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辛老师对话 | 临证研习营毕业生分享(上)
刘槿川:
今晚是「中医临证课」苏州研习营的最后一晚,不论从组织者还是学习者的角度,我都觉得咱们这次课程非常圆满。
很多同学跟我说,在课程中不仅学了中医,还学会了享受生活,玩得很高兴,吃得好,睡得也好。(笑)
这些天我和李辛老师一直在探讨什么是“好的成人教育”,这也是动静自在正在探索的办学方向:除了提供课堂上知识性、能力性的教学,我们还希望,能与来到动静自在的朋友一起去体验生活,欣赏美好的事物。
关于中医课程,动静自在的目标是:为想深入学习中医的朋友,和想成为医生或具备临床能力的朋友提供系统学习的支持。中医文化和养生类的课程也很好,但那不是我们想做的方向,我们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中医临证课」的同学有不少是职业医生,还有很多同学正在从事或计划从事医疗工作。今天是研习营的最后一天,我们邀请了这次班中的四位医生同学来跟大家做一次交流,请她们谈谈学习感受,并结合她们现阶段的经验,为其他想走专业路线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有请第一位同学,Z医生。
Z医生:
谢谢槿川老师和动静自在平台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谢李辛老师、赵前林老师、杨亦龙老师给予我的教导。
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是学西医的,2003年本科毕业,专业是麻醉学,毕业后去了我们当地最好的三甲医院工作。
我在麻醉科工作了7年,也是在这7年间,我发觉我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一来是这份工作的机械性重复和昼夜不规律,二来缺少成长和学习的空间。而且在工作中,我觉得自己并不像我心目中的医生的样子,所以我开始寻找改变的途径。在学医这个体系里,我当时可以改变现状的方法就是考研,继续提升学历。
其实现在的医生压力挺大的,一方面要应对临床的深入学习,要积累临床经验,同时还要在学术上有成果。特别像我们医院,对临床医生的基础科研要求非常高,无论晋升还是各种相关事宜,都要和学历及科研成果挂钩。我想,那我干脆去看一看学术研究到底是什么样子吧。于是我去考了麻醉学的研究生。
读研期间,我做的是疼痛方面的基础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对于临床医生而言,基础科研对我们来说又是另一个领域,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相当于从头学起,需要重新学习和积累。
毕业后,我希望有更深入的学习,于是决定继续读博。我选择了读更基础性的神经生物医学。我4年博士期间做的是关于慢性内脏痛分子机制的研究。
毕业后我回到原来的医院,当时正好遇到一个机缘,医院成立了一个新兴的科室叫“疼痛科”,这个科室是从麻醉科分出来的。我的硕博研究方向都是慢性疼痛的机制,又在读博期间了解了这门学科的内容和诊疗方式,所以就进入了疼痛科工作。
疼痛科在我心目中像一个全科,它不像现有的很多医学专科分得非常细,我们接诊的都是各种各样的疼痛病人,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进行诊断。而且疼痛科运用的治疗手段也比较丰富,会涉及内科的用药、康复科的理疗,也有外科的介入治疗和手术,还会借用中医的一些外治手法。所以进入疼痛科工作满足了我的兴趣,我的工作热情也由此上来了。
今年是我在疼痛科工作的第三年。这三年中,我非常努力地去学习我们科室诊疗范围内的疾病和治疗方式,我觉得我已经基本能胜任了。但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我觉得实际上这也是西医本身的局限,即对于患者医治的单一性,和针对症状点对点的治疗。
▲照片场景:中医临证研习营
昨天李辛老师聊到他大学时做大鼠的动物实验,这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们的基础研究就是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模拟某种人类疾病,然后去研究相关机制,开发临床用药。但是我感觉,虽然我们知道了部分发病原理,但最终的治疗方式还是看哪些指标变化了,然后针对性地做干预,并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疾病的根源。
目前我在临床上收治的慢性疼痛的病人,现有的西医治疗手段大部分都能够控制症状,病人的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改善。但确实也有一些病人,尤其某些顽固性神经痛,无法得到有效缓解。
我说几个我遇到的病例吧。有一位病人因顽固性带状疱疹引起了疼痛,疼痛部位大致是中医讲的膀胱经,我们西医讲的是骶1神经。我们运用了各种医疗手段,但病人的疼痛一直不能彻底缓解。
前两天我们科室还收治了有一位舌咽神经痛的患者,也是如此。去年我遇到一位老太太,她患有顽固性的阴部神经痛,几乎不太能站立,只能躺着。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痛的病人,一开始是双腿疼痛,后来慢慢延伸到腹部以及整个背部,都有针刺样的疼痛,无法入睡,同时带来情绪上的焦虑和抑郁。他们用目前的西医手段治疗,都没有达到非常好的效果。
这样的病人还有很多,我们采取了各种治疗方式,虽然开始都有部分缓解,但慢慢地又有所反复或继续进展,即使再升级方法也没有效果。
目前的医疗现状以及我对病人的责任,让我感到西医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我临床工作的需要了。这是我参加中医临证课的第一个原因。
其实我很早就对中医很感兴趣,觉得它是很高明、很厉害的东西,最好可以通过师承的方式系统学习,但那时我觉得自己很难有机缘触及和深入到这个领域,就搁置了,但现在我有了强烈的学习动力。
▲照片场景:中医临证研习营
李辛老师的书我几年前就读了,有一种拍案叫好的感觉,所以我也给我的父母、同事和朋友都买了,推荐他们看。虽然我是一名医生,但我觉得我现在的水平其实比不上在座的很多同学,我现在有了动力,想深入地学习中医。
通过学习「中医临证课」,我已经开始在门诊中做患者的健康教育了,第一要运动,第二要休息,其实疾病就是一个信号,告诉你要去调整、休息。很多病人过度地依赖医疗手段,认为现在的医学技术发达,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需要反复告诉患者,要靠自身调到平常,要相信自身强大的自愈能力。
还有很多病人急切地要治好病,但实际上有些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会给这部分病人一些劝解,要学会和疾病共处。
▲照片场景:中医临证研习营
参加这次课程,我除了想和老师同学探讨我遇到的一些病例以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我很想知道中医是怎么看待我们西医的用药?
