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 | 栾继生教授 《游寿先生书法艺术长编 》 之 1906-1919

游寿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广涉历史、考古、文字、文学、书学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游寿先生书法植根于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文学修养,故有浓郁的金石气与书卷气。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栾继生教授

游寿先生书法艺术长编

栾继生教授

游寿先生

1906-1994

先师游寿先生,居北疆近四十载,致力于龙江考古、教育、书法事业,颇有建树。先师书法尤为世所推重。

先师以88岁高龄作《学习寸得》一文,“寸心所识,以告读者。”曰:“学习临摹必在三十岁以前,下一段功力,以蓄内心。”“自三十至五十为书学成就之始,五十以后至七十为书法最佳时期,七十至八十为老年书法之苍劲。”“书者如也,如其人之内心气度。”“笔秃千支,此皮相之言也。吾最服膺笔已成冢,不如读书万卷。”

本文可称为先师一生艺术经验之概括,也恰可作为解读先师书法艺术之线索。此仅就历年来目力所及,选择纪年明确或年代大略可考之先师法书,以年代为线索,略作札记,探求先师书法之演变与精微。师之重要经历及论著简列于前,以见先师书法之深厚底蕴。

游寿先生书法艺术长编
1906-1919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农历丙午九月十三日。师生于福建霞浦赤岸。

这里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海口,北通浙江,南接福州,是“闽浙门户,一方襟喉”。商旅往来,熙攘繁忙。赤岸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唐代时已相当兴旺,日本空海法师入唐,由此登岸。宋代朱嘉曾来此讲学。霞浦长期为福宁州、府治所,有“海滨邹鲁”之誉。

游寿先生题“炳烛斋旧居”

师家世代书香。高祖光绎,清嘉庆时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上疏痛陈时弊,为清帝所称许。终以弹劾权贵而罢宫,时人惋惜。有诗赞曰:“侍御邦之直,声华海内闻。”游光绎慨然归闽,主持福州“鳌峰书院”l9年。士人慕其风节,竞相从游,以至讲堂不能容纳。林则徐亦出其门下。游光绎工诗善书,至老勤学不倦,名室曰“炳烛斋”。有诗、文集数十卷。其诗寄志士作为之思,识者誉之“磊落有奇气”。其书有刚健寓婀娜之韵,颇为刘墉所激赏。师所藏《炳烛斋诗》手稿一册,存游光绎去官后六年间诗192首。赠答唱和者,多为当时名流,若阮元、林则徐、伊秉绶等。《送林少穆庶常入都》:“誉重三才子(少穆与廖生金城、高生祖望皆以童年擅文名,有三才子之目),家传五尚书。为官方少俊,惜别漫踟蹰。骥跃天衢内,梅开驿路初。长途足诗思,唱和得同车(少穆妇亦能诗)。最传清切地,华选谬曾叨。天禄藜光远,长安米价高。昔贤皆自爱,名士岂空豪。我老无遥想,临歧首重搔。”惜别希冀,情真意切。

1987年,游寿先生录高祖父游光绎诗

落款“四世孙女 寿敬书”

师曾祖大琛与林则徐同窗,道光年间进士。祖父宝荣精于金石、书法,尤擅小楷。父学诚,早孤,15岁即授徒养母。光绪十七年中举,主持福宁府“近圣书院”。游学诚学识渊博,德闻四乡,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首创全县女子高等小学,亲任校长,并身兼多门课程。游学诚生性俭朴,一条棉絮,久用板结,仍不忍更换。并且思想开明,因而师未曾缠足、扎耳。

1991年,游寿先生在家乡龙首山的题刻

“潜龙出谷”

据师自述,师少时不耐端坐,14岁前并未曾习字。然师自幼成长于钟灵毓秀之地,登高山远眺海涛汹涌,过长桥近观激流人海,聆庭训体会深厚家学,览古迹感受文化积淀。自然、人文景观对师精神气质之陶治,对师艺术理念之影响,可想而知。师至耄耋之年,仍对故乡魂萦梦牵,“翅首南天,耳际仿佛潮水澎湃。”题杨克炎山水画册曰:“余家乡负山面海,草木常青。海雾烟霞,阴晴幻变。春秋佳日,临流看花。轻雨雾迷,涛声悬瀑争鸣。五十年远客,每怀太白天姥之吟,放翁霍童之忆。菊园石涧,历代名流吟咏之矣。”“每梦游奇景,烟影晴晖触余怀。”足见其情。

游寿先生题杨克炎老师山水画册手迹

未完待续

(原文载于 《清风流响》,2006)

哈尔滨师范大学所编

游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

《清风流响》

作者简介

栾继生教授,1963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游寿教授,兼任游寿先生助手十年。一直从事中国历史文献、书法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进行书法创作。作品碑帖融合,富于书卷气息。已出版《栾继生书法作品集》2部,在《中国书法》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曾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参加国家、省内外书法展览 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人民日报·市场报》、人民网、《书法赏评》《黑龙江画报》《书画世界》等媒体有专题介绍。

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