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儿,乡事儿

正月十三,我和红军一块吃了顿饭。我们是在洗车店遇见的,恰值饭点儿,又多年未见,就在附近一家面馆吃了简单的午餐。

红军是我的同乡。我们不相见,已有近十年。

红军的父亲叫建国,从名字上看,有点岔辈儿。后来我曾想,起名字真是个大学问,红军一家也许就因为这名字没起好的缘故吧。

建国是村里的电工,又承包了生产队的果园,有技术,人精明,早早地娶妻生子,日子过得不错。建国的果园种在山下沟旁,承包后为了不闲置土地,在果园周边的空地和株距较大的树下又种了西瓜。建国懂技术,西瓜格外甜。虽然刚刚包干到户家里余粮不多,但每年母亲都会用麦子到建国的果园换两次西瓜,直到今天我依然可以回忆起那满口的香甜。

建国也有烦心的事儿。有年夏天,果园里闹狐子,好好的瓜不是被偷走,就是被糟蹋得瓜烂蔓折。建国早年在矿上工作,托熟人搞回来几个雷管,炸狐子。放了几天,没听响儿,西瓜继续丢。一天下雨,建国找放在瓜棚床下的胶鞋,发现雷管横七竖八地摆在床下,顿时一身冷汗。收拾了雷管,稳定了心神。建国不甘心,想狐子再精,也不会懂电,雷管不行,就用电网。没几天,果园的周围就多了一圈电网。瓜没再丢,电到了人。

那天是晌午,快上学的时候,太阳白花花的刺眼。果园围满了人,警车亮着灯,建国戴着手铐被公安从果园里架出来。不远的地上,躺着一具青年的尸体,盖着一张苇编的凉席。青年的母亲哭得呼天抢地、撕心裂肺,人群的议论和苍蝇的嗡鸣和谐成韵。

那天很热,一下午我都没心上课。红军根本就没来上课。

红军比我大四岁,原和我二哥同学,后来和我三哥同学,再后来和我四哥同学,等到和我同学一年后,小学毕业了。初中时我考入了镇上的初中,红军留在了村校。初中三年,他依然很刻苦,终于在我即将高中毕业的时候考入了一所中专。

建国判的是无期。在建国入狱后两个月,红军有了妹妹,叫红霞。那些年家家都不富裕,都是只顾个温饱,虽然没有建国,但红军的母亲能吃苦,乡亲帮衬着,日子就一路过了下来。红军读中专的时候,建国回来了。但回来的建国再也包不了果园,种不了瓜,也当不成电工了。在监狱矿区服刑期间,矿上搞基建,建国负责接线,带电作业,从梯子上被电打得摔了下来,腰椎折了。提前释放。

红军的家更苦了。

好在家里供出了学生,红军马上要毕业,建国也跟着别人学会了配钥匙,天好的时候就开一辆改装过的三轮车,到五里外的镇上配钥匙,红军母亲过早苍老的脸上慢慢有了红晕。红军毕业前,建国托人买钢筋、问砖料,想把原来的土窑旁盖三间砖窑。

“孩子马上毕业了,得筹算着娶媳妇了!”

砖窑没盖起来,建国死了。还是夏天,一场暴雨后,建国从镇上往家赶,回村的坡太滑,没把住,连人带车翻进了沟里。

办完建国的丧事,红军就毕业了。但不分配。没有固定工作的红军开始四处打工。红军的母亲是彻底地老了。红军的家也开始与周围的乡亲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最终,沟畔的土窑洞只剩下他们一家。生活很难。

更难的是红军的婚事。托人说了很多,没有一位姑娘愿意。那两年,红军忽然就生出了许多白发。以至于红霞已经远嫁广西之后,红军还是单身。

有次回村见到红军的时候,他终于解决了婚姻问题。找了一个邻村的姑娘,长得敦实,人却尖刻。不下地,不做饭,经常和红军的母亲吵架。红军忍受不了,离了婚,一个人去了城里,很少再回去。

两个月后,红军的母亲得了中风,瘫了。红霞从广西回来接走了母亲。红军便更少在村里露面。

后来,红军的母亲又回到了村里,那时村里几乎已没了红军的音讯。听说红霞的家远不如我们这里,偏远,闭塞,穷困。从此,红军的母亲一个人过。拖着半瘫的右腿和麻木的右手。

红军似乎回去过,我没有见,或许是因为我也很少回村的缘故。但两年前回家接父母,我却看到红军的母亲病似乎好了,走路已经很利索,手也比以前灵活。听说是同村一个赤脚医生治好了她。

