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卡和蔡司哪个技术好?
徕卡和蔡司之所以有名,并单单因为这两家公司已经超过百年的历史,在于他们的光学产品拥有很好的光学品质,并且不断地在光学技术上取得突破。
1846年30岁的Carl Zeiss在德国的Jena镇成立一个精密光学仪器加工厂(蔡司的前身),并于1847年生产第一台显微镜。1866年起,在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的协助下逐渐在显微镜领域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开始生产光学玻璃。1888年蔡司开始涉足摄影业。
蔡司在二战期间蔡司一直为德军生产光学产品(代号BLC,防止敌方探明生产厂家的位置),包括陆军和海军的望远镜、测距仪以及射击瞄准具,还有空军使用的轰炸瞄准具。举世闻名的T镀膜成为了德军重要的科技机密,因为镜片不会因为反光而暴露位置。在战争结束前蔡司的技术被盟军盯上,生产、研发的人才分别被英美和苏联接收,分拆为卡尔·蔡司股份公司(Carl Zeiss AG)和卡尔·蔡司·耶拿人民企业(VEB Carl Zeiss Jena),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后才重新合并,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蔡司。
1849年23岁的数学家Carl kellner在德国Wetzlar镇设立光学研究所,主要生产显微镜和相机镜头,这个研究所就是徕卡的前身。1865年机械工程师Ernst Leitz成为该研究所的主要合伙人,并在1869年取得经营权,更名为Leitz公司。
1913年Leitz研发部主任Oskar Barnack打造出传奇性的Ur。Ur是徕卡相机的原型机,使用电影摄影机的35mm底片,但将格式改为电影格式的两倍长,成为24x36mm,Ur成为世界第一台135格式的相机,纵横比也随之从4:3变为3:2。
1954年徕卡发布M3,它跨时代的设计影响了往后50年里大部分相机的制造,包括:首款量产插刀接环镜头系统、首创上片拨杆、首创观景窗自动视差补偿与自动框线切换,并且首开相机左右2:3的设计风气,M3的出现全面性的改变了后世相机设计的走向,M3的许多重要特征依然留存到今天的相机设计上。徕卡(Leica)源自Leitz和Camera,如今徕卡不再局限于相机。
如果仅仅把徕卡和蔡司放在一起做比较显得形单影只,和他们同一队列的还有Nikon、Pentax、Minolta、Canon等。比如在1970年代,日本单反相机不仅比徕卡和蔡司在价格上更有优势,在性能参数上也技高一筹,抢走了很多属于徕卡和蔡司的市场份额。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现在数码相机产品分为了日产和德产两大阵营。日产相机包括松下合作的便携式数码相机Digilux、D/V/V-Lunx系列;德产相机包括传统的M系列、APS-C画幅无反可换镜头TL系列、全画幅无反SL系列等等。在经济全球化的镜头,不管是徕卡、蔡司还是其他,所有的零部件不再仅限于一个国家制造,二十来自世界各地。
那徕卡和蔡司两者的技术来做比较有点矛和盾相比较的意味,他们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短处,仅仅只能拿出各自的产品来做比较。徕卡和蔡司给时代所带来的巨变和影像是不可磨灭的。他们本身也变成了斑驳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他们能不能再坚持100年。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