我们科室常用的治疗疼痛的非甾体消炎药,像布洛芬、塞来昔布等;另外常用的治疗神经痛的药,像普瑞巴林、加巴喷丁、卡马西平等这类离子通道的拮抗剂;还有一些曲马多、吗啡这样的麻醉性镇痛药物。我想知道从中医的角度怎么去理解这些药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医生如何通过用药的反应程度来合理用药。
我觉得中西医各有所长,我希望自己能中西医结合,给病人带来更好、更有效、更长远的治疗。谢谢大家。
李辛:
我回应一下您。我碰到的宫颈癌前病变的病人,一般是做锥切手术,我还治过做了两次锥切手术的病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期比较严重的熬夜。
我曾经在上海治疗过一位台湾病人,当时她每个月回台湾做检查就升一级,医生说如果你下个月回来再升一级就必须做手术了。
后来我给她看病,她非常听话,早睡、锻炼、戒烟、打坐,恢复得很快,再回台湾检查就每个月减退一级,半年后就恢复正常了。
Z医生:
我也是因为2018年发现宫颈问题后觉得要调整,现在基本上不会让自己在12点之后睡觉了。
李辛:
你应该在10点半之前睡觉。以你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和志向来说,你要尽可能让自己长寿、健康,等你到五六十岁的时候,你可以带出非常好的医生,我们现在的好医生太少了,这很重要。
Z医生:
我开始注意身体是在接触了中医之后,我觉得我要长命百岁,因为我想有更多的时间。第二是因为,我觉得我只有身体好了,感知力好了,才能成为真正的好医生。
本来我来到课堂前想问老师,像我这样的西医来学习中医,应该怎么学才能不走弯路。但我现在意识到,第一步应该是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提高觉知力,先休息好和运动起来。
我参加工作后有一段时间出现抑郁状态,是运动救了我,我有学习健身操、舞蹈、瑜伽,也跑步、做器械。后来因为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尤其这三年在疼痛科相当于重新学习,非常忙碌,就慢慢地运动就少了。我再加油捡起来吧。
李辛:
对,不过不要加油,你应该再松一点。
还有一点,我个人认为宫颈癌跟病毒不一定是因果关系,而是伴生状态,是人体的内环境到了一定的不良状态才感染了病毒,这是伴生的结果。包括胃溃疡和感染幽门杆菌之间的关系,我也是这个观点。您怎么认为呢?
Z医生: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西医这样的逻辑是不对的。
李辛:
我再回答一下您提的西药的问题。其实西药也可以像我们尝中药一样去尝的。我尝过一些西药,也观察过病人用西药后的反应。例如布洛芬,从传统中医药势的角度来看,我感觉会增强人头部的通透性,但会使颈以下的身体循环代谢减慢。
卡马西平,它会让人的精神或者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让整个人体的流通性好起来,但是按照中医的说法,它会让人神气浮动、虚火上炎,使得神机和气机格局不稳定。
我发现除了激素以外,大部分的西医止痛药有点像中医所说的通行经脉药,能加快人体的流通。大多数的疼痛,在加快气血流通后,疼痛就能得到缓解,这也是中医用行风气的药来止痛的原因。
而激素则是让人进入一种太阴的状态。我们都知道,激素用久了的人容易在面部、腿部、后背等位置水肿,这是因为激素让整个人体的代谢慢下来了,而且会对我们的内脏,例如胃肠道的平滑肌系统产生比较大的阻滞。所以长期使用激素的副作用是比较大的,而一般的止痛药只要没有形成依赖,我觉得副作用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大。
比如还有吗啡类的麻醉药,它在全身流通的均匀度是比较好的,不像卡马西平会留在头部,也不像冰毒那样对人体和精神的副作用很大。
Z医生:
是的,我们科现在一般处治的是神经痛、常见软组织痛、颈肩腰腿痛等,用的是刚才说的这类止痛药,吗啡主要用于癌痛病人。当疼痛升到一定级别,吗啡对各种类型的疼痛都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李辛:
