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虐哭上亿人,背后真正的大女主是……

今年春节,贾玲导演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哭湿了大家的眼睛。其实早在2016年我就看过贾玲的同名小品,当时就泪崩过。没想多年后再看大荧幕,仍然哭得稀里哗啦。

电影票房大获成功的背后,是贾玲带给观众在“妈妈”这个身份上的共鸣。

这部电影的英文名是《Hi,Mom》,中文名是《你好,李焕英》,贾玲说是因为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也曾经是少女,她有自己的名字,和热烈的青春,李焕英的形象是那么温柔、包容、甚至完美,这部电影就是她写给妈妈的情书。

这也是我最欣赏这部片子的地方,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妈妈这个身份。

不久前看到朋友YYY发了这样一段话:“我之所以一直勉励自己要更努力,是因为我想赶上妈妈的脚步。她太优秀了,从未干涉过我,却一直指引着我。她就是我最崇拜的精神偶像。”

我很想知道有一个优秀的妈是种什么样的体验,也很羡慕她和妈妈这样的母女情感,于是当时邀请她分享了她妈妈的“小传”,如今看来,也像是一封写给妈妈的情书,在她和妈妈的故事里,我同样看到了妈妈对于女儿的影响有多大。


文:YYY

我妈是个气场超强、具有热烈能量、颇有影响力的……龙卷风一样的女子。

她退休前,是一辈子在学校大院生活工作的老师一枚,整个院里的叔叔阿姨们多多少少都听过我妈的名字。这种影响力除了小时候老师会直接跟我妈闲聊我的各种动态之外,甚至波及到现在快要40岁的我的生活。

去年,我偶遇了一位已经移民20年的素未谋面的大姐,她也出自这个学校大院。一次聚餐的时候我们闲聊,她突然惊呼,“原来你是“XXX的女儿啊!你和你妈长得真像!不不,还是你妈年轻的时候更好看!”

当然,我妈从来也不是以外貌扬名的女子。她的能量来自于坚定不移的内心、聪明的头脑、和持续保持着好奇心的人生探索欲。

我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不要给她丢脸。

01

我还在用尿和泥的年纪,我妈迷上了画国画。

她倒不是想要培养我的兴趣爱好,只是……她自己想要画画!当时的家还是在青年教师分配的筒子楼里,她的周末就在家里闭关画画,纵情忘我地泼墨,同时忘记女儿的存在。我往往是早上被轰出来玩,玩到天擦黑,也没有人想起来要叫我回家吃饭!

后来看她画得这么高兴,我也嚷嚷着要学画画(可能只是想知道她到底背着我在玩什么)。她就很高兴地每周也拉着我画,偶尔也带我去让她的美术老师指点一二,或者去美术馆临摹。

这样就坚持了好多年,直到家里姥姥久病至去世。我自己也积攒了一些童年时期的幼稚国画作品,这和后来我走上学画之路,并在长大后一直对图案保持敏感应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她退休后,家里书房又堆满了宣纸和画筒,同时她也报名了老年大学的书法班。每个周末会和我汇报她的「学习」进展,也会抱怨一下「课业负担」太重,连老年人都要熬夜做作业!

我则要安慰她:差不多得了,凑合凑合写完就行,要不要我帮你做作业呀?(30年前她就是这么鼓励我作业凑合凑合写完得了的……)

所谓伟大的母爱,总是带着一点牺牲意味的

为了家庭、孩子,女性放弃了自我,为整个家庭奉献了自己的人生。可是,一个女人,首先是一个自然人,然后才是女人、母亲、妻子、女儿等等。以母亲的名义绑架一个女人的一生,这是多沉重的身份?

很庆幸,我妈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完整的自我成长体系。

她喜欢画画、喜欢书法,虽然她的父母没有人学过艺术相关的知识,她的爱好更谈不上来自家族的影响或期许。这只是一件她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就敢放胆去做,并且肯于投入、琢磨、坚持。

这种敢于畅想敢于实践的精神,也投射在我身上。

包括我中学的时候就做出决定,长大要做媒体行业,要离开祖辈就在的学校大院,我妈总问我你怎么这么能折腾呀?我讶笑:难道这不是你遗传给我的么?

