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医院在坚守中的蜕变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分级诊疗,一些处于“夹心层”的二级公立医院的处境相对艰难,因为上有规模和实力不凡的三甲大医院,下有接轨基层的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实现发展动力转型,获取更加高效的运营效率,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呢?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医院外景

“中医医院只有姓'中’,才能够脱颖而出。”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院长王志泉认为,中医医院要大力发展“拳头”科室,始终保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市场定位,尤其是应当以“专病特色”的确切疗效来吸引患者。

01 以中医立院不动摇

王志泉介绍,1988年,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街道医院改建为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起初,有人提出质疑,仅靠中医中药就能支撑起医院、养活全院百余名职工吗?全院职工几乎都对医院坚持发展中医药特色的决定感到犹豫和迷茫。因为当时医院一无开展中医业务的经验,二无足够数量的中医医生,中医药临床业务可谓“一穷二白”。在当时人们普遍不看好中医药治疗的情况下,医院领导大胆决策,制定了“人才兴院,特色办院,一定要姓'中’”的发展思路。

然而,由于当时临床业务工作奖励制度等原因,临床一线中医医生热衷于开西药,不愿多开中药饮片,严重影响医院正在全力推进的“擦亮中医药招牌,凸显中医药特色”的工作进度。为此,医院大胆改革,直面影响和制约医院发展的因素,推出向一线中医药医护人员倾斜的政策,如鼓励中医医生以“望闻问切”接诊、提高开具中草药和中成药的奖励,促使医生对中药饮片组方和治疗效果进行思考、探索等,逐步提升中医专科专病的特色,让患者切实感受中医药的疗效。

如今,经过30多年的努力,医院不仅走出建院之初的生存困境,逐渐扭亏为盈,并在临床业务上显现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跻身上海市首批“二甲”中医医院之列。2012年,医院成为上海市中医医院分院。

02 树起中医金字招牌

品牌是医院的无形资产,优秀的品牌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医院精神在医疗实践中的凝结与体现。“医院要发展,要创特色,更要树品牌。”王志泉表示,面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和挑战,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以创建重点专科专病为抓手,扬长避短地选择了原本基础较好、患者人数多、市场需求大的妇科、骨伤科和心脑病科作为重点发展科室,给予相关的政策扶持,促进医生能够充分运用“简、便、廉、验”的中医疗法服务患者,走创品牌赢效益之路。

据王志泉介绍,医院曾经的妇科特色并不明显,科室里几乎都是刚毕业的低年资医生,学科成绩和影响力不够。为了提升诊治水平,树立特色品牌,医院以国家级“蔡氏妇科流派传承研究分项目”建设为突破点,组织科室医生集体学习蔡氏妇科的特色疗法,逐渐树起医院海派中医蔡氏妇科的“金字招牌”。

中医妇科成员拜访上海蔡氏妇科第七世嫡系传人蔡小荪先生

此外,在蔡氏妇科第七代嫡系传人蔡小荪的指导下,妇科团队创新性地将蔡氏妇科经典名方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提升了治疗不孕症等妇科疑难杂症的疗效。“在治疗不孕症方面,科室得到业内专家和患者的广泛认可,门诊量每年都以20%的幅度上升。” 该院妇科主任许江虹介绍,目前,科室承担着上海市中医专科培育建设项目、静安区中医药重点专科第二轮建设项目,而且多项科研项目和论著论文获得市级奖励。

骨伤科教学照片

“骨伤科通过一系列举措,如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海派中医魏氏伤科专病联盟,邀请魏氏伤科第四代代表传人奚小冰主任等4位专家来院坐诊,为魏氏伤科第三代嫡传传人施荣庭开设'魏氏伤科名医工作室’,整合了海派中医石氏、施氏和魏氏伤科等多个流派的经验,既满足了周边辖区患者的治疗需求,又给年轻医生提供了临床跟诊、提升临床技能的机会。”该院骨伤科主任邵春敏表示,通过对特色疗法、验方和制剂的活学活用、探索挖掘,一些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得到很好的治疗,扭转了科室无特色、患者就诊率低的尴尬局面。

心病科查房照片

脑病科查房照片

如今,医院的许多科室,如妇科、骨伤科、心病科和脑病科等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品牌科室,不少久治不愈的患者纷纷慕名前来求治。王志泉感慨道:“在新的形势下,不仅要擦亮中医药品牌,更要突出中医药优势,提升中医药疗效,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03 创新人才孵化机制

医院仅有中医药名头,而无自己的特色或优势,是很难吸引到患者的。王志泉说:“我们发现,很多患者都是冲着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前来求治的,一些没有特色或特色不突出的科室很难吸引患者。所以,只有加强学科和人才建设,才能不惧'围猎’,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近年来,医院除了充分调动、发挥重点科室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还加大人才孵化培养和引进政策的支持力度。如创新性地推出“中青年名医工程”,每两年评选一次且对评出的医生给予资金扶持;针对工作两年以上的低年资医生,医院制定实施了“青苗计划”,对入选医生给予资金和专家带教的扶持。尤其在青年医师的培养上,通过开展“现代师承培养制”、跟师抄方以及参加医联体临床病例分享会等,帮助他们提升中医药业务能力。

王志泉强调,没有传承,创新就失去根基;没有创新,传承就失去价值。唯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才能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目前,医院中医药治疗和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2/3以上。未来,医院将努力搭建好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桥梁,通过全力探索将中医院发展之路走得越来越宽广。

文:王宁 张天成 陆琍红

编辑:陈秀超

审核:罗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