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一)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一)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长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尽管很多人因赵孟頫的仕元而对其画艺提出非难,但是将非艺术因素作为品评画家艺术水平高低的做法,是不公正的。鉴于赵孟頫在美术与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赵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环形山,以纪念他对人类文化史的贡献。散藏在日本、美国等地的赵孟頫书画墨迹,都被人们视作珍品妥善保存。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绘画上,山水、人物、花鸟、竹石、鞍马无所不能;工笔、写意、青绿、水墨,亦无所不精。他在我国书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鹊华秋色图 纸本设色 1295年作 纵28.4 厘米横90.2 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鹊华秋色图》是赵孟頫的代表作,于一二九五年回到故乡浙江时为周密(字公谨,1232-1298)所画。周氏原籍山东,却生长在赵孟頫的家乡吴兴,从未到过山东。赵孟頫曾任职济南,鹊、华二山就是济南所在的名山。赵氏既为周密述说济南风光之美,作此图相赠。辽阔的江水沼泽地上,极目远处,地平线上,矗立著两座山,右方双峰突起,尖峭的是“华不注山”,左方圆平顶的是“鹊山”。

赵孟頫在济南做官多年,《鹊华秋色图》却并不在当地画成,而是为了解好友周密对济南的乡思之渴,在家乡浙江画就。鹊华浓郁的秋色,其实是浓浓的乡愁。“多病相如已倦游,思归张翰况逢秋。鲈鱼莼菜俱无恙,鸿雁稻粱非所求。空有丹心依魏阙,又携十口过齐州。闲身却羡沙头鹭,飞去飞来百自由。”赵孟頫的这首诗就是寄寓在《鹊华秋色图》中的心曲。“鹊华秋色翠可食,耕稼陶渔在其下”,在动荡的时代里,中国文人的理想和归宿是归隐田园,从陶渊明到赵孟頫,都如此。

此卷画齐州(今山东济南)名山华不注和鹊山的秋天景色,被誉为元代文人画的代表作。画中平川洲渚,红树芦荻,渔舟出没,房舍隐现。绿荫丛中,两山突起,山势峻峭,遥遥相对。作者用写意笔法画山石树木,脱去精勾密皴之习,而参以董源笔意,树干只作简略的双钩,枝叶用墨点草草而成。山峦用细密柔和的皴线画出山体的凹凸层次,然后用淡彩,水墨浑染,使之显得湿润融,草木华滋。可见赵氏笔法灵活,画风苍秀简逸,学董源而又有创新。两座主峰以花青杂以石青,呈深蓝色。这与州渚的浅\淡、树叶的各种深浅不一的青色,成同色调的变化;斜坡、近水边处,染赭,屋顶、树干、树叶又以红、黄、赭。这些暖色系的颜色,与花青正形成色彩学上补色作用法。运用得非常恰当。

水村图 手卷 纸本墨笔 1302年作 纵24.9厘米横120.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大德六年十一月一日为钱德钧作,子昂。”下钤“赵氏子昂”朱文印记。另纸于卷后又自题:“后一月德钧持此图见示,则已装成轴矣。一时信手涂抹,乃过辱珍重如此,极令人惭愧。子昂题。”钤有“赵氏子昂”朱文印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记。大德六年为公元1302年,作者时年四十九岁。

赵孟頫对于后世文人画影响最重要的是山水画。《水村图》不仅是赵孟頫艺术历程之中的一件具有标志性的作品,而且是中国绘画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一件作品。仅是从它上面众多的名人题跋和流传之中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了。

这件作品是送给友人钱重鼎的。钱字德钧,读书广博,潜心六艺,攻习古文词,曾在南宋为官,入元后,定居苏州归隐,其挚友、元代翰林学士陆行直为其在分湖筑别业为邻。《水村图》描绘的是他在分湖别业的水乡景色。实际上,钱德钧是在创作此画后的十余年以后(1314年)住进来的。玩赏此图时,钱德钧发现整个画面景色竟然与实际的湖景相同。这是一种巧合,更是可以看出他们情感、志趣的默契相投。从众多友人的题跋中,可以看出钱德钧相当珍重此画,以此图会友,自己也在其上题跋再三,真实生动地纪录了在分湖之上与友人的往来唱和的历史。

《水村图》受到了五代董源的影响。与较早的《鹊华秋色》中朴拙的构图和严谨的笔法相比,转向了单纯和轻巧,采用平远的构图,分远、中、近景,以有条不紊的皴擦点染表述真实和理想相结合的景物,给人以可逰可居之感。对于表现平淡天真意境和淡然静穆情趣的追求,使他甚至放弃了设色和任何成片墨色的渲染,完全运用笔墨本身的表现力。在自由放逸、简淡精微、平和而充满个性的笔墨皴法之中,展现出的不仅仅是画家高超的艺术功力,更主要的是他对于山水画中传统笔墨的发展和创新。这种笔墨情趣和画面中营造的意境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它被元代的文人所认可,继之流传后世。