我会对从其他专业转学中医的同学强调,至少要学一下西医的诊断学和急症学,这样不容易在有形层面的部分误诊。不管学西医还是中医,不要排斥对方,不要形成非此即彼的争论,中医、西医都是工具,未来也会慢慢融合。
刘槿川:
谢谢Z医生的分享,您提升了我们今晚的学术探讨水平(笑)。下面有请张丽。
张丽:
大家好。我原本学的专业是服装制版,十年前遇到一本中医类的书,书里说这首曲子可以振奋心阳,那首曲子可以让人宁静、治疗抑郁,还说按摩穴位可以治疗很多病。
我当时觉得一首曲子、一个穴位还能治病,这挺有趣的。那时我刚结婚,看到一家公司招一种叫“脊椎调衡师”的职位,可以零基础去,我就心动了。跟先生商量,他觉得我的决定不可思议,因为当时我有一份固定收入的工作,而改行过去收入特别低。我先生还给我妈打电话,让我妈劝我别去。但最后我还是辞职改行了。
半年后,我发现我想学的东西学完了,但比起我想要达到的程度还欠缺很多。于是我又跳槽去了一家经络养生类的医馆工作了一年多,最后到了我现在的公司,继续学习和从事中医。这期间我通过经络按摩,开始真切体会到手下的寒热虚实,而且往往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有了一点做医生的感觉,但再往后走又遇到瓶颈了。我发现有些病人的症状改善到一定程度时,就停下来了。我于是思考这是什么原因。我发现这些病人隐隐有哪里不对,感觉他们有些东西埋在心里,但我又不知道该怎么打开他们,或者说我自己也有一部分打不开,所以不知道怎么去触及到他们。所以我开始学习心理学,还跟马琴老师学了五行针灸,去北京上诺娜老师的课。之后我慢慢觉得,在内心、神这部分,我开始有能力处理了,能够帮到更多人了。
两年前我看了李辛老师的书,也上了老师的「静坐与望诊」课程。当时李老师对我说:”你的敏感度很好,但稳定度不够,你要训练自己的稳定度。”这个提醒对我非常重要。我确实容易慌张,容易纠结、缠绕、不安,内心还有一些找不到原因的隐隐悲伤。后来我上了杨硕诚老师的禅修课和「般若正见」课程,这两年的定力锻炼帮我提高了稳定度。
学「中医临证课」前,我一直用的是外治法,比如刮痧、艾灸、推拿,参加临证课之后我开始尝试用药。我曾用附子理中丸治好了三例尿路感染。一般用脏腑辨证的医生遇到尿路感染都会开一些清热的药,但学完临证课后,我判断这三个患者得尿路感染是因为下焦虚,所以用了附子理中丸,最后都治好了。
其中有一位尿路感染的患者,接受完别的医生扎针后更严重了,她说原来吃了抗生素还能勉强开车回家,现在扎完针半路就得找厕所。
我摸了一下她的手脚都是凉的,脉比往常要紧,觉得她不像是实证,而应是虚证,还了解到她前两天加班特别多。我说那我给你按按摩一下,于是就在她腰背部肾俞的位置用非常轻柔的手法慢慢地摩,然后发现她里面的气一点一点充满起来。我担心她吃附子理中丸太热,毕竟她当时还是有郁热,就让她早上吃一颗附子理中丸,如果有上火现象就不要吃了。我还用肉桂和吴茱萸粉调和后让她贴肚脐和脚心。三五天后她就好了。
最近我遇到一位生了双胞胎的女性,带孩子的同时还要考试,她说她很困、很累但睡不着,就像一盏关不了的灯。我看她的脸很干净,身体比较瘦,舌苔也很干净。于是我就给她开个很简单的小药方:龙骨9克,参须5克,桑葚12克,五味子2克。
结果她说在淘宝上就买到了桑葚和五味子,其它两味药没买到。她说她喝完这半个药方后,就由睡不着变成睡不醒,特别能睡。我说能睡就多睡,睡好了以后自然就开了,这时候的开才是真的开,而不是阖不住。她说是的,现在觉得舒服多了。
她的妈妈也帮忙带孩子,累得心慌不舒服。后来我给她妈妈也开了个小药方,还是五六味药,因为我就尝过十味药(笑),没尝过的药我不敢用,只能在这十味药里面来回组合。但是效果非常好,她妈妈喝了一周就全好了。
上过临证线上和线下课以后,我觉得自己思路更清晰了。我不奢望能够治好所有人的病,我只希望尽力而为。我想做一个专业的医生,未来想有自己的工作室,所以我报了师承考试,然后再考助理医师,再考医师证。
李辛:
什么样的人做医生疗效会好?怎样成为一名好医生?第一是思维清晰,第二是行动有力。我们看这位同学,她想到了就去做,十味药也能用出千变万化。
刘槿川:
张丽同学应该跟我们大部分同学的状态相似,她从其它领域转中医,一步一步地走,现在又在考师承,她的分享为我们增加了信心。下面有请朱医生。
图文编辑_黄小邪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