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的学习是否需要适当的“强迫”手段?

中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是否需要采取适当的“强迫性”手段?这个话题值得一说,更值得探究。

读陶行知先生《平民教育概论》一文,很受启发。

陶先生的观点非常鲜明,他认为,“强迫是一种必要手续”。他说:“社会上有三种人:(一)是自动要读书的;(二)是经劝导后才愿读书的;(三)非强迫不愿读的。我们就经验上观察,十人中怕有三人或四人非强迫不行;此外还有二人或三人,有了强迫的办法就可赶快去读。所以强迫是必要的。”陶行知先生还举了一些实例加以佐证。比如,协和医院对工役的宣言:“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读了《千字课》不得加薪。”还有一些地方官员也有类似的做法,如“十二岁以上之人民出入城门应经警察持《千字课》抽验,会读者放行,不会读者罚铜元一枚”,等等。

陶行知先生所处的时代是教育不足的时代。为了扫盲,为了提高国民文化程度,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呼吁采取适当的强迫手段来督促普通老百姓识文断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近100年过去了,我们当下的时代仍然是教育不足呢,还是教育过度了呢?仔细琢磨琢磨,好像两者都不像。说教育不足好像没有根据,因为我们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而且适龄青少年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高中和中职)。说教育过度,显然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因为人类正朝着现代化的目标前进,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仍然处在教育不足的时代中。所不同的是,当年的教育不足是原始性的不足,是从无到有的过程;今天的教育不足是发展中的不足,是从有到优的过程。

上面说了一大段话,依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是否需要采取适当的“强迫性”手段?对于这个问题,社会各界人士和职教工作者可谓众说纷纭。我也曾积极参加到这类问题的讨论中,写下了不少文章,发表了不少拙见。然而,近年来,我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不从国家政策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处在一线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无论如何努力,都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因为常识告诉我们:良好的政策和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比如当下受人诟病的高考制度,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变革,单凭个别教师或个别学校的努力,或者小打小闹式的改进,终究是于事无补的。

现行的政策给了中职教育什么样的诱因和导向呢?令人遗憾的是,现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职教工作者的所有努力。理由有如下几点:

1.中职学生的入学是没有门槛的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要不要考试录取?有人或许以为,在不要分数的情况下,有的中职学校尚且招不到学生呢,如果采用考试录取的方式,这些学校恐怕就要关门了。我以为这种观点纯属奇谈怪论。是因为有了中职学校,所以无论有没有生源都必须招到学生,还是因为有社会需要才开办中职学校?如此简单的问题还用得着辩解吗?

高中生需要达到入学考试标准才能被录取,重点高中更是要好中选优,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那么,中职学校为什么要敞开大门,“有教无类”?中职和高中都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为什么厚此薄彼?普通高中挑选过后,剩下来的那一部分,无论优劣,统统进入中职学校,如此一来,中职学校如何能办好?中职教育如何能有地位?学生如何能有积极性?教师们如何能充满激情地投入?

1929年,陶行知先生对当时的安徽公学训育主任杨仲明在招考时采取的口试方法是持赞赏态度的。陶先生还引用梁漱溟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梁漱溟先生说办学校是和青年做朋友。做朋友之前当然要加一番选择。所以我很赞成仲明的建议。”我感觉,这个比喻是很精准的。试想,如果有人根本不想和你做朋友,你所有的努力还有意义吗?