  从《水村图》后面的题跋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影响之深广,仅元代著名文人的题记就有五十余则。如“吴兴八俊”之一的姚式,著名书法家高克恭、邓文原等,明代曾经文徵明临摹,陈继儒、李日华题跋、后为董其昌、王世懋、项元汴、张应甲、纳兰性德收藏,后进入乾隆内府。这个观摩收藏群体也正是驾驭中国画史的主体。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将这一画风带到了占据主流的文人画之中,清代乾隆帝对于赵孟頫极为推崇,故其画风影响到整个清宫画风。

吴兴清远图卷 绢本设色 全卷25×660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青绿设色的《吴兴清远图》卷,是足以代表赵孟頫师古创新山水画风格的重要传世珍品。本幅无作者款印,后接崔复临本,上题篆书:“吴兴清远图”,末字略残。据卷后赵孟頫次子赵奕于洪武八年(1375)的题跋称,其先人文敏公曾绘此图幷撰有《清远图记》一文,侄婿崔复照着原图作一摹本。入清之后,被称为“画中九友”之一的张学曾也有题跋说,由他的族兄去偏将此两图合而为一,形成今见到的图卷。此件赵氏原作虽有残损,然古色凝练,山体空勾无皴,布局则居中横贯全图,颇合赵孟頫在《吴兴山水清远图记》里所描述的:“诸山皆与水际……横视则散布不属,纵视则联若鳞比……众山环周,如翠玉琢削,空浮水上,与舡低昂……”,静谧的意境引发出无比幽远的神思。

赵孟頫的诗文书画创作确立了“吴兴清远”这样一种审美形态,这一审美形态是在湖州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与人文传统中生成并开显出来的,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态。赵孟頫自觉地把“吴兴清远”作为自己诗画创作的最高境界,而给后世留下了一系列珍贵的艺术作品。

赵孟頫初到北方所作的《吴兴清远图》就是用中国山水画的这一形式来表现在他的心中酝酿已久的“吴兴清远”。为了突显这一“清远”的实存形态和艺术意蕴,他把山水画这一表现“远”的空间意境的手段推向了极致,上边开阔的天空和下边辽远的水际竟占了全图的十分之八以上,中间从右至左在画幅中间画上连绵的青山和堤岸,右边景致用笔稍多,以实其景;左边景致以简率笔墨为之,以虚其景。这样吴兴的整体山势由近渐远,不断远去,延伸至太湖水天之中的空间感受和清远特色得到了出神入化的表现。这与他在《吴兴山水清远图记》中的描述如出一辙。文中由语言概念唤起的“远”的空间感,在笔墨形迹展示的“远”空间中得到了落实与印证,两者所创建的“吴兴清远”的韵律与意境是统一的。此图在笔墨运行中的由实渐虚、由强渐微的不断虚化、弱化的倾向,正与由近渐远的感觉相叠合,所产生的也正是不断远去的空间感觉。

  如果说《吴兴清远图》给人一种直观的造型构图上的“清远”,那么作于元贞元年(1295年)的《鹊华秋色图》则是其艺术风格上的“清远”的代表作。《鹊华秋色图》是他在追求古朴画风的基础上,向温润清雅的艺术风格发展而趋于成熟的标志。图中所绘房屋轩敞,林木扶疏,风景秀美,人物平安,其中景物、人物的造型意态十分拙朴,给人以潇洒出尘的清远之想,具有一种诗的情调和浓厚的文学意味,成了赵孟頫理想世界的化身。“清远”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艺术表达在这里获得了一种形而上的品质。

  《水村图》如吴兴的水乡风景一样,天远水阔,空气澄明,画面呈现的情调安静、萧散、宁和、闲逸。技法上具有书意化的特点,用线条来表现感情抒发的活泼韵律与意趣。从重墨趋向重笔,从重景趋向重情。由繁复趋向简率,画风更为潇洒,这就是“清远”这一美感形态所含有的艺术近世化倾向。

重江叠嶂图 纸本墨笔 1303年作 纵28.4横176.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江水辽阔绵延,群山重叠逶迤,舟楫往来江中,画境清旷。山石的形态、皴染的方法、乔松和虬曲的蟹爪形枯枝,一看即知画家采用的是李成、郭熙的山水画程式。但略带乾笔的勾皴,简逸的笔法又透着画家的新意,已不是对李成、郭熙画风的简单因襲和重复。卷首仅存“嶂图”二字,余字残缺。卷尾署“大德7年2月6日吴兴赵孟頫”。大德7年即公元1303年,画家时年50岁。拖尾有元虞集、石岩、柳贯,明陈敬宗、陈琏、魏骥、吴宽、沈周、王世贞等跋。卷中钤有明李應桢、王世贞、王穉登、严泽,清梁清标及清宣统内府等鉴藏印。《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故宫书画录》等书著录。

