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勒,艺术史上最牛的自画像大师
▲丢勒20岁时的自画像
丢勒
一个在文艺复兴时期
与达芬奇齐名的画家
他多才多艺
精通数学、几何学、占星术
熟悉拉丁语、意大利语
他在世时
就被誉为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
他还是版画家、数学家、
机械师、建筑学家和艺术理论家
▲丢勒《忧郁I》,线刻铜版画,1514年
▲《忧郁I》局部
丢勒的代表作
既不是大型的主题创作
也不是色彩丰富的油画
而他最著名的作品究竟是哪幅呢?
《祈祷之手》
▲丢勒《祈祷的手》,收藏于德国纽伦堡陈列馆
这幅作品竟如此朴素,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突出的西方名作几乎都是主题创作,即使是单人肖像画,也基本都是蛋彩画或油画。
像这种连颜色也没有,仅用线条造型来传达情感的作品,应该仅此一件吧。
丢勒的厉害之处在于,即使是黑白的铜版画,依旧传达出了强烈的情感。
▲《祈祷的手》局部
他让关节的僵硬和手势的温柔形成对比;粗糙的双手所代表的生活苦难,与祈祷的虔诚形成对比;遒劲的双手和流畅的线条形成对比。
在他手下,简洁素雅的线条蕴含着感人至深的力量,粗糙的双手传达着饱满的祈祷和祝福。
艺术的力量来源对生活的体会,这幅《祈祷之手》的背后有着一个有关爱与牺牲的动人故事。
▲丢勒其它手部作品
丢勒出生在德国一个小山村,家中共有十八个孩子,父亲只是一名普通的冶金匠,即使通宵达旦的工作也难以维持生计。
丢勒少年时便追随父亲学艺,在自家的首饰作坊里当学徒,经常需要用银尖笔在坚硬的金属上仔细勾画。
▲丢勒父亲像
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首饰工艺技术,他尝试临摹名家们的画作和雕刻,因此,丢勒也发现自己对绘画有极高的热情和天赋。
他的一个哥哥和他有着一样的艺术梦想。然而,家里的条件无法同时供他们俩到纽伦堡艺术学院念书。
▲丢勒哥哥像
他们二人经过多次讨论后,想要以掷钱币的方式决定谁先去读书,谁先去附近的矿场工作赚钱,四年之后再由先念书的一人供另一人上学。
结果弟弟赢得了先去艺术学院学习的机会,哥哥则去了危险的矿场工作,为弟弟提供经济支持。
▲圣人们的会晤
▲圣母的欢乐
丢勒在艺术学院表现非常突出,甚至很快比他的教授画得还好。
当他学成归来时,他十分感谢哥哥几年来为自己的付出,提出现在由他来供哥哥到纽伦堡艺术学院求学。
▲丢勒其它手部作品
哥哥却泪流满面,低垂着头,边叹息边摇头地说:
“不能了,已经迟了,你看我的手,每天在矿场工作,关节僵硬动弹不得,已经拿不起画笔,画不了画了。”
丢勒的内心仿佛受到了重击,一种混杂着感动、难受、痛苦、愧疚的情绪泛滥。
为了感恩哥哥的付出与牺牲,为了表达对哥哥的爱意与祝福,丢勒把哥哥的双手刻画下来。
画中,他甚至将手上的血管、指甲、纹路等一切描绘得尽可能细致,来表达内心无法描述而极其强烈的情感。
起初,这幅作品,如同背后朴素而动人的情感一样,只有一个简单质朴的名字——“双手”。
后来,当大家瞻仰这幅杰作时,即使不知道其背后的故事,依旧感受到强烈的情感,才重新将画命名为“祈祷之手”。
▲万名基督徒的殉教
▲万名基督徒的殉教(局部)
除了《祈祷之手》外,丢勒留下了一系列的自画像。
最早的一幅是在13岁,画的右上角有他的题字:“我在1484年对着镜子给自己画的,我那时还是个孩子。阿尔布列希特·丢勒” 。
▲丢勒13岁时的自画像
奥地利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
画中的他一头浓密的长发,面部轮廓清晰,眼神中透露着自己的思考,宽大的袖子里露出右手,纤细的食指指向一方。
这是一个13岁的孩子对自我的剖析,这种对自我的关注也贯穿在丢勒往后的绘画生涯中。
1494年,23岁的丢勒穿越阿尔卑斯山脉,一路南行到达意大利威尼斯。
当时文艺复兴在意大利的各个城市兴起,在威尼斯居住的半年时间里,丢勒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