行文至此我要说,我很赞成陶行知先生的观点。

2.中职生的学习是没有压力的

现行的学籍管理规定虽有“休学”、“开除学籍”的相关规定,但针对的是“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如果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多门功课不能达到及格水平,是否就不能毕业?带着这个问题我仔细研读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我发现,《办法》对此是语焉不详的。《办法》对准予毕业的情况规定了三条(1)思想品德评价合格;(2)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3)顶岗实习或工学交替实习鉴定合格。令人不解的是,在不能毕业的条件中,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不见了踪影。这种显而易见的不严谨,绝不是文件起草者的水平不高。我的学习体会是:《办法》是在刻意回避这个问题,同时给了中职学校一个暗示:不能轻易、随意地对未修满规定学分或顶岗实习鉴定不合格的学生采用“开除学籍”或“不准毕业”的做法。于是,在中职学校就出现了下列怪现状:一是在毕业前多次给学生补考的机会,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二是先把学生的毕业证办好,凡是在学业上或实习鉴定问题上有欠账的,暂不发毕业证书。学生来找的次数多了,就走走形式,把毕业生发掉了。三是相当一部分中职生对毕业证并不那么看重,学校不给,干脆就不要了。我判断,有相当一部分学校都积存了大量的尚未发出去的毕业证。

学生在学业问题上欠账多的原因何在?我想,没有压力,没有约束,没有强制性措施,恐怕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说到对中职生的学习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恐怕有不少人会提出异议。我不止一次地听到职教同仁说“多办一所职校,社会上就少了一座监狱”。言外之意是,对中职生还谈什么学习?我认为,就是这样一种观点的盛行,所以才导致了“平时上课睡觉,考试一片红灯,毕业证照拿不误”的不正常的结果。

3.中职生走出校门之后的情况如何,是无人问津的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一旦毕业,便与学校再无任何关系。是学校对毕业生漠不关心,还是毕业生对学校冷酷无情?实在不得而知。但二者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恐怕是不争的事实。如若不信,我们可以随机抽取一所中职学校的某一个专业做个调研,问一问该专业的负责人、班主任:学生毕业后都去哪儿了?都在做什么工作?恐怕十有八九得不到翔实的回答,更得不到确切的数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要对自己的职业行为负责:官员严重违纪会被双规,劣质商品会被召回或退货,服务态度不好会被举报,即使网络营销也有“好评”“差评”之分……,唯独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学生毕业离校,学校便可以不再过问,也不会有任何人来“找后账”。无论是“粗制滥造”,还是“精雕细琢”,都一样可以“出厂”,都一样可以不负责任。这样的机制如何能让中职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上?

入学不要门槛,学习没有压力,学得好与差甚至学与不学都能照常毕业,一旦毕业便万事大吉……,面对中职学校的此种现状,还侈谈什么“破解学生动力不足难题”?在一个没有学习氛围的环境中,学生不但不会进步,反而会退步。我这样说绝不是危言耸听。以英语为例,曾经有不少学生告诉我:来到职业学校后,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反而不如初中了。

从事中职教育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都心知肚明:现在的中职课堂实在是“不能看的”。这种现状有如“皇帝的新衣”,背后议论纷纷,当众谁都不说。与“不能看的课堂”相映照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照样投入经费培育“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省级实训基地”、“国示范”等,学校照样被评为“德育特色学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等,教师们照样写论文、评职称、参评教学成果奖……。这样的中职教育真的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吗?对此我持怀疑态度。

中职学校要不要入学的门槛?对中职生的学习要不要适当采取“强制性”的手段?我以为,简单地回答是与否,都是不负责任的。

不要门槛,不采取“强制性”手段,不是不可以,但这需要中职教育有足够的吸引力。社会上有一些培训机构就是这样:不发文凭,收费高昂,但生源火爆。若问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在这些机构里接受培训,学了就管用,就能找到较为理想的岗位。

中职学校当然不是培训机构,中职教育承载的任务也绝不仅仅是就业。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健康发展的人。其次,中职教育还给学生提供中专文凭以及学历晋升的若干渠道。既然如此,我以为,当中职教育还没有足够吸引力的情况下,要不要设立入学门槛?是否需要采取适当的“强制性”手段?这两个问题至少是值得反思和讨论的。当然,问题的另一面是学校的办学水平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须堪负培养人才的重任。否则,“强制性”就变成了“牛不喝水强按头”,其教育效果只能更差。这是另外一个话题,本文不再展开。

2017年1月3日夜,1月4日修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