那天和红军吃饭,谈到了他的母亲,他似乎也知道母亲的近况。而且他又结婚了,找了个离婚的女人,带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我说挺好。

我终是没有向红军提起钱的事,那是十年前,我刚开始做汽车配件生意,他在汽修厂干活,就给他发了一批配件,央他帮着卖。大约他也忘了。临别时我们加了微信,但直到今天,一直没聊过。

后来我看了看微信的好友,偶然通过各种关系加的同村的小伙伴的微信,大约都很少聊。大约也都很少回去。

时间往前走,回不去了。

(0)

相关推荐

  • 父爱流淌在西瓜的红里

    接连的高温天气,让街头摆满了西瓜,来自乡下的瓜农们一个个晒得黝黑,蹲在瓜摊前,看到有人经过,就满脸堆笑,热情地打招呼,甚至不惜用极尽谄媚的话,推荐自己的西瓜如何如何地好吃. 看到他们,不由地让我想起了 ...

  • 「诗情画意」刘红霞| 母亲的手

    作者简介: 刘红霞,笔名斯扬,祖籍绛县,现为河北某大型军工企业退休职工.爱好诗歌散文写作,学生时代曾担任学校文学社副社长,工作后被单位聘为特约通讯员,闲来涂鸦,有文学.新闻作品散见于企业及地方报刊媒体 ...

  • 【乡事儿】打扬叉

    打扬叉         "打扬叉"是浠水话,用普通话解释,就是浠水人家在腊月下旬组织的一场迎新年的大扫除.因为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所以打扬叉的内容又比通常意义上的大扫除要丰富一些 ...

  • 户口“城转乡”将彻底放开?大城市赚钱、回乡生活或成现实

    农村的发展让农民们喜忧参半,喜在农村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吃喝住行都比较邋遢,农村的宜居度直接上升了一个层次:忧在新农村的发展有些不讲道理,没有根据地方风情进行改造,一些颇具地方色彩的建筑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

  • 户籍迎来新调整?户口“由城转乡”放开,满足条件的就可迁户回村

    前言 当我国城市发展屡屡创下新成绩以后,国家也开始着重考虑帮助农村发展.事实上,在这几年国家的确在农村发展问题上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与帮助,这也让我们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这种提高也体现在衣食住行各 ...

  • “遵义杯”第五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舒城茶乡纪实​II朱直德(安徽省)

    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舒城茶乡纪实☆ ☆朱直德(安徽省) 一.毛主席视察舒茶人民公社 当年主席访舒茶,话语连连拇指夸. 开辟茶园齐 ...

  • 怒怼高铁吃泡面:天下本没有事儿,事儿妈多了,也就有了

    同事建议我写写男子高铁吃泡面被女子怒怼这事儿,说实话,这种破事儿我真的是都懒得写了,很多事情,本来应该是公共生活的常识,懂的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你跟他说再多道理,他也听不进去,因为他的一切是非,都是 ...

  • 孙振华:吾城吾乡90后

    继<十年而已>之后,2018年初,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孙振华先生又出版了一本文集<处处尘埃>.这本文集内含三百余篇千字短文,分社会观察.艺文杂谈.生活百态三辑,这些文章是作者关于生 ...

  • 杨能广:城与乡的交融(散文)

    不遗余力地去做你热爱的事情,别总为一些零碎的声音而去质疑自己.你很好,会越来越好.请坚定不移! 城与乡的交融 (散文) 杨能广 城里富,乡里穷:城里洋,乡里土:城里繁华,乡里闭塞:城里开放,乡里保守: ...

  • 河北唐山市丰南区:以城带乡打造和谐宜居乡村

    日前,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强化整体布局,坚持因地制宜,结 ...

  • 刘守英:“城”与“乡”的选择,决定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

    有一种观念认为中国结构性转变已经差不多了,但我觉得很重要的研究是到现在为止的结构性问题里面还有什么样的动力机制?现在整个结构性问题里最大的问题在哪?从数据来看,6%-7%的农业GDP是靠将近25%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