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西方建筑(七-文艺复兴建筑-02)

  •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建筑及建筑师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以维诺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 和帕拉第奥( Andrea Palladio) 两人为代表,他们都在对古代建筑深入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于复兴建筑式样的理解。维尼奥拉和帕拉第奥的建筑著作,不仅系统总结了古罗马的重要建筑,规范了柱式,还收录了自己对于建筑的理解构想图以及部分建筑作品。尤其是帕拉第奥,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建筑大师,虽然他设计的建筑大都是一些小型的私人别墅和教堂,而且多集中在维琴查(Vicenza )附近地区,但他自创的建筑立面及柱式却成为新的帕拉第奥母题(Palladian Motif), 被以后的建筑师广泛使用,形成了新的帕拉第奥建筑风格。

  • 建筑五书上描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炉

文艺复兴风格不仅导致建筑样式的变化,也深深影响到室内家具及装饰上。壁炉在室内兼有实用与装饰双重功能,此时期的壁炉也开始仿照建筑立面进行装饰,或引入苕茛叶等古典图案装饰,椭圆形、两边的涡旋图案、贝壳饰等也寓示着文艺复兴风格向巴洛克风格的转变。

  • 泰埃娜(Tiene)宫殿的局部立面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座粗石墙面装饰的建筑立面,粗糙的石墙面与立面上光滑柱身的壁柱、雕刻精美的雕塑与最上层的大理石贴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活泼的砖石块砌筑形式与变化的窗楣又为立面增加丰富的变化。图示建筑立面来自1556年意大利维琴察地区( Vicenza, Italy)。

  • 文艺复兴时期五柱式

这是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建筑师维诺拉(Vignola)总结的柱式及比例关系,从左到右依次为塔司干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和混合柱式。五种柱式及其比例关系发表在他的著作《五种柱式规范》一书中。维诺拉与帕拉第奥一样,热衷于对古典柱式的研究,二人是欧洲古典建筑学院派的代表人物。但在实际的建筑实践中,维诺拉也与帕拉第奥一样,其设计非常灵活,并不拘泥于柱式,而且维诺拉设计的建筑风格极为多变,一些 作品风格更是介于文艺复兴风格与巴洛克风格之间。

  • 帕拉第奥立面

这是一种三段式的建筑立面结构,而且整个立面都遵循了从简到繁的古老建筑规则。建筑底层主要采用粗石墙面和典雅的爱奥尼克方壁柱,并开设简单的拱形门窗。建筑第二层则采用华丽的科林斯方壁柱,虽然开设统一的长方形窗,但窗上有变化的山花和人像雕刻装饰。建筑第三层所占的比例较小,但设置了圆雕的雕塑装饰。这种帕拉第奥建筑立面(Palladian facade C. 1570)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常见的立面形式之一。

  • 埃及厅

图示为帕拉蒂奥按照维特鲁威书中的描述重建的埃及厅(Egyptian Hall)。依照有关书籍的记载复制或描绘古典建筑的复原图,甚至在自己设计的建筑中不同程度地重现古老的建筑形象,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比较常见的建筑现象。图示埃及厅上下两层通过柱式的大小强化了上小下大的结构,使建筑显得更加稳固。

  • 帕拉第奥式建筑立面

帕拉蒂奥在这座建筑中更大胆地使用柱式,底部敞廊与上部阳台使用承重柱,就是立面上的壁柱也使用了更为突出的二分之一柱式。从柱式的运用上来说,帕拉第奥更大程度地接近于古罗马的建筑模式,也对古罗马建筑模式进行了更多的改造。图示建筑为帕拉第奥在维琴察设计的基耶里卡蒂宫( Palazzo Chiericati)。

  • 意大利威尼斯图书馆

相同的大小柱组合形式更多地被用在图书馆、会议厅等大型的公共建筑上,这座图书馆也采用了一个帕拉第奥母题的立面。但不同的是,在最外部留有开放的拱廊,而且在建筑第二层与顶部雕塑之间设置了一条华丽的雕刻带装饰。虽然图书馆只有两层,但高大的柱子与顶部的雕塑都使其显得更为高大,毫不逊色于旁边的三层建筑。

