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大漠有大爱》|袁华年:家乡人文历史素材是我们创作的根基
原创作者:袁华年(骆驼先生)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家乡人文历史素材是我们创作的根基
推荐阅读书目:《大漠有大爱》——“国家的孩子”在阿拉善推荐人:袁华年(骆驼先生)阅读时间:2021年1月28日—2月14日
1、起源去年5月份,在一次与邓梅老师的交谈中,得知她正在以阿拉善盟政协文史专员的身份参与“上海孤儿”采访这样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虽然没有了解相关细节,但也算勾起了我的好奇。对于阿拉善的年青一代,我想很多人与我一样,如果不是刻意了解或者看过电视剧《国家孩子》,多数年轻人并不清楚“3000上海孤儿”“国家的孩子”“草原额吉”等等是怎么回事。带着对阿拉善生活着多少“国家的孩子”?他们生活的怎么样?以及这么多年来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的好奇,我一直关注并期待着由阿拉善盟政协组织,王秋才副主席领衔,邓梅、刘玉清、温智慧、黄聪、胡巧云、赵海荣等文学界老师担任文史专员广泛参与采访、执笔整理的阿拉善文史成果。2020年12月29日我在邓梅老师的朋友圈看到了《大漠有大爱——“国家的孩子”在阿拉善》发行仪式的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留言询问邓梅老师哪里可以购买到此书。因为那天是首发仪式,各书店还未上架。欣喜的是,随后的几天,我就收到了邓梅老师的赠书,让我有幸成为第一批阅读者。列入【阅享读书会】线上共读书单,我将带着收集学习这样一些人文历史素材进入阅读。①了解“3000上海孤儿”成为“国家的孩子”这段历史;②了解这些孤儿在阿拉善六十多年来的生活状况;③了解这些鲜活的人物与家庭变迁历程等;④了解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文情怀以及民族团结与融合的深刻体现。2、阅读《大漠有大爱》——“国家的孩子”在阿拉善一书通过从1960年开始的三年期间,内蒙古接纳了3000多名上海孤儿,他们被称作“国家的孩子”,其中阿拉善家庭领养的有30多位中联系到的21位当事人及知情人口述史料,由受聘的文史专员执笔整理而成的文史类书籍。在阅读中,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国家的孩子”,他们近60 年来的人生历程,也许早已和阿拉善的草原、沙漠、戈壁融为一体,很难再去区分,然而在他们身上,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的是那份生生不息传递着的感恩与爱。六十年一甲子,我们看到国家日新月异,看到人民生活万象更新。当我把这本书捧在手边,通过一位位“国家的孩子”回忆、描述这六十年的经历,就好像正在翻阅一本本写满沧桑的故事书。书里的很多人物都有着共同的命运与经历,他们经上海孤儿院中转来到内蒙古,走进大漠戈壁深处,成为牧民的孩子。六十多岁的他们,各有各的不同机遇,成长中的幸福与不幸,背后也是众多家庭的幸与不幸。于亲生父母而言是不幸,有生之年他们始终没有能够团圆。现今养父养母基本都已离世,虽然膝下儿女子孙围绕,但寻根的念想始终时而浮现。这些“上海孤儿”总体的生活状况还是不错的,被收养时,对收养家庭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党员、没有孩子、有抚养能力等等,还有相应的承诺以确保“国家的孩子”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养育。对于六十年代地处西北偏远地区的阿拉善来说,依然是缺衣少食,举步维艰,想象一下一个牧民或者干部家庭能有多么好的条件呢?但是,他们义无反顾的收留了这些孩子,把仅有的、力所能及的食物及爱给予了他们。尽管随着后来社会的变化以及众多因素,他们中很多人接受的教育程度并不高,过早的参与到了社会劳动中或者直接走入婚姻生活。时代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就成了地地道道的牧民,也就成了这些家庭里的顶梁柱,他们说蒙古语,喝奶茶,从事一切牧场上的营生,默默为这片土地、操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大漠里的大爱,这就是人性中的光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万言文。阿拉善盟政协为了系统地记录这段感人至深的历史事件,历时两年时间收集、整理,文史专员足迹遍布银川、吴忠、磴口及盟内三旗两区苏木嘎查,对“国家的孩子”访问采访达160人次,行程上万公里,客观真实地记录上海孤儿来到阿拉善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情感历程,深入挖掘他们成长与奉献的鲜活细节,讲述发生在阿拉善广袤大地上的关于民族团结的鲜活故事。