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核心”这一训练的简单想法
前言
在各个多关节联动的运动项目或动作中,没有说不需要核心力量的,而核心力量也被大多数人常常挂在嘴边,常常以核心力量不足来点评各个运动员的发挥不当,但我们是否真的了解什么是核心,什么又是核心力量呢?本篇文章我提出我个人的一些想法看法,供大家讨论。
英文:Core——n.核心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根本,果核;
中文:核——果实中最坚硬并包含果仁的部分,心--中央的部分。
通过中英的两种字解,我们了解了核心(core)这个词的真正含义,那么在运动项目中,我们的人体中的核心是什么呢?
在西方功能解剖中将人体核心部分包括肩带区域、脊柱区域、骨盆区域,由这三个点组成我们人体运动功能中的核心,但仅仅从这个层面上理解,略微有些浅显,毕竟人是一个活体,无时无刻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行动,而在外表静态的状态中,我们的呼吸,内脏器官、血液,统统都在进行动态的自主活动。我们逆向的去思考一些假设你在执行某项运动活动时,如果心跳变快,血液流速加快,呼吸急促,神经涣散,此时你觉得你有再强大的外在稳定,你是否能将其展现或表现出来呢?答案是不会的,所以在我的理解层面中,如果想要达到高度的稳定状态,那么你一定要内外兼修,自古中国传统武术就在这一领域有很多深刻的理解,在传统武术的修行过程中,他们讲究了内外平衡,内外协同,利用气将身体锁定,利用气来感受周围的环境。当然在这不做过多的讨论。
在前几天东京奥运会我国举重61公斤级奥运会冠军李发彬就展现超强的核心能力,在采访中说道,他的“金鸡独立”是为了找回失去的平衡,在强有力的躯干控制能力下找回稳定的感觉。
好,我们现在回到开头的话题,既然我分享了我对核心的基本的感受与理解,那么什么是我们老生常谈的核心力量,在我的理解中在你执行动作技术中,力量最终都会从你的身体末端(肘、腕、手、膝、踝、脚、趾)释放出去,而正是因为这种能量的释放,导致了很多人的运动损伤(炎症、拉伤、韧带撕裂)等各种伤痛的发生。而出现这种问题往往不仅仅源于你的身体近端,有时你的末端的不稳定也一定会影响你的身体近端的稳定。
所以在我的理解中核心力量不仅仅指代肩胛、脊柱、骨盆,还包括你的头、四肢及你的趾(指),要把人的整体作为一个柔软的刚体一般,静时柔软且放松,动时刚硬且紧致,使人体真正意义上的为一个整体并且与内部活动时时相通
那么我们如何将理念去贯彻到我们的实际训练中,首先我们需要去了解项目,任何项目都有他的释力点与放力点,例如我们在短跑、投掷等项目中我们的释力点在地面,再从地面中获得动力将沿着动力链的方向将其释放出去,那么在这一条动力链施力方向中,我们会通过多少处关节,而每一处关节都是我们这个刚体中的一部分,他的稳定是否缺失,如果缺失,势必这个刚体不再那么的稳定。
以下是我的一个解决思路,不一定完全正确,只是提供一个想法:
远端有问题,先解决近端;
近端有问题,先解决远端;
远近都有问题,先近后远;
远近都没问题,先近后远。
在复杂的人体世界中,无时无刻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不一定非要个性化,但一定要针对性。
图丨网络
作者丨季大湿
编译丨季大湿
排版丨季大湿
版权丨以受理“维权骑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