  • 米开朗基罗及其建筑活动

除了以上提及的著名建筑家以外,文艺复兴时期还出现了一位特别的建筑师,这就是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这位伟大的雕塑家于晚年投入到建筑活动中来,他以雕塑艺术家特有的态度来对待建筑,开创了新颖和富于装饰性的手法主义(Mannerism)风格,将雕塑和建筑融为一体,由他首创的将建筑外立面形象用于室内的装饰方法,后来也成为一种流行的做法。

  • 比亚门

比亚门是米开朗基罗晚年设计的建筑作品,在这座建筑立面中,设计者对细部进行了更多的处理,加入了更多样的装饰元素。首先是窗形的变化,同时使用了两种方向上的矩形与圆形,底层虽然采用了比较简单的长方形窗,但有山花和壁柱的装饰。最富表现力的是大门立面,在这个大门中,出现了三角形与半圆形两种山花装饰,而且底部还加入了人像与匾额使山花断裂开来,而底部虽然使用拱门,却又不是罗马式的圆拱。这种自由甚至混乱的构图也是文艺复兴风格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征兆。

  • 罗伦佐图书馆阶梯

这座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罗伦佐图书馆(Laurentian Library )阶梯,既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诸多成名建筑作品之一,也是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代表性建筑。在这个设计中,米开朗基罗再次使用建筑外立面的装饰方法来美化楼梯的墙面,带有山花的盲窗、成对的巨柱,以及装饰性的涡旋托架构成了变化的墙体。而楼梯本身发散的造型与断裂的扶手,也与多样的装饰元素相对应,在狭长的侧翼与玄关之间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米开朗基罗在这座楼梯的设计中抛弃了一直以来被一些建筑师小心翼翼遵守的古典比例关系,用不规则的楼梯和巨大的柱子打破了建筑内部各部分的传统比例,营造出另一种平衡。这种对传统比例关系的突破和大胆的表现手法也预示着新建筑风格的产生。

  • 宫殿立面

图示宫殿由米开朗基罗设计。位于罗马卡皮托(Capitol)山上的广场平面由米开朗基罗设计,而这座宫殿更是一座手法主义风格的代表建筑。在这座建筑的立面中,巨大的科林斯壁柱贯穿两层,同时使用成对的爱奥尼克柱作为第二柱式。中部断裂的三角形山花与两边对称的半圆形山花,显示出文艺复兴时期理性的对称性构图,但通层的巨柱和两种柱式奇特的结合形式,却是米开朗基罗的创新之举。

  • 文艺复兴风格影响的扩展

由于文艺复兴时期大力提倡注重人的思想,所以早期哥特式建筑中那种夸张和寓意丰富的装饰风格,也被更加写实和理性的装饰风格所代替。而且在建筑中除了柱、线脚等一些装饰外,都尽量避免繁复和多余的装饰部分,主要强调用柱式和变化的立面本身来使建筑更具观赏性。另外,除了影响建筑以外,文艺复兴风格还影响到室内家具等诸多领域。意大利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建筑运动,在稍晚一些也影响到欧洲其他的地区和国家,并因各个地区和国家的不同社会情况而出现了新式的文艺复兴建筑形象。

  • 建筑四书上的罗马风格建筑立面

底层建筑使用多立克柱式,二层则使用爱奥尼克柱式,这种柱式的变化遵从了古罗马时期的柱式应用模式。但大小柱式的混合与双柱的应用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显著特征,而对应柱子在建筑顶部设置雕像的做法,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一大特色。

  • 门楣

拱门与方形门框中间部分的三角形门楣是大门重点的装饰部分,图示门楣除了雕刻人像装饰物以外,还雕刻了两段写有文字的横幅,因此又起到了类似门牌的明示功能,也是一种巧妙的设置。 图示门楣来自15 世纪的英格兰建筑大门(England 15th cent. )。

  • 文艺复兴时期窗户

文艺复兴运动中,古典柱式以其和谐的比例关系而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当时的许多建筑师所运用。这座来自佛罗伦萨巴尔托洛梅伊宫殿的窗户,虽然只有一根窗间柱,但大小拱券比例关系,柱子的粗细无疑都经过精密的计算,窗子的样式与装饰平平,但却因其恰到好处的比例而显得极为优雅。

