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亚丁香格里拉镇:大象猴子山兔鹧鸪鸟组成铜像,吸引游客目光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城南部71公里的香格里拉镇,海拔2980米,境内风景优美的亚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消失的地平线》所描绘的世外桃源,近百年来吸引着世界各地旅人的目光。
上图为瑞视觉用大疆精灵4Pro无人机在海拔3182.819米高空航拍的香格里拉镇。这组照片说的是图中红色圆圈处的一个铜像。(王子瑞摄)
香格里拉镇南边的赤土河上有一座漂亮的红色大桥,大桥北端西侧小广场上的这尊和睦四瑞铜像,吸引着来到小镇的八方游客目光。
和睦四瑞又称“吉祥四瑞”,铜像从下往上由大象、猴子、山兔和鹧鸪鸟组成,象征着尊老爱幼,和平相处。
其故事源于《释迦牟尼本生传》,讲述四只动物和睦相处的故事。相传,在古印度波罗奈斯国时期,世尊化身为一只鹧鸪鸟,居住在噶希森林。当时,该森林里还住有一只猴子、一头大象和一只山兔,它们和睦相处,互敬互爱,过着安详自在、幸福美满的生活。
为了永远保障这种和睦的生活,这四只动物拟订立了一个永远互敬互爱的崇高约定。于是,它们以一棵尼枸卢树的成长历程作为确定长幼的依据。
大象第一次见到那棵树时,树的枝叶和其身体一样大;猴子是树枝与它的身体一样高时,到那里的;当这棵树又小又嫩的时候,山兔常舔食叶子上的露珠。最后他们说:其实这棵尼枸卢树,是吸收鹧鸪鸟粪便而长大的。
因此,它们按长幼奉行尊老爱幼的准则一一年幼体大的大象驮猴子,猴子背山兔,山兔头顶鹧鸪鸟。四个动物情如手足,互敬互爱,过得极为和睦。
从此,向往和平的雪域高原人,智慧地把安定团结、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景象,以此故事为背景,绘制了“和睦四瑞”图。
《本生经》又名《释迦摩尼本生传》,其中记述了佛陀无数个“前世”的经历。可以看作是一本古印度寓言、传说和故事总集。相传在古印度“波罗奈斯国”时期,佛陀化身为一只鹧鸪鸟,居住在噶希森林。当时这片森林还住着一只猴子、一头大象以及一只山兔。鹧鸪鸟衔来一粒卢树种子抛到山上,山兔看见了,便刨坑将种子埋了起来,不久种子就长出了幼苗。猴子看见了幼苗,拔去了周围的杂草。大象看到了幼苗,便用长鼻子送来山泉水灌溉。当这棵树又小又嫩的时候,山兔还经常舔树叶上的露珠用来解渴。而这棵卢树,是吸收鹧鸪鸟的粪便而长大的。
这一棵卢树幼苗在四只动物的精心呵护下,很快长成了参天大树,硕果累累。可是由于树太高,谁也够不着果实。于是大象让灵巧的猴子爬到自己的背上,猴子让轻盈的兔子站在自己肩上,山兔又托起了鹧鸪鸟,终于,他们通过合作,摘到了一颗颗的果实,大家都吃到了香甜的果子。
它们还将多余的果子留给森林里所有的动物一起分享。从此以后它们按长幼奉行、尊老爱幼的准则,互敬互爱,相处得极为和睦。森林里其他动物,也纷纷效仿,一时间整个森林动物世界里,出现一派友爱和睦的景象。
大象,是佛教中的瑞兽。佛母摩耶夫人在圣胎入体的时候,就是梦见一头有着三对象牙的白象从身体左侧进入到自己体内。另外,文殊菩萨的坐骑也是一头白象。在佛门之中,会称呼高僧大德为法门龙象,都是大象这一瑞兽在佛教中地位的具体表现。高寒地带的西藏,大象无法生息繁衍,藏族同胞对大象的喜爱,正是源自于此。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吉祥符号。这些符号都是本民族独特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同时又是本民族内心最深处的思想情感表露。将外在形象与内在理念结合起来,向世人传递出其中隐含的寓意,这就是吉祥符号的功能所在。
四动物共同发愿行持善法,贡布鸟鼓励同伴们开始持守五戒,并一直坚持不懈并动员其它众生严守五戒。在它们带动、劝请下,动物们都能渐渐做到互不损害、如理如法在森林中平和度日,因其厉行善法之因,天人降下和合雨水。后来,整个大地之上,庄稼丰熟、植物茂密、鲜艳之花满目盛开,整个国家喜获丰收、财富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