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一见!布达拉宫里的秘藏珍宝
布达拉宫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闻名于世的布达拉宫,占地10万平方米,被誉为世界十大土建筑之一。它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的布达拉山上,由宫堡、林卡、城堡三部分组成。远望宫宇叠砌,巍峨耸峙,近看气势磅礴,壮丽渔业,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它是我国,也是东亚最宏伟的宗教建筑之一,堪称藏族文化的艺术瑰宝。
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当时叫“颇章玛尔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宫堡之间复道行空,甚为壮观。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达赖在青海蒙古酋长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权,为巩固政孝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宣布重建布达拉宫,并由第悉·索朗热登主事。重建时,拆毁了吐蕃王朝时期的古遗址,保存了松赞干布时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观音佛堂,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向西光建白宫,从此,布达拉宫就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直到1959年。五世达赖以后的摄政修建了红宫和灵塔,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如果说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宫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显示了人间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达赖重建的布达拉宫就由人间变成佛域,整个建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偶像崇拜。
宫墙,令人叹绝
今天的布达拉宫,最神秘、也是令中外建筑学家叫“绝”的当属宫墙。布达拉宫按颜色分为红宫和白宫两部分,用大小花岗石砌成。据说,宫殿东墙是由拉萨一带的石匠完成,墙角尖若刀斧。西墙由后藏石匠完成,讲求圆滑。传说,从东墙上扔下一只整羊,到墙底羊能被劈成两半;从西墙上扔下一个鸡蛋,滚到下面却完好无损。
布达拉宫建在红山上,深入岩层的墙基最厚达5米以上,往上逐渐收缩,到宫顶时,墙厚仅1米左右。部分墙体的夹层内还注入了铁汁。这一切,保证了这座宫殿在1300多年巍然不动。有趣的是布达拉宫还有白玛草(学名怪柳)墙、草坯墙和牛粪墙,独具高原风格。
壁画,斑驳的历史
在布达拉宫各个殿堂(共1000间房屋)的墙壁上,均绘有壁画及卷轴唐卡和木制刻版,其工笔细腻、线条流畅。可以说布达拉宫是一座巨大的藏族绘画艺术博物馆。壁画是这个博物馆中最珍贵的部分。现存最早的“曲杰查布”佛殿里,1300多年前的壁画至今色泽艳丽。历史、宗教题材是壁画的主要内容。除了佛像、佛教故事外,西藏妇孺皆知的“猴子变人”的传说,五世达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文成公主入藏等重大历史事件,都能在布达拉宫的壁画上找到。
珍宝,价值连城
布达拉宫宏伟的宫殿房屋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间狭小低矮的“典加竹普”(观音佛堂),这是7世纪唯一留下的一间屋子,据说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结婚的房子。房内保存有文成公主的塑像,虽然只有一尺多高,但形象很美。因为它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一座房子,所以显得特别珍贵。
灵塔是布达拉宫内最辉煌、信徒朝拜最多的地方。其中五世达赖洛桑嘉措的灵塔最大,塔身约有五层楼高,全用金箔包裹。据专家介绍,建造这座灵塔时,共用黄金11万多两,并镶嵌着1.5万余颗钻石、珍珠、翡翠和珊瑚等。灵塔内除有五世达赖的法体外,还有檀香木、绸缎、宝石和极其珍贵的经书等,不计其数。布达拉宫内共有8位达赖喇嘛的灵塔,塔内用各种名贵藏药保存着他们的法体。
布达拉宫可谓佛像的世界,大小佛像不计其数,宫内藏有隋代和唐代的释迦牟尼像。另外,还有大量金、银、铜、玉、角、泥制成的佛像和佛教大师们的塑像。除此之外,布达拉宫藏有大量的经书,有印度已失传的贝叶经,有金粉书写的大藏经《甘珠尔》(佛经部)和用几种金银珠宝缮写的大藏经《丹珠尔》。宫内还保存着许多反映藏汉关系的历史文物,包括清朝册封达赖的金印、金册和玉册,都是价值连城的宝贝,令人目不暇接。
镇宫之宝
在包金裹银、堆玉砌珠的布达拉宫里,珍贵的雕塑艺术品和绘画作品数不胜数,几乎到处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而“帕巴拉康观音像”却能被尊为“镇馆之宝”,足以证明它的非凡价值。据传这尊木质观音像从公元7世纪流传至今,是由檀香木自然形成的菩萨造型,整尊佛像未经加工,仅是着色而成,得于印度、尼泊尔交界之地。如果无人告诉,很难想像这尊佛像是天然形成的。观音的面容慈祥,目光深邃,整个脸颊圆润饱满,贴金和华丽的衣饰让整个佛像气势非凡。它站立在莲花金台之上已经有1300多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尊神圣的佛像,不止一次地被战胜者或者战败者带出拉萨,奔突于兵荒马乱之中,流转于各个部落首领之手,但每次都又奇迹般地物归原主,重返布达拉宫,安然立于帕巴拉康神座。也许正是这些传奇性的经历,使他在藏传佛教徒的心目中更加殊圣,充满了灵异的气息。