  • 彩釉瓷砖

彩釉瓷砖不仅可以做成规整的形状,还可以做成各种活泼的形状,但其图案与背景都要形成强烈的反差。图示的彩釉陶装饰面砖采用了龙头纹,这与文艺复兴时期风靡一时的烧制陶瓷之风是从东方传入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图示彩釉瓷砖来自意大利谢纳地区圣凯瑟琳剧场( St. Catherine, Siena, Italian)。

  • 门环

将裸体人体像作为建筑上的装饰物,也是与文艺复兴时期装饰的一大特色。这种门环( Knocker)通常由金属制成,并设有活动的折叶可供敲打门板。图示门环来自16世纪博洛尼亚宫殿上(Palazzo,Bologna 16th cent.)。

  • 博斯装饰

文艺复兴时期肋架或横梁交叉处的石雕装饰(Boss )虽然装饰元素更多,但具有非常清晰的条理性,且大多遵循对称和平衡的构图原则。真实的植物形象被进行重新的组合和艺术加工,不管形成的新式图案是怪异还是更加自然生动,也都有着无形的限制,其风格既活泼又充满理性,下图为二例文艺复兴风格博斯装饰图案。

  • 爱神丘比特裸像

门楣、窗间壁和室内都以植物和各种裸体的人像为主要装饰图案,这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中非常多见。裸体的天使形象也是西方古典建筑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装饰图案,14至16世纪的建筑中尤其多见。

  • 壁炉装饰

壁炉上方及两侧的装饰(Mantelpiece)往往与建筑风格相协调,壁炉上的装饰图案中部女像为轴对称设置,但又不是绝对的对称,而是通过人物、动作、图案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是一种灵活的对称式构图。图示壁炉来自图卢兹的奥泰尔德克莱尔(Hotel de Clare, Toulouse)。

  • 壁柱的柱头

纸莎草、苕茛叶,这些古老的装饰图案重新被启用,但其形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与人像、卷曲的蛇纹组合在一起,形成以涡旋为主要形态的柱头装饰。柱头中出现的葡萄纹也在此后的巴洛克式建筑中被广为使用。

  • 防御工事体系俯瞰图

这是在城堡工事的外墙上设置的凸出墙面的外角堡,外角堡通常为图示a部分的V字形或半圆形,因此又被称为V形棱堡(Ravelin) 或半月形堡(Demilune)。棱堡都有厚厚的墙体,并在墙面上开有射击眼,而凸出墙面的设置则能避免产生射击死角,加强城堡的防御工事体系(Fortification system)的防御能力。

  • 房子的外角处理

外角是一种墙角处的保护结构,可以在砌好的砖石墙外再贴石板装饰,也可以利用墙体砖石砌筑方法上的差异来美化。以下是三例墙体外角的美化砌筑形式,图1中的墙面采用长短砖交错的形式砌筑,但左右墙面的长短砖互相搭配;图2也采用长短砖交错的形式砌筑墙体,但左右墙面的长短砖是对应设置;图3的墙面都采用长条砖砌筑,是一种比较规整的外角装饰。

  • 粗毛石墙面

粗毛石墙面( Rusticated stone) 是由正面有粗糙纹理的石块或砖块垒砌而成,砖石块接口处四面成斜角,而砖石面为平面。另外,还有砖石面为钻石形尖角的形式,也有的粗石墙面是选用经打磨后的光滑砖石面砌筑而成。

  • 法国文艺复兴建筑

法国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风格接受得非常迅速,而大量的意大利建筑师和相关书籍的传播,更让法国的文艺复兴建筑之路走得异常顺利。法国在这一时期已经建立起统一的王权国家,因此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也以各种王室城堡和贵族官僚府邸建筑为主,如著名的枫丹白露宫(Fontainebleau) 就兴建于这一时期。又由于法国是哥特式建筑的发源地,哥特式的影响还未消除,所以法国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是同哥特式相混合后产生的新式建筑。为了追求优美的环境,法国的城堡和贵族建筑多集中在诺亚尔(Loire)河流域和巴黎附近的乡村地区,较著名的城堡有罗瓦尔河畔的香博堡( Chateau de Chambord)、雪侬瑟堡(Chateau de Chenonceau)等。以香博堡为例,这座城堡总体平面是矩形,四角各设凸出的小角楼,建筑内采用科林斯柱式,连同最著名的大螺旋形楼梯等都体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特点,而复杂高耸的屋顶却带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

