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坦克反坦克,四号坦克搞支援,德国坦克设计是否失误了?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德国装甲部队开始正式组建。其研发生产的坦克除去训练用的一号轻型坦克和侦察用的二号轻型坦克外,就是着手中型坦克的研发。而当时德国装甲战理论也不是那么完美,就如同英国有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法国有骑兵坦克和突破坦克一样,德国也有战斗坦克和支援坦克的划分,并由此诞生了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那么德国人的这种划分是否正确呢?
一、德国的两款坦克
事实上,德国人划分出来的战斗坦克和支援坦克并非德国首创,尽管古德里安在自己的回忆录倒是把功劳全都归功于自己,但在事实上来说,古德里安其实就是照抄了英法的坦克发展思路,顺便把英法的坦克战理论也一并拿走作为参考资料去了。当然,这并非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毕竟古德里安头几年都是用坦克模型进行训练,真正接触坦克的机会为零,所以他也必须去借鉴英法的坦克发展思路。
当时主流的军事思想在装甲战和坦克发展思路上,与后世有很大的区别。以英法为主的军事强国,对于坦克的认识仍旧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西线战场上满是堑壕战,可以说双方都是在进行单调乏味的战斗,长时间的对峙几乎耗尽了双方血。而坦克的开发目的则是为了打破僵局,形成一种能够打破堑壕战的力量,而最初的坦克发展路线也从第一世界大战的经验上开始发展。
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决定了突破坦克和步兵坦克的定位和意义,它们将为步兵提供足够的掩护,协助步兵突破那些坚固的野战工事和堑壕防御体系,其装备的火力是要足够压制野战工事的火力点等等。这种坦克行动未必快速,但一定是装甲厚重坚固,可能还会有足以摧毁野战工事的较大口径火炮。这一类坦克的代表包括英国的玛蒂尔达Ⅱ步兵坦克和法国的B-1突破坦克,而德国的代表则是配备了75毫米短倍径火炮的支援坦克——四号中型坦克。
与之相对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里坦克间的冲突开始与日俱增,战后则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交锋后,一种吨位较轻,配备了长身管,炮弹初速高,强调反坦克能力的坦克被提了出来。这些坦克的反坦克能力极强,而自身的吨位则较轻,机动性相较于步兵坦克和突破坦克则要更为迅速。这一类的坦克的代表包括了英国的A-15'十字军'巡洋坦克和法国的索玛S-35骑兵坦克,而德国则与之对应的开发了配备37毫米/50毫米长倍径坦克炮的战斗坦克——三号中型坦克。
二、为何要有两种坦克?
事实上,这里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世观念来看,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存在有严重的功能重叠——四号中型坦克几乎能够完成三号中型坦克所能肩负的所有任务,但是三号中型坦克则不能做到四号中型坦克的任务。而且从防护性能,改装空间和火力极限上来考虑,三号中型坦克似乎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于是很多人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三号中型坦克的存在毫无价值,属于德国在坦克发展上的弯路。
但如果从实际角度上来考虑,德国在研发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的问题上,其实是一个非常务实的考虑。在这两款坦克开始正式研发的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坦克的火炮技术还比较原始,长倍径坦克炮的制造较为困难,在技术上就很难达到要求,三号中型坦克早期配备37毫米L/45倍径坦克炮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考虑到研制进度,技术限制等问题,四号中型坦克使用75毫米L/24倍径火炮,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倍径越长则初速越高,炮弹的杀伤力也会越强,这一点自然是各国都知道的,德国方面也不例外。可当年的现实条件就摆在这里,短时间里德国造不出75毫米长倍径坦克炮。如果追求75毫米火炮有长倍径又兼顾过去的支援能力,那么大概率是把一门75毫米野战炮装了上去,可这样的意义实在是不大。如果追求反坦克能力而装备一门37毫米L/45倍径坦克炮,则和三号中型坦克的区别不大,对于四号中型坦克而言则是一种浪费。
道理很简单,在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下,同时满足支援能力和反坦克性能是难以兼顾的,战斗坦克和支援坦克的划分,也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即便是后来三号中型坦克配备的50毫米L/42倍径坦克炮和50毫米L/60倍径坦克炮,其支援能力仍旧不足以和75毫米短管榴弹炮相媲美。那么为了满足当时的德军作战需求,尤其是德军的战术体系里还需要步兵跟进作战的情况下,四号中型坦克配备75毫米L/24短倍径火炮就是必须的存在了。
三、两款坦克的实战情况
那么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并存的情况下,它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又如何呢?在波兰战役时期,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都成功的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在当时的战场上,三号中型坦克能够摧毁任何一款波兰军队的坦克,而且在各方面性能都能够稳稳占据上风。而四号中型坦克则能够为德军步兵提供有效的掩护,在步兵进攻时摧毁那些波兰军队的野战工事,从而保障了德军在波兰的胜利。事实上,波兰战役并不能算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装甲作战,步兵战斗的比重高于装甲战,因此数量稀少的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表现极佳。
但是在法国战役里,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则表现不佳。此时的三号中型坦克装备的仍旧是37毫米L/45倍径坦克炮,四号中型坦克配备的也还是75毫米L/24倍径火炮,与之前的区别仅仅在于其新生产型号的装甲有得到增强。但是在面对英法的诸多坦克,如玛蒂尔达Ⅱ步兵坦克、索玛S-35骑兵坦克和B-1突破坦克时,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必须要在近距离才能穿透对方的装甲,现有的反坦克火力根本不足以在正常交战距离击穿对方。
事实上,这一问题在当时显得十分严重,因为英法在火炮性能和装甲性能上均有超过德国的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如果不是德军在战略层面上掌握了主导权,并在战术层面享有极大的优势,那么英法联军凭借坦克性能优势发起的诸多战术反击,很可能已经取得了不可想象的胜利。法国战役后,德军内部曾讨论是否要为三号中型坦克和四号中型坦克换装更优秀的坦克炮,但最后仅仅是为三号中型坦克换装了50毫米L/42倍径坦克炮和50毫米L/60毫米坦克炮,四号中型坦克则在火力方面没有任何表现,除此之外便是两款坦克都加强了装甲。
而这一决定在不久之后的苏德战争中几乎铸成大错,德军装甲部队骇然发现自己的坦克在性能上完全弱于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即便是升级过火力的三号中型坦克在面对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时都显得力不从心,四号中型坦克短倍径火炮也难以占到任何便宜。可以说局势好像又回到了1940年的法国战役,德军装甲部队艰苦的发动进攻,仅能在近距离上击毁对方。幸运的是,德军此刻享有比法国战役时更大的优势,所以才能够在战略和战术层次上占据上风,只不过这背后所表现出的问题,就只有德军自己清楚了。
结语
坦克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德军在三十年代中期订立的坦克战术和定位,在四十年代初已经丧失了作用。尽管他们在此前的波兰战役和法国战役里尚且保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就已经失去了作用。这也是德军最后终止了三号中型坦克的生产,转而全面加强改进原本被定义为'支援坦克'的四号中型坦克的原因。至此之后,四号中型坦克就全面取代了三号中型坦克,成为了德军装甲部队的中流砥柱,而三号中型坦克则退出了一线,其底盘也转而加强三号突击炮的生产去了。
参考文献:《二战德国装甲车辆特辑》
《坦克与装甲战车》
《德国坦克装甲车辆:1936—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