其实布达拉宫中可以称为“国宝”的文物浩如烟海,但不管是价值连城的珍珠唐卡,还是富丽堂皇的活佛灵塔,都没有成为这座伟大宫殿的灵魂,而帕巴拉康观音像却得到了人们最虔诚的膜拜。或许它从尼泊尔丛林的檀香树中生长出来的时候,便吸取了那片土地神圣的力量,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法力。
雕像
第一世达赖喇嘛根敦珠巴,1391年生于后藏霞堆地方,1474年圆寂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第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1475年生于后藏达纳地方,1542年圆寂于拉萨哲蚌寺。
第三世达赖喇嘛索朗嘉措,1543年生于堆龙康萨贡,1588年圆寂于内蒙古。
第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1589年生于内蒙古,1616年圆寂于拉萨哲蚌寺。
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年生于山南琼结地方,1682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683年生于门隅地方,1707年圆寂于青海。
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1708年生于多康理塘地方,1757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第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1758年生于后藏托布加地方,1804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第九世达赖喇嘛隆朵嘉措,1805年生于多康丹曲柯地方,1815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第十世达赖喇嘛楚臣嘉措,1816年生于康区波布尔岗地方,1837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第十一世达赖喇嘛克珠嘉措,1838年生于康区嘎特尔地方,1855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第十二世达赖喇嘛赤烈嘉措,1856年生于山南沃噶宗,1875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1876年生于塔波朗敦,1933年圆寂于罗布林卡。
弥勒菩萨像,为寝宫甘丹平措内主要所依。1800年八世达赖喇嘛降白嘉措建造
白银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为殊胜三界殿主要所依。1903年十三世达赖喇嘛建造
白哈尔.多吉札丹,是二世达赖喇嘛的护法神,又是噶丹颇章的护法神
妙善如意灵塔——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
唐卡
布达拉宫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布达拉宫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
布达拉宫珍宝馆
珍宝馆位于布达拉宫脚下的雪城中,最初为西藏一户贵族的旧宅,是座具有浓厚藏民族特色的土石结构建筑,在保留其原样的基础上进行外部整修和内部装修后,现改造成布达拉宫珍宝馆。入馆处大门两侧有两幅大型壁画,其中一副展现了清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喇嘛的场面,另一副则为文成公主进藏时的情景记录。馆内陈列了14世纪的铜制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像、9世纪的贝叶经、17世纪乾隆御笔佛塔唐卡等诸多珍贵文物。珍宝馆展览分为“史海勾沉”和“宫藏珍品”两个部分八个单元,共计文物及照片约200件套。
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八瓣莲花喜金刚坛城像”。这堪称镇馆之宝。这尊14世纪的造像通高81.4厘米,为密宗供奉像,也是坛城的一种表现形式。莲瓣中央为喜金刚像,每片莲瓣上均有四尊密宗本尊携眷像,是典型的明永乐年中原宫廷造像风格。
5至6世纪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说法像,则是珍宝馆中年代最悠久的文物。此外,9世纪的贝叶经、12世纪的白釉暗海螺纹碗、17世纪的桃形玛瑙杯和乾隆御笔佛塔唐卡、18世纪的鼻烟壶等诸多珍贵文物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堪称珍宝馆镇馆之宝的“八瓣莲花喜金刚坛城像”
“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是由藏、汉、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金字长生牌位
14世纪的宣德白釉暗莲藏文纹僧帽壶
17世纪的桃形玛瑙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