田工之始,方玉润认为这种写法“是长篇展局法”。
第二章,初献,降福。
第三章,亚献,三献,降神。具体而微的展示祭祀场景,“无不知法而得宜”。
第四章,神临,赐福禄,天人沟通。“我孔熯矣,式礼莫愆”方玉润认为“承上启下,略微停顿,是中权过脉法”。
第五章,祭毕,送神。仪式完成,钟鼓齐奏,主祭归位,神已醉,“皇尸”引退。同姓之亲相聚宴饮,共叙天伦。
第六章,尾声,私宴之欢。乐队伴奏,享受美味佳肴,酒足饭饱,老少大小一起叩头祝福。
这是一首庄严的交响乐,热烈庄严,融洽欢欣。如方玉润《诗经原始》评之“辞气典重,礼仪明备,非盛世明王不足以语此”。
孔子对祭祀文化的发展
孔子虽有“述而不作”之说,但在孔子的语录里,对《诗》、对祭祀却多有重视与发展。
(一)
(子)曰:“学《诗》乎?”
(孔鲤)对曰:“未也。”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孔子家语》
(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这两段话,表明了孔子对《诗》的重视,可谓奉为圭臬。从孔子与人的谈话内容看,他的诸多说法多由《诗》化而用。
孔子与《孔子家语》(资料图)
《孔子家语·问礼》中,鲁哀公问孔子大礼是什么样子的,孔子说自己是一个粗鄙的人,没有资格谈论大礼。哀公缠着他——
孔子便说了下面这段话:
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婚姻亲族疏数之交焉。是故君子此之为尊敬,然后以其所能教顺百姓,不废其会节。既有成事,而后治其文章黼黻,以别尊卑上下之等。其顺之也,而后言其丧祭之纪,宗庙之序。品其牺牲,设其豕腊,修其岁时,以敬其祭祀,别其亲疏,序其昭穆。而后宗族会燕,即安其居,以缀恩义。卑其宫室,节其服御,车不雕玑,器不影镂,食不二味,心不淫志,以与万民同利。古之明王行礼也如此。
大概意思:在民众生活中,礼仪是最重要的。
有礼,就能有节度的祀奉天地神灵,能区分地位高低,能分别亲情、姻亲,定义亲疏远近。
君主重视礼,用以教化引导百姓,使之懂得礼的重要和礼的界限,继而懂得从文饰器物和礼服来区别尊卑上下,知道丧葬祭祀的规则、宗庙祭祀的礼节,并能按时举行严肃的祭祀。
反复读这段话,就可以看出孔子对礼、对祭祀的理解与解说与《小雅·楚茨》不无关系。
祭祀是一种教化的手段。通过庄重严肃的祭祀活动,来规范,来约束,使之凝聚,使之敬畏。
祭祀之礼为何如此重要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显然,按照语言背景来看,这里应该是说,祭祀有分祭肉之礼,战争有受祭肉之礼:
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刘子曰:“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左传·成公十三年》
这段话是说,成肃公在社神庙接受祭肉的时候,不恭敬,是丢弃了天命,恐怕会回不来了。其理由:得天地中和之气而生,叫做生命,有生命就要用动作、礼仪、威仪的准则来固定天命。能坚持它的人可以得福,败坏它的人足以招祸。
《左传》(资料图)
君子勤于礼法,小人竭尽力量。勤于礼法莫过于恭敬,竭尽力量莫过于敦厚笃实。恭敬在于供奉神灵,笃实在于各安本分。国家的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祭祀有分祭肉之礼,战争有受祭肉之礼,这是和神灵交往的大节。
成子表现出懒惰不恭,是丢弃天命了,恐怕回不来了!
万物有灵和灵魂不死是先民们概念里存在的,他们相信自然万物和死去的先祖都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崇拜便自然产生。于是对天体、土地、江河乃至动植物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等等。每一种形式都有相应的祭祀活动,祭祀也因之而庄重严肃,仪制也就相当齐备、规范。
在《易》中,祭祀就已经存在,经周礼而后固定,由此从根本上奠定了我们处理天人关系、人人关系的基本观念和思想,祭祀中的懂得感恩、懂得节制、懂的敬畏,懂得溯本求源的化民成俗的一些理念方式方法一直影响着后世,也为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提供了参考。
《周易》(资料图)
当时祭祀目的很简单,从天地祖先那里获取力量,以此彰显磁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与自然共生。今天呢——记住曾经的人事, 敬畏未来的旅途。
【附:《信南山》周王室冬祭的乐歌】
信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南山绵延,大禹地盘。原野平整,子孙垦田。划界掘渠,四方伸展。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mài)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阴云密布,雪花纷扬,加之雨濛,雨水丰足,滋润沾溉,庄稼蓬勃。
疆埸翼翼,黍稷彧(yù)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bì)我尸宾,寿考万年。
疆界齐整,黍稷茂盛。子孙丰收,酒食酿成。奉尸待宾,保佑长生。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田中有房,埂边长瓜。削皮咸菜,奉献先祖。后代寿长,赖天赐福。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liáo)。
祭满清酒,奉牛如枣,献于先祖。操起鸾刀,剥开皮毛,取血和油。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进行冬祭,阵阵芳香。仪式庄重,祖宗驾临。神赐洪福,万寿无疆。
此诗为王者烝祭。本诗与《楚茨》相同,内容各有侧重。第一章写开疆拓土,第二章写风调雨顺,第三章写酒食祭祖,第四章写瓜菹献祭,第五章写清酒牺牲,第六章写祭典礼成。姚际恒评:“上篇铺述宏整,叙事详密;本篇却稍略而加以跌荡,多闲情别致,格调又自不同”。
【参考文献】
1.毛诗注疏/(汉)郑玄笺/(唐)孔颖达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3.12
2.《诗经原始》[清] 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 著 中华书局 1986年版
3.《古代中国与皇帝祭祀》[日] 金子修一著肖圣中,吴思思,王曹杰译 著
4.《最美易经》陶妙如 张修明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6年6月
5.朱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22-123
6.《易经里的教育》陶妙如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3月
7.《城市设计与历史文脉》蔡青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7月
8.(清)《诗经通论》 /姚际恒 中华书局
作者:陶妙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授,湖南省中学语文专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出版有《让爱智慧》《做温暖的教育》《中华最美诗文选》12册、《大国教育》《心界》《丈量》《易经里的教育》等,与张修明合著《最美易经》《最美论语》中英文版,主编的《最美唐诗》《最美宋词》输出新加坡,成为国际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