  • 法国文艺复兴建筑立面

将裸体的人像设置在建筑立面上的装饰方法来自意大利建筑与雕塑大师米开朗基罗,而建筑底部则是法国式的爱奥尼克柱式。法式的爱奥尼克柱采用镶嵌或外加的大理石条,来掩盖分段柱身的接口处,并对这些石条进行统一的装饰,就形成了具有法国特点的文艺复兴建筑立面。

  • 带状装饰

早期法国雕刻艺术家们最在行的就是各种叶形装饰,而涡旋、扭曲的叶饰更是最为多见的装饰图案。后来,单纯的叶形装饰则与喷泉、怪异的动物、人物以及各种标志物、圆形装饰相混合起来,形成了处筑大杂烩式的热闹立面。图示带状装饰来自16世纪中叶巴黎卢浮宫(Frieze in Louvre, Paris mid .16th cent.)。

  • 法国城堡上的老虎窗

文艺复兴时期,除了各式的教堂建筑以外,人们也在世俗建筑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老虎窗是法国世俗性建筑中不可少的构成部分,也成为建筑立面重要的装饰。老虎窗的顶部通常都被做成两边为弧线的梯形,并设置小尖塔,还要在窗户两边设置装饰性的壁柱。

  • 对柱装饰门立面

由成对的柱子或壁柱装饰建筑立面,在文艺复兴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建筑中都能见到。在文艺复兴后期,由米开朗基罗和帕拉第奥设计的建筑中,都能见到这种对柱的形式,尤其是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手法主义建筑师们,更是在建筑中广泛应用这种双柱式( Accouplement)。

  • 带有基座的雕像

基座与上部的人物雕像相组合,就形成完整的标志性雕像形式,这种将人物的雕刻肖像置于高基座之上的做法曾经在各国风靡一时。图示为法国凡尔赛花园胸像台(Terminal figure, Garden of Versailles)。

  • 胸像基座

为各种雕像,尤其是人物的半身雕像所准备的底部承托物被称为胸像台(Terminal Pedestal)。胸像台一般由底座与上部一个倒锥形所组成,上面还要进行雕刻装饰或镌写铭文。

  • 伊丽莎白风向标

图示风向标(Vane)的两片扇叶图案是用铁片敲打形成的,圆形周围的花边暗含着伊丽莎白( Elizabethan)缩写的第一个大写字母“E”,风向标还被做成类似于皇冠的样式,是一种标志性的风向标。

  • 风向标

风向标(Vane)是一种固定在建筑顶部用来指示风向的装置,风向标多用金属板固定在灵活的转轴上制成,金属板上可以装饰图案,也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最常用的风向标是一种公鸡的造型。图示为法国16世纪风向标(France 16th cent.)。

  •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住宅

法国的文艺复兴风格带有很强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特色,屋顶上的老虎窗就是这种特色的代表。图示为法国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风格(Louis XIV style),此时期的建筑也使用连拱廊与简单的窗形,但出现了许多怪异的头像装饰,这是此时期装饰图案的显著特点。建筑外部主要采用古典样式,并通过山花、突出的墙面等处理明确了建筑的主次关系,建筑立面上出现了更多的装饰性纹样,这与建筑内部奢华而繁复的装饰风格相对应,也起到了过渡的作用。图示为凡尔赛宫某庭院建筑立面(Versailles:Court of the Great Stable)。

  • 石雕棺材

图示石棺(Tomb chest)严格遵循了古典的装饰法则,不仅整个石棺立面分为基座、雕刻带与顶部三大部分,而且各部分的装饰也按照由简到繁的顺序进行。石棺上的天使图案是常用的文艺复兴风格,而上层连续的涡旋形装饰则是在茗茛叶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的。图示石棺来自法国托尔查莱七世子嗣的坟墓(The sons of Charles VII, Tours,France)。

