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我的开荒经历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的开荒经历
山东 刘方计
要是给开荒下个定义的话,我会说,进行荒地开垦,就是开荒。荒地是指那些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宜农、宜林荒地。我这里要说的是宜农荒地,即宜于耕种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地和虽经耕垦利用,但荒废而停止耕种已久的土地。前者为生荒地,后者为熟荒地,两者都是农业用地中的一项重要后备土地资源。在我的开荒经历中,前者和后者兼而有之。
父辈开荒为生计
说起我的开荒情结,不能不说是我们家的祖传。记得我在《爷爷印象》的诗中有这样两段文字:
爷爷,
您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
从小就在饥饿和贫穷中长大。
成人后分家您没有一寸土地,
赖以栖身的只有一个门屋子,
白天您起早贪黑地在山里开荒,
……
爷爷,
我记得有人说:
有一年您开荒饿昏在山里,
是被邻居碰上才救了你一命。
然而您在赶年集的时候拾了一吊钱,
您硬是等到失主才回家。
天黑了,
您什么年货也没置办成……
这里面,我讲的是爷爷为生计而开荒。他的开荒,当然是开垦宜于耕种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地。爷爷开荒受的苦,我们今人是想像不到的。
我父亲的开荒,是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那时候,我们家口大,自留地种点粮食不够吃,我父亲在生产队劳动之余,经常在田间的地头上扒拉一些小荒地,大一点的有床炕大小,小的只有粪篓子大小。几番汗水沉土地,我们家大大小小的荒地竟有二十多块。这些小荒地大一点的种上地瓜、花生、芋头;小的就埯上几墩菜豆、萝卜等菜类。“春天捅一棍,秋天吃一顿”。到了秋天,那可是收获颇丰。有时我们收获的蔬菜吃不了,就分给亲戚和邻居。当我去给他们送菜的时候,夸我父亲勤快的话语不绝于耳,我每每有一种自豪感。当然,我父亲的这种做法不久就被喊停了,说是我父亲这是要发展资本主义。因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所以荒地全部被没收了。
我开荒的那些窘事
说起我的开荒,那可是贻笑大方啊。这还要从我们刨草根说起。在上世纪60年代直到70年代初,不光是吃的紧缺,就是烧的也是大问题。记忆中,我们放了学,几乎都是结伴,拐着篓子不是挖菜就是搂草。星期天,从处暑开始,不是割蒿子就是钩干(用铁钩子钩树上的死枝),一直干到地了场光。春天,鸟语花香,绿草茵茵,这时无论长多高的蒿子也不能割,因没处暑的蒿子,就是晒干了也不能烧,它不起火苗的。所以,我们就创造了“刨草根”这种活计。草根好烧,晒干了就像烧小木头一样。
我们刨草根,很有发明创造。一般刨草根都是揭墩刨,就是在绿草芽茂密的地方下镢,在四周揭一个小方,刨起来打掉泥土就是一墩。我们嫌这样浪费时间,刨的又少,就创造了揭大方的办法。到了山上,选一大方,一般是把草根地下能连接到的地方,全部归划在内。在四周刨,刨一气就打一打泥土。草根是紧密相连的,断不开,我们就像卷席子一样,边刨边卷。我们也不拿绳子捆,把镢柄插入,撅起来就走,真来劲。
有一次,我刨得很有瘾,一上午也没歇息。刨得多了背不动,伙伴捎信我父亲来帮我。父亲来到后,看到我们揭去草根的地方新土均匀,就像刚刨过的地,突发奇想,这不就是开的荒地吗?他没有夸张我刨的草根多,而是“发展资本主义之心不死”,悄悄告诉我:“我以后不看你刨草根多少了,你就来把这些刨过的地方周围用石头围成方,一块一块给我深刨一遍,咱开成荒地,栽上一片芋头,保准成。秋天如果收成好了,我给你买一个书包。”这可是最具吸引力的承诺啊,我那时的书包只是一条毛巾打折缝制的。
