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作者
作 者(散文)
·马腾驰
老家大张寨,是礼泉有名的大村子。走到礼泉县城,如果你不知道去大张寨的路怎么走,只需客气地问路人一句,去大张寨咋走?他们就会热情地给你指引,顺着哪条路往南,到了哪里往西一拐,端直下去,大张寨就把你挡住了。
像很多的村子一样,大张寨人秉承了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他们把种地看得很重,那是养家糊口,赖以活命的根本。他们把读书看得很重,常挂在他们嘴边的话是,书读得多,眼界就宽,就会明理,就能弄成事。他们受苦受累,尽心尽力供娃们上学,娃们也争气,一拨一拨地考上大学走了。大张寨人供娃上学的积极性,高考的高升学率,在方园村子是出了大名的。
先不说那么多考上大学走出去,在外边以自己的学识与本事,为社会做着贡献的,就是留在村里种桃、种苹果、种梅李等等果树,被称为果农的那些村人,你也不敢小瞧他们,他们晴耕雨读,也是满腹的经纶,满肚子的文化。他们说起周秦汉唐史,说起《水浒》《三国》,说起薛仁贵征东、征西,说起杨家将,说起当下的国内国外时局,往往语出惊人,见解独特,叫人敬佩。如果不是被太阳晒得黑红的皮肤,不是长期艰辛劳作脸上落下的道道皱纹,你会以为,你对面坐着的是一位位学者,一位位专家。
我是听着他们讲故事长大的。儿时,大槐树下的老碗会,夏夜月光下的村街上,那是他们最好的讲台,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或蹲或坐在一旁的我,入神地听着他们讲那些我不曾听说过的各种各样的人物与故事。那些人物与故事,成为我后来写作时难得的鲜活素材。
长大后上学、参加工作,一转眼,离开大张寨30多年了。在外这么多年,尽管没什么建树,没什么成绩,活得普普通通,但我没有忘记我的根在哪里,没有忘记生我养我的大张寨,没有忘记那里的乡亲父老,没有忘记那片我挚爱的土地。无以回报老家的我,只能以手中的笔,真情地写一写大张寨,写一写发生在那里的叫人难忘的往事。
前多年,我还在铜川工作时,我的两本小册子《跋涉者的足迹》与《山的呼唤》,传回村里。散文集《山的呼唤》一书,写了老家大张寨的故事,也写了我在煤城铜川的所感所想。书在村子传阅着,老家人欣喜地说,咱正娃(我的小名)爱写文章,书里写了咱村的谁谁谁,还写了村里发生的啥事情啥事情。他们满心欢喜,那欢喜是发自内心的,是诚真的。
2017年下半年,我的散文《背馍》,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通过这篇文章,许多读者知道了大张寨。他们在网上查这个名不经传的村子,想了解大张寨更多的信息。还有热心的读者,专门开车去大张寨,去看大张寨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村子,怎么样的一个模样。
《背馍》发表之后,我连续写了200多篇散文,绝大部分篇章,是写大张寨的故事。这些散文,一部分收录于我已出版的《背馍记》与即将出版的《花本无心自在开》两本书中,还有一部分散文,将收录进我另外一本散文集。《背馍记》出版后,近百本书回到了“背馍”的故乡——我的老家大张寨。
《背馍记》,是我给老家人的一个汇报,是我这多年收获的一份庄稼。至于这份庄稼的成色、品质如何,那就只能让老家人去评判了。评判《背馍记》,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大张寨,比我更懂、更了解大张寨。
写大张寨的文章多了,读者就记下了大张寨,关于大张寨,他们的评论很多很多。其中一位网名叫妮娃娃的读者在网上就有这样的留言:“因为你的文字都是围绕老家而展开的许多回忆。每当引子写罢,切入正文,你一说,小时候,在老家大张寨……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很享受这个字眼以及由它而延伸下去的每篇美文。如饮甘露。乡愁就这样一次又一次随着您的文字,飞回老家。”
离开大张寨这么多年,那里还有我的亲人、乡邻,还有我儿时的玩伴,我时时和老家保持着紧密地联系。
前段时间,家里过事,我约了一位好友一起回大张寨。
过事人多,闲下来的人们,围坐在一起说闲话,说着说着,话题引到了我曾经写过的《坐席》一文上来。在坐的我外甥铁路说,我舅是一个作者,写了咱村的这这那那,真实得很,很多文章,我都在手机朋友圈转发了!同去的朋友笑着接话,你先要说你舅是个作家,作家,也是作品的作者,但作者不一定就是作家。小学生写篇作文,他肯定是这篇作文的作者,但不能说他就是作家。你舅的文章一旦写好发出来,读者们会说,你看,你看,这是作家马腾驰写的啥文章啥文章。
围坐在一起的村人发话了,我这人(指我)是作者,是作者没错!就像我们在村子里种果树,别人叫我们果农,就像泥瓦匠给人家盖房,别人叫他们泥水匠人,就像裁缝给人做衣裳,别人叫他们缝纫工。我这人,拿笔写文章,就是一个作者,叫作者对着哩!
朋友笑,不再说什么。我也笑了,笑过,我说,对,没错,是一个作者。要说,还算不上一个好的作者,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写出啥赢人的文章来!
当天过完事返回咸阳。路上,开着车的朋友说,你村里人把作者两个字解释的,我都没话可说了。我说,村子人解释得对,他们是在告诫我,叫我不要自大,不要骄傲,我的写作,在他们看来,就像果农、泥水匠人和缝纫工一样,仅仅是干的一个事而已。他们说我是作者,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是要我好好努力,不断提升写作水平,真正能成为家才行!
朋友说,我今天长见识了,光从一个“作者”的解释中,就可以看出来,大张寨人不仅文化水平高,还谦虚,对自己村子走出去的人要求严,要求高!我说,对别人来说,大张寨是一个普遍得不能再普通的村子,对于我,它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村子,它是我生命的诞生地,是我写作的根据地。以后,我还要经常地,更多地回到那里去。
那天回来,我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要像果农一样,把一颗颗果树种好。像泥水匠人一样,把一座座房盖好。像缝纫工一样,把一件件衣服做好。作为一个作者,我要精心地、持久不断地把自己笔下的文字写好!
2021年7月19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单个网页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鞋》《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由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该书即将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