  • 建筑五书上描述的文艺复兴时期壁炉

壁炉上方带弧形边的倒梯形,是法国建筑屋顶的老虎窗最常采用的样式,而底部的苕茛叶饰则带有浓郁的古罗马气息。底部棱角分明的基座与顶部古朴的石块纹,则与中部的精细雕刻形成对比。

  • 罗亚尔河畔的城堡

罗亚尔河流域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并以河两岸各式各样的古堡而闻名于世。法国的文艺复兴主要来自意大利,由于法国王室对这种新风格的喜爱,使得大批意大利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投入到罗亚尔河城堡的建设中。但法国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也有其本土特色,即加入了一些哥特式建筑风格的特点。罗亚尔河沿岸的许多城堡,都是法国文艺复兴早期就开始兴建,但其整个建设工作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也就使这些城堡建筑在文艺复兴和哥特式混合的建筑风格之外,又兼有巴洛克、洛可可和新古典主义等多种风格。罗亚尔河畔著名的古堡有雪侬瑟堡、安珀兹堡、布洛瓦堡以及著名的香博堡等。

  • 雪侬瑟堡

雪侬瑟堡位于法国罗亚尔河沿岸,是一座既有法国特色又集中了多种风格的城堡建筑。雪依瑟堡主要由一座主塔、与主塔连接的城堡和一长长的跨河长廊组成,其中包含了哥特式、文艺复兴以及巴洛克等多种建筑风格,还带有一些威尼斯地区的建筑特色。这座城堡也是法国王室所钟爱的城堡之一,在跨河的长廊上就曾经举行过多次历史上意义重大的活动。雪依瑟堡的跨河长廊被建为一个长方形的大厅,地面也铺设着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深浅格子地板,而供给大厅食物的厨房则被巧妙地设置在地下,供给的船只则可以直接驶入桥洞中,直接搬入厨房储藏室。无论从内部设置还是外观上来看,雪依瑟堡都是罗亚尔河流域城堡中最完整的文艺复兴建筑。

  • 幌菊叶形饰

幌菊叶形饰(Water leaf)是源自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装饰纹样,由一种类似于荷叶或常春藤的植物形态而来。幌菊叶形饰在各个不同的建筑时期都有所运用,不仅各个不同时期幌菊叶图案的样式差别较大,就是在同一时期也因雕刻手法、表现形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图示两例幌菊叶饰为简单的幌菊叶饰与装饰华丽的幌菊叶饰。

  • 西班牙文艺复兴建筑

西班牙地区对文艺复兴建筑的接受从15世纪末开始,此时西班牙也成为统一而强大的国家。由于王室对宗教的热衷,古典建筑简约、朴素的风格虽然与原有的建筑风格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仍被应用于修道院甚至王宫等建筑类型当中。西班牙这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是一座综合的建筑——埃斯科里尔宫(The Escorial)。 这座庞大的建筑群包括了大学、修道院、皇家陵墓等诸多功能的建筑,建筑外观极其简洁,在严谨而理性的建筑思想指导下完成的整座宫殿,其肃穆的基调给人以监狱般的窒息之感。

  • 埃斯科里尔宫

埃斯科里尔宫是西班牙文艺复兴风格的代表性建筑作品。埃斯科里尔宫是一个平面长方形的巨大综合性宫殿建筑,包括17座对称的内部庭院,其中分别设立学校、礼拜堂、坟墓和修道院。埃斯科里尔宫高高的基部开设拱窗,建筑外围立面是成排的小窗,整个建筑看上去就像是封闭的监狱一样,这也是当时皇帝所信奉极度禁欲的宗教情结在建筑上的反映。埃斯科里尔宫内部总体建筑长为206米、宽161米,以十字形平面的圣罗伦萨教堂和教堂前的大庭院为轴,分为两大部分。这座大教堂四角有塔楼相衬,中心立着90多米高的大穹顶,地下室则为安葬国王及其他王室成员的陵墓。

