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景观|挑战寒冷:休斯顿儿童乐园“人造雪地”
《域外景观》系列是以摄影者在海外生活期间拍摄的短视频为素材,并附以简要文字介绍整理而成。它是尝试用动态视觉材料反映和记录现实生活和人文景观,以期作为“视觉社会学”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欢迎有兴趣的读者提供反馈和建议。
“人造雪”即人工造雪,是指人为地通过一定的设备或物理、化学手段,将水(水气)变成雪花或类似雪花的过程。人造雪属于非自然性降温,以人工方式利用换热技术实现水变成雪。人造雪制造方式分为“炮筒式”与“冰片粉碎式”。通常自然雪花密度约为328公斤/立方,而人造雪密度约为856公斤/立方。
从表面上看,人造雪和自然雪很相似,其实人造雪的密度更大。因此在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人造雪比自然雪融化慢。自然雪花轻盈,可以缓慢地从天而降,美感十足。而所有的人工造雪设备造出的雪花,类似雪珠,因此更像冰晶,很难看到像六面体的雪花模样。
1950年3月,美国人韦恩·皮尔斯(Wayne Pierce)利用一个油漆喷雾压缩机,喷嘴和一些用来给花木浇水的软管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造雪机。他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这些小水滴凝结成冰晶,这就是枪式(炮筒式)造雪机的“祖先”。
“炮筒式”造雪是人造雪实现方式之一。其工作流程是,来自高压水泵的高压水与来自空气压缩机的高压空气在双进口喷嘴处混合。利用自然蒸发和空气出喷嘴后的体积膨胀带走热量而使雾滴凝结成冰晶。但存在的问题是雾滴越小,其蒸发量越大,水的损失越多,造雪效率越低。此外,只能在冰点以下工作,对外界环境温度的依赖性很强,造雪效率低。
在“休斯顿儿童博物馆”有100%降雪的机会”!(Celebrate "100% Chance of Snow" at the Children's Museum of Houston!)玩真正的雪(Real Snow),体验在休斯敦的冬季仙境,让孩子们在暴风雪中玩耍。挑战寒冷,休斯顿儿童乐园人造雪地吸引了众多孩子在节日期间到这里来玩一把。
冬天玩雪人很有益。通过雪地活动,提高竞争力,增长知识。事实证明,保持适度的户外运动,与寒冷抗争不仅改善孩子的健康和增强快乐感,而且能提高免疫力。雪地活动可以让孩子每小时减少近300卡路里的热量。娱乐欢笑还能减轻炎症,减少体内压力激素的含量,从而激活免疫系统。
《域外景观》系列
域外景观|社交强体:休斯顿贝贝健身房
《生活写真》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