因此,这幅1498年戴手套的自画像,丢勒用意大利风格记录了自己。
画上有题字“这是我在 26 岁时给自己画的画像,阿尔布莱希特·丢勒。”
▲丢勒26岁时的自画像
丢勒在画中如同“贵族”,他身穿蕾丝花边的白色百褶紧身衣和滚黑边紧袖外套,头戴一顶黑白相间的软帽,卷曲的金棕色长发随意披落在肩头。
他侧眼看着我们的眼神很柔和,嘴唇微紧略带骄傲,神情仿佛有点忧伤,但又充满了自尊和自信。
此时的他已是一个有声望的艺术家,生活在德国最富足的大城市纽伦堡。
因此,他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衣着时髦精致的男人,他把自己展现的如同他所希望的那样,这些暗示着他渴望的生活与地位。
画面背景是一扇敞开的窗户,北欧的雪山风光展露无遗,隐喻他那段翻越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之旅。
▲丢勒28岁时的自画像
两年后,他又给自己画了一幅,这幅被誉为他最经典的自画像。
画中的丢勒直视前方,光滑卷曲的长发披肩,表情严肃而略带紧张,身着奢华厚重的裘皮大衣,整个人散发着强大的气场。
他的眼神深邃而闪烁,似乎流露出内心深处的惶恐与焦躁。
他纤细的右手手指,莫名其妙地拨弄着裘皮大衣上的毛领,仿佛在用特殊的动作暗示着人内心的不安。
头像左侧有他的签名:大写的A和D组合成的图案,上面标着1500。
▲1495 Saint Jerome in the Wilderness
▲1496 Lot’s Flight
很明显,与此前的自画像不同,丢勒第一次采用了正面直视的特殊角度,就像我们现在的“证件照”,不仅正面面对观众,而且没有任何背景点缀。
在此之前,肖像画或者艺术家自画像通常是3/4侧面,粗看之下,这幅很容易误认为是耶稣的肖像,因为当时只有在基督的圣像画上使用正面角度。
▲1497 Portrait of a woman with red cap
▲1499 Portrait of Oswolt Krel
这位德国文艺复兴大师应该是有意引用了耶稣,给自己一个理想化的、超凡脱俗的形象。
这不仅出于虚荣心,他早已经意识到自己作为灵感创造者的天赋,也许,他是想捍卫艺术家的造物主地位。
这种将艺术家的创造力等同于造物主的暗示,后来也出现在他的版画《亚当与夏娃》中。
▲丢勒《亚当与夏娃》,线刻铜版画,1504年
▲《亚当与夏娃》局部
伊甸园中的亚当手中举着一块挂在橄榄枝上的木牌,上面写着“阿尔布列希特·丢勒制作”。
这就像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中,把造物主的形象画得接近自己的面貌。
▲1499 WILDE-MÄNNLE
▲丢勒《四使徒》
正如,丢勒把艺术活动的特征说成是“如上帝般地进行创造”。
在他一系列自画像中,随着日后对它的欣赏、再创作以及图像流传的过程中“作为艺术家的上帝”与“作为上帝的艺术家”的身份悄悄地发生了转换。
丢勒倾尽一生观察自我,关注外界,不断旅行,拓展视野,跨学科学习,吸收更多的养分。
▲《书斋中的圣哲罗姆》,线刻铜版画,1514
▲《骑士、死神与魔鬼》,线刻铜版画,1513
他学习德国艺术的传统,用木版画的形式承袭德国艺术对于森林的崇拜。
他吸收意大利的科学理论,为艺术创作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也为千疮百孔的德国大地带来文艺复兴的生机。
歌德曾这样评价丢勒,“当我们明白了丢勒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高贵、真实和丰美,只有最伟大的意大利画家,才有和他等量齐观的价值。”
丢勒留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对基督、对宗教的关注,对人性、对人生的洞察,还有关于人与外界关联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