山水三段卷 纸本墨笔 每段纵28cm横36.5cm 全卷28.5cm×218cm 上海博物馆藏

《山水三段卷》由三段水墨小景画装裱而成,原无款识,惟首段可见“赵子昂氏”及“天水郡图书印”两方朱文印鉴,确为赵孟頫之作。原收藏家吴湖帆将此三段分别定名为“秋林远岫”、“江岸乔柯”、“江深草阁”。其景致虽小却意境旷远,用笔或秀逸疏宕,或劲紧绵密,透露出作者成熟时期的画风特征。引首有文征明隶书“逸格”,卷中有近人吴湖帆、张爰题跋。目前鉴定界对其后两段山水图的作者有着出自王蒙、趙雍等不同的说法。

摹王維輞川諸勝圖

春山图卷 元成宗大德二年暮冬(1299)

欧波亭图

洞庭东山图 绢本设色 上海博物院藏

款识:洞庭波兮岌岌,川可济兮不可以涉。木兰为舟兮为楫,渺余怀兮风一叶。子昂。钤印:赵子昂氏(朱文)

赵孟頫画山水画喜画南方山村水乡, 多写文人隐逸的生活情趣。在笔墨技法上, 兼善工笔和写意, 呈多种面貌。《洞庭东山图》画太湖洞庭湖东山之景。东山山势非高,圆浑平缓,山径曲折,山居云雾迷蒙,岗峦隐约。湖面波光掠影,一叶轻舟,由左方驶向对岸,岸上一人待渡。近处坡石,杂草丛生。描绘了太湖中的幽美景色,境界寂静。图中有清乾隆所题七绝,及董其昌题跋。

(未完 待续)

来自: 百了无恨 >《赵氏家族》

(0)

相关推荐

  • 赵孟頫的大作,盖了一百多印章,身为浙江人为啥要画济南的风光?

    <鹊华秋色图>是元代画家赵孟頫在故乡为好友周密所作,画的却不是家乡的山水.画的名字来自画中两座山,右边的是双峰笔直的华不注山,左面的是坡势较缓的鹊山,这是济南的风光. 画中展示出幽静之美, ...

  • 《鹊华秋色图》终极解密,济南、湖州、北京、台北往事

    一.台北 2018年10月,<国宝再现--书画菁华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台北故宫这次也是拼了,展出了一大批唐宋元书画名作.此次特展海报背景除了宋太祖赵匡胤外,最重要的就是映衬了一幅传 ...

  • 王蒙《云林小隐图》小考

    盛洁车 旭东 [摘要]<云林小隐图>是王蒙晚年妙笔,自题为其表甥崔彦辉所作.受画者崔彦辉亦是赵孟顺家族中的一名隐逸画家.本文在研究<云林小隐图>题跋及流传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受 ...

  • 赵孟頫行书题跋,美得惊世骇俗!

    赵孟頫行书题跋,美得惊世骇俗! 长图 长图 长图

  •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六)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六) 墨梅 手卷 款识:子昂为伯庸试绣儿墨作此.钤印:赵氏子昂(朱) 跋文:1. 右赵吴兴所作古梅,乃试绣儿墨为之,绣儿不知何许人也.而观是卷墨色雅淡.神彩焕发,松雪翁之平生第一 ...

  •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五)

    梧园小憩图  镜心 达 摩  立轴设色绢本 题识:大德三年六月廿七日为杨安甫作.子昂.钤印:赵氏子昂 藏印:乾隆五玺 赵孟頫,字子昂,自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太祖十一世孙.工书,篆.籀.分.隶.真.行 ...

  •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四)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四) 八骏图 手卷 八骏图 手卷 设色纸本 题识:义皇古神至,妙契一俯仰.不待窥马图,人文已宣朗,浑然一理贯,昭晣.子昂.钤印:赵氏子昂 卷首跋:三希堂鉴赏赵文敏八骏书画卷真迹, ...

  •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三)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三) 三世人马图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赵氏三世人马图卷>是赵孟頫.赵雍.赵麟祖孙三人所画人马图合卷.元朝至正22年(公元1362年),王蒙曾在雪庭禅师收藏的 ...

  •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二)

    元代 赵孟頫作品欣赏(二) 高士图 立轴 绢本 万壑松风图 立轴 绢本 题识:万壑响松风,百滩渡流水.大德二年秋仲,子昂.钤印:赵氏子昂 双松平远图 纸本设色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题识:子昂戏作双 ...

  • 中国回族三大画家之元代高克恭作品欣赏

    高克恭(1248年-1310年),字彦敬,号房山,元代,回鹘族(现今新疆维吾尔族).自幼聪慧好学,秉承家学,勤奋攻读,博览经史.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由京师贡补工部令史.

  • 元代赵孟頫行书欣赏《大学》

    2013-5-3 作者:书法欣赏 来源:yac8.com

  • 赵孟頫作品欣赏

    松雪道人赵孟頫生于1254年10月20日,故于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中年曾署孟俯,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以及诗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 ...

  • 元代赵孟頫草书《俗尘帖》作品欣赏

    诺诺因书法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加载图片 点击展开全文 喜欢+1-1 喜欢就分享吧! 意见反馈 广告 大家都在搜 广告 广告 查看详情 文中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