  • 英国文艺复兴建筑

英国因为本身不与欧洲大陆相连,与意大利相隔较远,所以其文艺复兴运动的进程也要慢一些。到16世纪中期,文艺复兴风格与哥特式风格并重的过渡性风格才逐渐确立起来,但文艺复兴建筑也只是作为种装饰风格存在,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推动英国文艺复兴建筑发展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名叫伊尼革.琼斯(Inigo Jones) 的建筑师,他亲身到意大利考察文艺复兴建筑的情况,其中帕拉第奥关于建筑的著作对他影响颇深。他将英国建筑样式与古典建筑主题相结合,强调建筑实用性和各部分的比例关系,真正将文艺复兴作为一种建筑风格应用于建筑当中,对后来文艺复兴建筑在英国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英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通常都以统治者的名字为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命名,与许多国家一样,英国的文艺复兴建筑也大多集中在官僚和贵族的府邸建筑上,同时为公共提供服务的广场、市政厅、市场等新型建筑也成为建设的重点。

  • 玫瑰线脚

玫瑰线脚在英国诺曼式发展的后期颇为流行,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文艺复兴时期。玫瑰作为一种蕴含丰富宗教意义的图案也有多种变体,大多数玫瑰图案都采用层叠的五片花瓣式,但玫瑰花周围的叶饰则不一定采用真实的玫瑰花叶样式,而是根据具体的需要搭配忍冬草、苕茛叶或其他抽象的叶饰。

  • 网状线脚

这种网状线脚( Reticulated molding)多是用来作为曲面墙的过渡性装饰使用。网状线脚可以由圆形、方形等穿插组合而成,形成网眼或类似于网状的图案。图示网状线脚来自英国威尔特郡老萨勒姆教堂墙面(Wall in Old Sarum, Wiltshire)。

  • 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立面

这座具有哥特、文艺复兴以及巴洛克三种风格的建筑,由英国建筑大师雷恩设计并主持建造。教堂的穹顶结构与立面柱式的设置方式沿袭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特点,但为了使立面取得视觉上的平衡而修建的尖塔则带有哥特式的遗风。尖塔上不规则的外廊上出现的弧线形和曲面则明显受波洛米尼的影响。

  • 狮子雕刻标志

面对面的装饰图案( Affronted)可以是人物、动物或各种花饰,也是一种比较固定的装饰设置模式。这种面对面模式的装饰图案大多设置在山墙或顶装饰中。

  • 文艺复兴运动的分裂与发展

从16世纪后期起,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发生了分裂,一部分仍旧坚持遵循古典建筑样式的理性主义者,朝着古典主义的方向迈进;而另一些反理性的人追求艺术上的非理性方面,再加上社会财富的积累,这些人转向了以不讲求对称和打破传统的建筑模式,寻找新式建筑风格的道路上来,逐渐创造出了巴洛克(Baroque)建筑。从此以后,意大利建筑也有一段时间处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两种风格的过渡阶段,再加上大型建筑的施工期都较长,也使得在有些建筑中同时出现了多种风格。在欧洲的大陆上,各地的建筑也都开始了严谨的古典主义与活泼的巴洛克风格并存的发展时期。并且由于各地受文艺复兴风格影响时间上的差异性,也形成了在同一时期几个国家同时流行文艺复兴、巴洛克、哥特等多种建筑风格的局面。

  • 教堂立面装饰

在这个装饰图案中包含了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以涡旋状的植物相互连接,并在中心留有圆形的空白区域。圆形与周围的珍珠形装饰带又与大大小小的涡旋相对应。图示装饰图案来自16世纪意大利布雷夏的圣玛利亚马克里教堂(Sta. Maria de Miracoli, Brescia c.1350 )。

  • 装饰带的片断

位于大门、窗间壁和室内的竖向装饰带多是成对出现,文艺复兴时期装饰的变化在这种装饰带中的表现最为明显。早期的构图不仅对称,而且有简有繁。而到了后期,则出现了过分堆砌装饰图案的现象,甚至在坟墓建筑中,这种竖向装饰带也布满了同建筑物中一样的裸体人像和各种动、植物花边,导致装饰风格与建筑本身的功能以及建筑基调不符。图示装饰带来自16世纪意大利维罗纳市佩莱格里尼小礼拜堂(Fragment from the Pelegrini Chapel,Verona)。

