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布里丹之驴”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我从知乎上看到一个学生的求助,感觉比较有代表性,我把他的求助与我的回答在这里分享,希望可以给那些有类似毛病的同学以启发。
以下是他的问题表述:
我是一个很容易纠结的人,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进入学习状态。
先说说我到底怎么纠结:
①我做计划的时候,总是喜欢将所有事情安排好,并且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是却突然发现哪里不顺,或者,这个学科学习时间太少了,需要调整。然后,想来想去还是不顺,心里不舒服。
②再比如做作业,我觉得我自己基础不牢固,然后就想自己先找些其他资料来巩固一下,再做老师的作业。但是又发现连老师作业都还没完成,还想做其他自己买的资料?然后进入无限纠结循环之中
③一个问题我居然能反复想半天!上课做笔记时,我又在纠结,进入自我辩论环节:正方:边听边写效率高;反方:应该紧跟老师思路走,听懂为主,笔记次要。然后,不断说理,不断举例说服我自己,陷入恶性循环。
好了,再来说说我很难进入学习状态的问题。其实,这和我的纠结有关。感觉自己学着这个科目,又想着另一个科目;做着这科作业,又想着那个暑假作业没完成呢。其实,我脑子感觉堵塞了一样,有点溃散。时间久了才慢慢进入状态。但是,这样子真的好浪费时间呀!
我想高效学习,同时,想避免内心的那种焦虑,让自己不去多想其他事情。各位有什么办法吗?
以上是这个学生的求助。
下面是我给他的回答:
你的问题综合起来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心不静。
保持内心平静,这是问题的关键,但是怎么保持内心平静呢?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很多问题,不是我们驾驭不了,而是认知达不到,是固有的不合理观念在作怪。
你的问题在于,你的观念中有完美主义倾向,任何事情都想做到最好,都想完美无缺,这是不现实的。你需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做不到的地方。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舍才有得。从你的表述中看出,你是想把所有能想到的都能做到,什么都不想舍弃,什么都想做好,结果,很容易变成什么都做不好。
有一个名词叫做布里丹之驴,好像是这个名字,你可以查一下。这是法国哲学家布里丹讲的一个关于一头会思考的驴子的故事。
一头与众不同的驴子喜欢思考(没有污蔑你的意思啊),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两堆体积、色泽都一样的干草给它做午餐。这下可把驴子给难住了,它既想吃左边的,又想吃右边的。但是,它既舍不得右边,又舍不得左边。最终,这头会思考的驴子,在这种左右纠结中饿死了,尽管它守着两堆干草。
布里丹之驴的故事,就是想告诉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不能总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否则,就会在犹豫徘徊中丧失机会。
你所要做的,就是以你现在的认知能力,确定哪是重要的,认准了就赶紧去做,做了再说。
比如你说的想巩固基础,那就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想办法处理,比如与老师交流你的想法。总之,舍不掉有些东西,或者分不清哪是重要和非重要,这是关键所在。
再比如记笔记,随机应变就行,该记就记,该听就听,懂了可以不记,重点的要记笔记。只要确定了基本原则,那就按照原则去做就行了。
当然,原则也是可以改变的,如果觉得哪里不合适就再去改正,任何事情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不要期待一下子就把原则确定得无懈可击,那样既不现实,还会让你增加挫败感。
心无旁骛地专心去做你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这当然也需要修炼。说到修炼,我就想起了那个老和尚告诉小和尚的对话。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您开悟前每天做什么?老和尚说:挑水、劈柴、做饭。小和尚又问:开悟后呢?老和尚回答:挑水、劈柴、做饭。
小和尚:那开悟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改变啊?
老和尚说:开悟前,我挑水的时候想劈柴,劈柴的时候想做饭。开悟后,我挑水的时候想挑水,劈柴的时候想劈柴,做饭的时候想做饭。
这个故事没有说怎么才能开悟,其实,总结我们以上的分析,就可以找到开悟之路:要做到心情平静,不追求完美,记住有舍才有得,认准了的事情赶紧去做,在做中不断完善,而不是在那里空想瞎琢磨。
当然,我说的肯定不全面,但是,记住这几句话,落实好了,相信你一定会不断改善。祝你成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