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如何抓主症?如何辨证?

临床中,不少患者,症状繁多,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到处是病。让一般医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茫无头绪,不知从何处下手。如果去医院,不知找何科何室。汇聚十个科室的专家会诊,也不知该找谁治。这是临床中经常碰到的现实问题。这时该如何下手?这时候,中医就要对诸多症状,进行详细分析,综合归纳,拔云见日,去伪存真,找出其病因病机,按其寒热虚实而治之,才能中其肯启,指日取效。
虽然《内经》有病机十九条,但是证诸临床实际,有些並不实用。如第一条,“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谓“风”,指抽搐颤抖之类的疾病,或症状。只说属于肝,仍令人无从下手。实际上有阴血不足引起的抽搐震颤,如芍药甘草汤证之类。还有阳虚水气引起的震颤,如真武汤证之类。二证治法,完全相反。
又如说“诸病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证诸临床,事实上有属于寒证的。如吴茱萸汤证有“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诸呕吐酸”,属于吴茱萸汤证的,正是不少。
兹举一例,以说明一些患者症状繁多,如何拔开重重迷雾,从现象看本质的问题:
前年(2018年)6月,接诊一个黑龙江的痔疮患者。其症状繁多,让一般医者晕头转向,如掉入五里雾中。据其当时主诉,略述如下:
痔疮八年余,肛周痔疮如菜花状突出,颜色紫黑,甚是吓人。大便时,有喷射状出血。
除以上主症之外,还兼有口苦,口粘,打嗝,反酸,胀气,口气,大便不畅(患者自诉为长期便秘),尿余沥不尽,睡中多梦,白天犯困,精神疲倦,嗜睡,睡中流口水,心情抑郁,易忘,焦虑,易惊吓,爱叹气,怕风,怕冷,怕热,手足偏热,盗汗,咽干,咽痒,咽痛,胃胀满,身重,身痒,等等20多种症状。遍请远近专家大师,均诊为湿热。服药不仅无效,且越治越重。原因何在?辨证有误,寒热误判,虚实颠倒之故也。
上例患者,若仅据其口苦咽干,手足烦热,长期便秘等诸多症状,颇似热症。但一看其舌象,舌质淡白娇嫩,苔白薄嫩,一派虚寒之象,即显然可见,暴露无遗。于是抓住其阳虚阴盛本质,急投温补,穷追不舍,毫不懈怠。二十五天之后,便血完全停止。其他症状,也相继全部一扫而光。经四月余的治疗,基本上得以康复。据说愈后已参加工作云。
上例说明,在纷繁复杂的症状面前,透过现象看本质,辨认症状的阴阳属性,为治病取效的关键所在。
西医不知阴阳,当然不会治。除了动刀子,把人治坏治死之外,还有何德何能?
民间中医陈彩声记于2020,5,23,下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