  • 三叶草线脚

三叶草叶饰在哥特式建筑中被普遍使用,其本身的样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早期的三叶草饰由三个相交的圆形组成,图案比较饱满,哥特式后期的三叶草图案则逐渐向着尖细发展。此时期再度被使用的三叶草线脚(Trefoil molding) 则横向发展,而且花饰的形状也更加自由。

  • 开放式楼梯

同以往的楼梯不同的是,这种开放式楼梯(Open stair)从一侧或两侧都可以看到台阶。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建筑技术的提高,各种复杂和高技巧性的楼梯也相继诞生,而贯层的大型楼梯形式更是在一些比较大的厅堂中被广泛使用,这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双重进步的表现。

  • 铁艺装饰

各种铁艺制品的广泛应用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一大特色,这些由铁铸成或由铁片敲打而成的图案相比于雕刻图案更具立体感和通透感。铁艺制品多作为阳台、大门等处的栏杆或楼梯的扶手使用。

  • 花饰陶板装饰

这是一种文艺复兴时期在意大利生产的上彩釉陶制瓷砖装饰(Majolica),这种陶瓷砖通常被镶贴在墙面或地面上,而砖面上的曲线与裸体的天使形象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常见的装饰图案。

  • 圣水池

圣水池是教堂中不可缺少的设置,图示圣水池虽然雕刻华丽的装饰,但仍旧带有明显的文艺复兴风格特点。圣水池本身从下到上有一条暗含的中心线,所有图案都以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而且上下层通过相同的装饰图案取得风格的统一。 图示大理石圣水池(Marble stoup) 来自16 世纪初期意大利奥维耶托主教堂(Orvieto Cathedral, Italy)。

  • 窗楣装饰

简单线脚装饰的窗楣与顶部复杂的装饰形成对比,大门两侧设置下垂的涡旋饰是来自古希腊时期的传统,而断裂的山花装饰则是巴洛克风格出现的前兆。

  • 大门

这座大门虽然布满细碎的雕刻装饰图案,但仍散发强烈的古典建筑意味。大门两边的装饰性壁柱与纤巧的檐部如同神庙的一个开间。但科林斯柱的柱头雕刻与布满雕刻的门楣却打破了古典的装饰法则,贝壳、花环以及天使图案也表明,这是文艺复兴向巴洛克过渡时期的装饰风格。图示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圣灵教堂入口的大门。

  • 钉头装饰

钉头( Nailhead )也是建筑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装饰,众多的钉头可以组成变化复杂的图案。有些钉头装饰中还把钉头的面积扩大,以增加其表现力,还有一种用镏金钉头组成的图案,其装饰非常华丽。

  • 色彩装饰法

这是一种广泛用于各个建筑结构部分的装饰方法,被称之为色彩装饰法(Polychromy),以颜色艳丽为其主要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室内中尤其普遍地使用色彩装饰法。图示色彩装饰法图案来自瑞典(Sweden)。

  • 圆形门头装饰

图示这种半圆形的装饰( Round pediment) 通常被用来做]或窗上部的装饰,可以是三角形或半圆形加中心装饰图案。这种圆门头饰的形式在稍后的巴洛克风格中被广泛运用并进行精细地雕琢。

  • 装饰风格柱顶端

装饰风格柱顶端( Abacus of Decorated) 传统的柱式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形象,这是一种反向圆线脚装饰的柱顶端头,并列的圆圈线脚使端头看上去更厚重,柱顶端圆形的平面同柱身相一致。

  • 镶嵌细工

镶嵌细工(Marquetry)是一种用材料碎片拼合组成的图案,与马赛克非常相似,但其所用材料更为广泛,可以是廉价的木材,也可以是昂贵的象牙。这种镶嵌细工的图案多作为公共建筑中的背景装饰,设置在墙面、屋顶等处。

  • 烟囱装饰

文艺复兴时期对植物的涡旋图案雕刻手法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即从涡旋开始处雕刻最深,而越向外雕刻越浅,直到涡旋结尾处的雕刻最浅,这种雕刻手法的变化使图案更具变化性。但此时也出现了不分所处位置和建筑功能都遍饰雕刻的倾向,各种人像、动、植物的图案随处可见,也预示着繁缛的巴洛克风格的到来。