我上小学的某年,大概也就是刚开始学英语的年纪,她因为工作的关系要参加一个英语考试。我妈之前虽然总在鼓励我要认真、专注地学习,但我因为很爱动,根本不懂什么才叫专注。

当时她这个英语考试虽然怀着「必过」的决心,却还要花时间照顾家里的各种琐事,于是她就在自己经常出没的厨房的贴满了英语单词。

水池上的单词是洗碗时间背的,抽油烟机上的单词是炒菜时背的,橱柜上的单词是切菜备菜时背的……
除了餐后看书的时间,利用所有厨房里的时段,也把所有的单词都背一遍。3个月下来,她顺利通过考试,连我都甚至超越当时的年纪,记住了很多新单词。

02

像所有妈一样,我相信她对我是抱有诸多期待的,比如成绩优异啊、按部就班啊、一生平稳拥有女生的小确幸啊。但非常可贵的是,她总是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期待,并不会强求我要按照她的期待来生活。

我大学学的服装设计,这和她最初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但是她看到录取通知书后竟然也很兴奋!和我一起畅想了许多未来的可能性与发展,并没有因为这个专业非她所愿而充满忧虑。

包括之后我工作多年,她总是积极向前看,用自己的能量来引领我,很少回忆过去,保持着年轻旺盛的生命力。

她还上班时,就有个看世界的梦想,做教师有寒暑2个长假,我们很少会在家呆着,基本上都是早早定好出行安排,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就算我不去,她也会跟好友出行,把我留在姥姥家。

所以我家的相册非常多,满满全是各地的旅行照片,在当年经济并不富裕的年代,她和我爸算是非常强调精神追求的青年人了。这些当时看上去不太紧要的事,却长久地扎根在我的性格深处。

现在她退休了,更是很少在家长待,会自己在网上查攻略、做行程、买机票,甚至还会买飞行延误险。有次我们一同出国,飞机延误,都是她事后联系的保险公司进行理赔。

我经常鼓励先生下载新的APP玩,他每下载一个APP就用微信ID登录,就会发现系统推送的好友里,我妈早就在里面玩得不亦乐乎……他笑谈,咱妈怎么什么都懂?比我还时髦?

没错,我妈是一个没有年龄感的人,随时可以开怀大笑,也随时可以无障碍沟通的朋友。是我的好友,也是我先生的好友。

她总能及时提出自己睿智的建议,包括现在我自己在创业,她仍然有很多想法非常新鲜有用,难以想象这些都是60多岁老太太的建议。

面对网络时代电子产品的更替,她最多说的就是:你先别告诉我怎么用,我先自己研究研究,实在不会了再请教你们。

儿时妈妈的意义,到如今都还在,她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偶像。看到她40、50、60岁的样子,我会觉得自己生命往前的每一步,都心里有数。

03

我们前两年搬来多伦多之前,我妈情绪起伏有点大,虽然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有私下哭鼻子,至少我偷偷哭了好几次。

但是当我下了决定,并告诉她,我已经具备在异国他乡生活得很好的能力时,她就很少再提这件事。

送我来多伦多陪了我几个月,待我一切安顿好,她要回国了。我们送她安检口前,她说了声:白白。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很感激她没有当面流泪,不然我可能会哭成一团,无法情绪稳定地开始新生活。

我想作为母亲,她在我年少时陪伴,成年时放手,都做得非常优秀。支持我的每一个任性的决定,并热情地参与其中,她是我一生的知己,始终的榜样。

前阵子我看了一个刘嘉玲的访谈,她提到她和母亲的关系,她说她40岁时突然意识到她要多表达自己爱妈妈,不能再继续做一个很cool的女儿了,要多给她拥抱,爱她时就一定要说出来。

看完后我决定每天都给我妈打个电话,虽然她是个很cool的妈妈,但是就算聊聊鸡毛蒜皮也是好的。

今年我和我妈总聊起死亡的话题,我坚信人有转世和轮回,她则是个无神论者,认为人的死亡就是消逝,肉体与意念同时化为灰烬。

所以她嘱咐我说,她有一天走了,就把她散落在江湖大海。而现在,她要趁着自己还活着,尽心,尽兴。聊着聊着我就哽咽了,说:我们不要聊这些不开心的事吧,我给你说点好玩儿的事……

所以至今,我还是没有我妈cool。

OK妈最后说:

看到一个关于《你好,李焕英》的幕后花絮,这是张小斐第一次当大女主,贾玲在给妈妈的扮演者张小斐讲戏时,说到自己妈妈该怎么演:“看我什么样,她就什么样。”

曾经,我们觉得母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靠奉献和牺牲密密缝出来。如今我们长大离开母亲的怀抱,自己也真正成为人母,才知道“母爱”是那些让人感觉温暖的生活琐碎,是妈妈的一言一行日积月累带来的影响。

就像YYY所说:“看到她40、50、60岁的样子,我会觉得自己生命往前的每一步,都心里有数。”

妈妈对孩子产生的正面影响,是如此的深远,充满力量,是孩子心中永远的大女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