当时,我很佩服我父亲的眼光,也佩服父亲甘冒戴“发展资本主义帽子”之诟的执着。
孩童时期,天性就是玩,自父亲免去了我刨草根的指标后,我可就彻底解除了后顾之忧,每到星期天就是带着伙伴们疯玩。我们打演习,演完《三国演义》就演《林海雪原》。直到有一天,队里放假赶集,父亲准备了两篓子芋头顶要去栽芋头了,结果一看一镢荒地没刨出来。父亲动怒要揍我,我是撒腿就跑,父亲跟腚就撵,从山里撵着打到街上……
我真正的开荒,要追溯到1986年。那时我在电台结束了两年的记者生涯,归口调到教研室。领导为了照顾我的生活,就把我爱人也调到了县城任教。这件好事却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磨难,因我俩都是民办教师,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才一百七十三元,吃的烧的都很紧巴。我们租房住要花钱,吃饭穿衣要花钱,孩子上学要花钱,人来客去都需要钱啊,靠那点工资,真是捉襟见肘。为了解决吃和烧的问题,我节假日去卖过冰棍,每天早上去搂包草再去上班;中午我没有睡过午觉,就到周边的槐树林里去钩枝干。那时在村里没了户口就没了口粮地,吃的就得自己想办法。于是,我就在租住地和人家要了一块地,面积不大,也就几分地。好在是块孤地,四周有石砬子,有茅草滩,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我就往四面开垦。
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开荒。在我的努力下,我开的荒地竟超过了原来地的好几倍呢。我种上了地瓜、花生、苞米和小麦。老天有眼,眷顾我这勤快人,庄稼长得很好。就这样,亲戚帮衬点,自己收获点,我们度过了难关。
最有情调的开荒
最有情调的开荒,还是最近几年的事。2005年,村里开始拆迁,我在豪门小区买了一栋楼。楼西侧有一条小路,路的旁边闲置了不少的荒地,这可是真的经过耕垦,但停止耕种已久的熟荒地。我看到这样弃之长草,太可惜了,于是我又拿出了我封存了好几年的镢,开始开荒了。
开垦地就在我的楼外,越过小区围栏就是。为了近便,我让我做建筑队木匠的学生给我做了一挂梯子,一出单元门,把梯子往下一顺,就进到地里。从过了正月十五我开干,先用建筑用完的破砖烂瓦围了地界,“喀嚓嘭噔”地开了起来。
熟荒地好开,深翻细刨就中。用了足足半个多月的时间,就垦出面积足有小半亩的荒地。看着红砂糖般的泥土,在阳光的照耀下冒着丝丝的白雾,我的心里真比蜜还甜啊。这是我用辛勤的汗水,在拯救被遗弃了的土地。我想,被开垦的土地如果有灵魂的话,它们一定也会感谢我这伯乐的,感谢我给了它们重见天日的机会。它们也有了用武之地。
我此次的开荒,不是生活所迫,完全是闲情逸趣。熟荒地被我开垦以后,我攒了人尿狗粪,还和村里清理大粪的人要了四车人粪尿。这些秽物搀土发酵,晾干捣碎,施到地里就成了金贵玩意儿。我就用这些有机肥,丁点化肥没施,图的是环保,绿色。我栽了一分地豆,一分地瓜,一分春苞米,还栽了葱、韭菜、芹菜、黄瓜、芸豆、西红柿、茄子、辣椒,在地边栽了十几棵冬瓜,还栽了丝瓜、苦瓜等,真是应有尽有。
说来也巧,在我开垦的荒地里竟有一块地方常年湿漉漉的,我用锨挖了一下,竟是一个水眼。真是天助我也,这下省了我从家里自来水用管子抽水灌溉的事了。泉水清清,我每天都交替浇灌它们。人勤地不懒,我荒地里的庄稼,菜类那真叫一个长。看着经我之手伺弄的郁郁葱葱的庄稼,那叫一个甜。我要吃菜,小梯子一顺,随便拾掇几样,那叫一个新鲜。想吃青煮玉米,小梯子一顺,专拣大的、嫩的掰,煮了,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到了收获的季节,我的土豆、地瓜还有我的菜瓜,那都是用小车往家推。我的战友、邻居可没少跟我吃菜。妈喜欢吃地瓜,整个一个冬天,我没和亲戚要一个地瓜,全是吃自己栽的。刨了土豆以后,我还栽了一百多棵白菜,四垄萝卜,两畦子芹菜,一畦子大蒜,一畦子胡萝卜,冬季的菜也绰绰有余。记得荒田第一次来我家做客,我没有去买菜,全部是我在自家开荒地里拾掇的,主食是手擀面,韭菜虾仁打卤,菜是生长了四年的苔菜,虾是南海野生对虾,把他好吃的,连说多年没有吃过这么好的农家饭了。
