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你和孩子到底在哪个区?速读速记分析

以前,小明上小学时,上的公立学校,经常在家,会有各种奇怪的的父子对话。现在,不方便了,上私立初中两周接一次,在家待两天。

父子对话的内容千奇百怪,主要原因是我是做教育培训的,经常见到各种案例,看到好的就想让小明学习一下;看到不好的,赶紧回家预防一下。

效果怎么样?

不怎么样。

除了培养了小明特别的思考角度,敢于跟成人争论对错,听烦就假装(看起来跟真的似的)听进去的敷衍你,别的还没太看出来。

我发现,小孩子总结能力还是挺强的,如果是我敷衍他,他很快就能听出来,还给我科普一下,他是怎么听出来的。比如,我回答他问题的时候,会拉长音。如果是他敷衍我呢,我需要好好观察一下,比较难发现,估计这就是电影学院明星演技好而学习不好的原因吧。

小明有的时候会感慨,过去的自己真傻,怎么会那样不努力呢?我就赶紧渗透,这就对了,说明你进步了。如果你不觉得过去的你是个蠢货(其实是傻X),说明你今天没进步,你还可以想想,明年的你会对现在的你说什么呢?加油吧,小伙子!

其实这个跟美国人NoelTichy提出的一个理论有关。图里的3个区可以表示为你想学习的事物的等级:

舒适区:没有学习难度的知识或者习以为常的事务,可以处于舒适心理状态;

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恐慌区:超出能力范围太多的事务或知识,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可能导致崩溃以致放弃学习。

人在舒适区是可以不费脑子的基本是自动驾驶或者人工智能混合动力状态,对于智力、体力、精力的要求较低。

人在学习区是进步的区域,也可以理解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最近发展区也叫跳一跳,够得到。

人在恐慌区的时候,首先心态崩了,然后经过任何努力,包括家长、老师提供帮助都没有改善、改变,于是习得性无助了。

好的教育环境是,不断的把学习区开发练习到舒适区,这样舒适区就扩大了吞并了以前的学习区,而以前的恐慌区就变成了学习区,以前恐慌区以外的其中一部分变成了新的恐慌区。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是不一样,作为教育者需要认真观察,反复测试,才能提供有效的教育方式。而且,孩子是一直在成长发育的,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不同的方面有的会变化,有的也许没有变化。

比如,有的孩子长大一岁,懂了很多知识、礼貌、技能等,但是内心却十分幼稚,还跟以前没有区别。

这个三圈理论,我们姑且这么称呼吧(查了所有资料,没有发现这个到底该怎么称呼),给我们带了很好的教育指导视角,基本可以解决任何孩子学习不好、注意力不好、厌学等等问题,还可以让学习好的孩子变得更加好。同时,成人也可以用这个理论反观自己,帮助自己走出杯具的陷阱,走向美好。

今天,你会觉得你昨天的教育方式是愚蠢的吗?

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

特别说明:

A、文章非纪实文学,我不一定是我,你不一定是你,切勿对号入座!

B、文章为有偿阅读,单篇1元,包年200元,可日付可年付。

C、学会为别人的价值埋单,你的付出才会有人看到有人埋单。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