阅读,是最好的学习。在这本书的阅读中,我时常会仔细翻看那些照片,去品味岁月在这些鲜活人物身上留下的印记。我也会对比每位执笔整理写作的文史专员,去想象他们实地采访时的感受,比较他们不同的笔触和思路。我也会沉浸下来,去体会浩瀚大漠给予的大爱。3、感悟内蒙古草原、沙漠、戈壁用广阔雄浑的怀抱收养了上海及周边省市经上海孤儿院中转的“3000上海孤儿”,时至今日,这些被称作“国家的孩子”都已年过花甲,细细品读他们的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诸多故事背后关于人性、关于善良、关于人间大爱的情怀。这是一段中国人口迁移的特殊历史,如果没有人追寻,没有人记载,他们将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记得在微信上,经常会看到关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信息,他们每去世一位都让人很是揪心,因为只有他们是真正的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生活在阿拉善大地上的“上海孤儿”,他们虽然已经是地地道道的阿拉善人,但是,他们是仅存的“国家的孩子”在阿拉善的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在书中,我阅读到,这些当事人在向文史专员口述自己的经历中,都满怀对党和国家、对内蒙古、对周总理、对乌兰夫由衷感谢,他们说的最多的话是“救命恩人”“如果我们当时不被送到内蒙古,恐怕早都饿死了”......他们大多数人在被收养之前对上海或者出生地及亲生父母并没有多少记忆,但是他们深刻的记着哺育他们的阿拉善养父养母。从另一个侧面,我阅读到,这些当事人对采访收集他们经历的这件事或者说是对编撰《大漠有大爱——“国家的孩子”在阿拉善》这本书,充满了更多的感动。特殊的年代,造就了特殊的历史事件。作为亲历者,随着时间的消失,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平常的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微不足道。作为见证者,阿拉善大地对他们有着养育之恩,也许作为个人,可回报阿拉善的并不多,但把这段真实的故事记载到阿拉善的历史中,却显得弥足珍贵。他们感动于60年后,还有人记得他们是“国家的孩子”;他们感动于阿拉善大漠里的大爱;他们感动于这本书的编撰付梓将让“上海孤儿”的历史流传下去。4、荐语去年年底有幸参加了“阿拉善农商行杯”建盟40周年文学大赛颁奖仪式暨“阿拉善作家写阿拉善”创作研讨会,聆听了文学界的各位老师畅谈阿拉善文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会上温智慧老师的一席话,让我感触颇深,大致意思是,作为阿拉善的作家、文学爱好者,要着眼于阿拉善,我们先把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写好,不要好高骛远,起笔就想着诺贝尔文学奖,说实在的,不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不经历刻苦努力,我们都离诺贝尔文学奖很远很远。作为一名作家或者文学爱好者,关于家乡的人文历史素材是我们创作必不可少的根基。如果我们不去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不去感受身边人物的经历故事,我们就难以写好家乡的人和家乡的故事。作为一名阅读者,阅读并理解家乡人家乡事才能更好的从世界的宏观角度看待家乡的变迁。这也就是我们想要阅读并推荐这本书的目的,因为这件事贯穿阿拉善60年,这些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这些都是我们写作和阅读必须要吸收的养分。无论30人,还是3000人,历史赋予了他们特殊的身份;无论上海人,还是阿拉善人,历史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大漠有大爱,大爱已留痕。最后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此次分享推荐的结语:“如果记忆承载着一个人的历史,那么口述史就是对过往记忆的一次提取,通过对记忆的打捞、梳理、选择和语言表达实现了对历史的重塑,一些历史的碎片拼接起来同样鲜活生动”。2021年2月15日晚
作者简介袁华年,笔名骆驼先生,80后,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热爱阅读与写作,业余时间致力于阿拉善文学艺术服务推广。所创作《局长之梦》《哭笑不得》《阿拉善奇石“劫”》《说到与做到》等短篇小说、微小说及散文、诗歌等刊发在《阿拉善文学》“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