好景不长,市里规划修整街道死角,我的荒地要被铺成路。我的心里很不痛快的,但为了大局,我还是心平气和地献出了我开荒的成果。好在,我在我的楼前栽了樱桃、杏、大枣、柿子和香椿,能天天照看它们,也算是开荒情结的延伸。
我前楼的老单大哥,原来是我的荒地地邻,他开的荒比我多,而且都远离住地。他鼓动我说:“不要把眼瞅着眼目前,市区发展,规划的地方多了,有的是荒废的土地,一年年闲在那里怪可惜的,明年我领你再去开一点。”
是啊,有开荒的情结在,心里总是渴望着能重新挥镢。说老实话,这几年我可没少吃单大哥种的菜,也确实得开点荒了。再说,我身上还流淌着祖父开荒的热血呢。
今冬明春,只要是开,只要舍得下工夫,我想,我还会开垦出一片新地。就像我这些重温的文字,虽然稚嫩,但毕竟是在开拓出来的精神田土上生长出了果实。
我对开荒,情有独钟,感悟真切,前几天,我还把开荒种菜的的感悟写在说说里呢。我是这样写的:我奉劝所有能称得起顶天立地的男人,去开点荒,去种下一颗种子吧,或是菜种,或是粮食种子,当你种下的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喜悦,这喜悦来自土地。由是,你就会对土地充满敬意,你就会去亲近土地,因为你的喜悦来自土地!
刘方计,山东乳山市崖子镇南寨人1952年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威海市作协副秘书长,威海市老科协理事,乳山市母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乳山市十大民俗艺人。先后在地市级以上媒体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科普文章新闻等文章数千篇,出版专著28部,诗集3部,合计有600多万字,并有多件获奖。1991年被省及国务院文化领导小组、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文联授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先进个人称号。《我的姑姑》荣获2014年全国情感散文二等奖;并被中国海外文学研究会授于“德艺双馨优秀作家”光荣称号。《父亲与他的小推车》获2015年第四届全国人文地理散文大赛二等奖;散文集《思语萦回》获2016年全国“首届蒲松龄散文奖二等奖和威海市文学艺术奖二等奖。2017年4月《不夜·女娲后传》长篇神话小说(与人合作)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入选山东作协2017年十大扶持精品书籍之一。其创作事迹被载于《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自学人才荟萃》《山东作家辞典》等书。
【大赛公告】 ‖ 关于举办首届“天津散文杯” 全国乡情散文大赛的公告
本期微刊管理团队
责编:李 韵
编校:韩佩瑄
制作:陈彩洁
1、征文稿件,原文发出。如错别字较多或乱用标点符号的,会影响文章质量,评审减分。
2、由于征文来稿很多,微刊由每周一、三、五出刊暂时调整为每周一、二、三、四、五,大赛结束恢复为每周一、三、五出刊。
微刊编辑部
顾问:张宝树
主编:李锡文
执行主编:陈彩洁
副主编:李韵
编辑:晓 轩 田光兰 紫 月 吴金程 周璇
天津散文·微刊邮箱:732241689@qq.com
温馨提示:为节省编辑们的宝贵时间,微刊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谢配合!
立足天津,面向全国
博采众长,力推精品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