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初识焦小红教授的画作
油画家张胜与焦小红教授在交谈
焦小红老师曾经在微信上跟我有个约定,她要是办画展一定约我写几句,那只是笑谈罢了,谁也没有当真,时至今日我们才在展会中见过两面。
今天,3月22日,胜爷(张胜)约我来市图展厅看展览,正巧有闲空,便如约驾到,呵呵。三位画家的展览其中就有焦小红。说起来与焦老师还是有些渊源的,焦老师的父亲焦教授曾经给我授过课,那是一位可敬而严肃的老人,因为我的懈怠还批评过我,日后我在从事工作时,不时想到焦教授的严格要求,这就是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吧。我之所以称焦小红老师,是想与令尊大人区别开,其实焦小红也是位教授。
另一个有趣的事儿是焦小红教授到天津人美社为老父亲再版作品集,找的编辑是我外甥女,也就是说周园比我提前认识了焦小红教授,她为人的热情先给了我一个深刻的印象。焦小红教授又如此称赞我的奇谈怪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我都应当真诚地说几句。
绘画这东西怎么理解,什么样的作品是为功利画画,为功利画画就不好么?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就不是为功利画画呢,这样的绘画品格就一定会高吗?这都不是我在这个小文中说得清的。实话说,我也没有这样的水平来解答如此话题。但是对于画家来说,成为一种本能需求,应当是一个标准,焦小红教授的画是她内心趣味的一种表白。
焦小红教授出身于艺术世家,我曾见过几位这样文化家庭的子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父辈们从事的工作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没有了丝毫的神秘感。这个心理准备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艺术的气质,而不是从技术的层面切入到绘画的表现中,当脱离了学生时代后,精神放松地进入创作状态就不需要有特别的准备。
绘画对于焦小红老师来说,潜意识心理上与童年时代的其他游戏是可以混为一谈的,这样的绘画状态如何能与匠气与谋生为伍?说白了艺术就是一种精神需求,是一种日常生活的情怀,它来自焦老师的内心深处。余下的话,还是由画家本人来表述更为恰当些。
艺术家在解释自然的过程中,实在是通读自我。焦老师的作品越是小幅越有看头,比较而言大幅画作多少有些斟酌构思的意味,多半我不太喜欢。我的文章我做主,我是按照自己的直觉来说话,没有普世的意义,焦老师见谅了。
油画家张胜嘱我录上他下面的话:
要赋于绘画以生命,首先来自画家本身的精神状态。读焦小红的油画马上就会感受到澎拜的激情迎面扑来!在画布间是那么的单纯天真的毫无约束的自由涂抹!这种天然的绘画精神不是所有画家都能俱备的,因此在焦小红画作中便感觉不到功利性的萌动。
(焦小红画作选登)
印象 · 意象之一 2015 焦小红
印象 · 意象之二 2015 焦小红
印象 · 意象之三 2016 焦小红
印象 · 意象之四 2016 焦小红
印象 · 意象之五 2017 焦小红
焦小红教授与本文作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