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四国游(36):艺术渗透
立陶宛人喜欢艺术。
艺术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
艺术渗透入宗教。
结构简洁,
现代雕塑。
石材一样,
处理方法不一样,
效果也不一样。
马赛克拼图。
全部用天然彩石拼成,而不是用烧制的瓷片。
改良过的哥特式。
往后退,再往后退。
要把高高的尖顶装入镜框也不容易。
水泥墙面,年代不久。
这个角度也能拍全景。
没有很多装饰,
追求线条的美。
彩色玻璃,透光更美。
如能在里面往外拍就漂亮了。
对称的美。
方、圆、菱形、三角变化的美。
墙上雕像以块面为主,简洁明快。
大门上彩色玻璃的图案是眼睛。
天眼?
寓意人在做,天在看?
玻璃用色大胆,几何图形装饰感很强。
艺术渗透到广场。
克莱佩达剧院广场喷水池中间的立柱上刻着东普鲁士诗人西蒙·达奇的浮雕像,并刻着他的生卒年份:1605-1659。
这立柱是纪念大胡子诗人的,可上面站着的却是窈窕淑女。
一位姑娘,手持鲜花。
是献花给诗人的姑娘,还是诗人笔下的人物?
不深究了,还是看雕塑后的建筑。
花饰繁复,艺术氛围浓浓的。
这是新剧院的大门?
标新立异。
我还是比较喜欢老建筑。
双阳台,多漂亮。
门头上的“鸭舌帽”,多么特别。
艺术弥漫在街头。
走着走着,发现街心花园里有个奇怪的装置。
像电话亭,但四面包着铜皮,没有门啊!
浮雕上有门。
门里人物的飘带还飘出了门外。
小朋友朝我摆手,什么意思?
叫我不要进门?
这艺术之门,钻进去后就出不来了吗?
呵呵,门可罗雀。
有时候艺术也是寂寞的。
只有顶上的怪物在偷看。
小鸟衔着的信是给谁的呢?
街头雕塑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
大树下的两个脚印,属于具象还是抽象呢?
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
孩子爬到树上去了?
人呢?
就留下两个青铜脚印?
弄堂墙上有壁画,人物跟真人大小差不多。
与其合影不错。
站着的是服务员吗?
不是,是雕塑。
关起来是门,
打开是画。
在木桶里踩葡萄干吗?
酿酒呀!
你不知道,我知道。
小时候看菜场里腌咸菜也是这样踩的。
关起门来互不相干,打开来合成一幅画。
有创意!
普通的门头上放了一座雕塑,
变得不普通了。
海神波塞冬。
克莱佩达靠海,当然不能忘了海神。
一个小小的门头上,居然有这么多小人。
不仅有人物,还有马车呢!
橱窗玻璃上绘满了画。
把中国的马头墙也学过来了?
红墙上用突出的砖块构成不规则的线条,一下子就“艺术”起来了。
就这么简单?
还有更简单的。
门窗缩缩放放,
缩放出“艺术”来。
铁门上的图案,
墙上的装饰,
都是艺术啊!
这是铁制艺术展示中心吗?
我拍了很多。
这里就不一一展示了。
你一转身,
在街角或许就能看到精致的铁制艺术。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