  • 梁托装饰

早期文艺复兴建筑中出现了古老建筑样式的复兴,图示的梁托就是仿照古典柱头的样式。苕茛叶以单片的形式出现与爱奥尼克式的涡旋相搭配,但此处的涡旋更加秀丽。贝壳形装饰从此时起逐渐流行,成为以后巴洛克风格中的主要装饰图案。

  • 钉头装饰

这是一种状如钉头的装饰性线脚(Nailhead molding),由一个个四面体的菱形组成。由于菱形块是立体的四面形式,因此可以根据花边所处位置处理菱形块的方向,以及各面的大小与明暗关系,以使其产生丰富的变化。

(0)

相关推荐

  • 图解西方建筑-巴洛克与洛可可-2

    巴洛克时期的大门 这座大门是多种不同建筑材料互相搭配装饰的范例,两边与门上部通透的铁艺图案有简有繁,其轻巧的造型与沉重的石料和封闭的大门]形成对比.圆形的开窗与门上部弧形外廊的装饰相对应,而大门上的装 ...

  • 图解西方建筑-文艺复兴建筑-1

    文艺复兴风格的出现 在经历了中世纪狂热的宗教建筑时期以后,建筑史上另一个伟大的时期---文艺复兴(Renaissance)时期到来了.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理性和人性的思想,并发展成为影响到文 ...

  • 浅谈欧洲建筑

    建筑是有生命的,生命是有灵魂的,一座好的建筑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不是太好的建筑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保留的价值了,说明生命已经结束,魂飞魄灭.说白了就是不入眼了,不论是建筑设计.建筑工艺.建筑材料还 ...

  • 图解西方建筑(古代罗马建筑-1

    第三章 古罗马建筑 古罗马建筑 在伟大的古希腊社会发展的同时,建筑史上另一个同样拥有伟大成就的国家-----古罗马也在蓬勃地发展着.尽管在古希腊已经取得惊人成就的时候,古罗马还只是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小 ...

  • 建筑画14:邬达克建筑(一)

    拉斯洛·邬达克(L.E.HUDEC),知名建筑师,在上海留下近六十项作品,其中二十余项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邬达克建筑为城市建筑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深受绘画和建筑爱好者欢迎. 大光明电影院--远 ...

  • 图解西方建筑-古代罗马建筑-2

    仅加工砌面的料石墙 来自采石场的石料只被粗加工为方形或菱形,直接砌筑墙壁( Quarry-faced masonry), 用这种石块垒砌的墙面称之为料石墙面,多用于城墙.堡垒等大规模的建筑当中. 古罗 ...

  • 图解西方建筑(古希腊建筑-4)

    状似棕榈叶的建筑装饰 从古埃及就沿袭下来用抽象的自然植物形象作为装饰图案的传统,到了古希腊时期,即使同一种图案的样式也变得更加丰富了.以苕莨叶为原形的叶形图案,单独被用于建筑中的线脚.檐下及陇间壁上, ...

  • 图解西方建筑(古希腊建筑-3)

    帕提农神庙中楣和出檐部位的细部结构 这是建筑顶部三角形山花的端头中楣(Frieze) 和飞檐块( Conrnice blocks )的结构细部,三陇板间的石横梁都加铁钉连接在一起以保护顶部结构的坚固, ...

  • 图解西方建筑-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1

    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 巴洛克风格的起源 巴洛克式建筑(Barque)在17世纪时起源于罗马,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建筑那充满理性的严谨风格以后,在社会财富积累得相当雄厚的基础之上,活泼.新颖而不拘格的巴洛克式 ...

  • 图解西方建筑(七-文艺复兴建筑-01)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第七章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风格的出现 在经历了中世纪狂热的宗教建筑时期以后,建筑史上另一个伟大的时期 ...

  • 图书分享-图解西方建筑(二-古希腊建筑-02)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早期爱奥尼克式柱头 这是一种原始的爱奥尼克柱头形式(Proto-lonic Capital),两个涡旋是 ...

  • 图解西方建筑(三-古罗马建筑-02)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仅加工砌面的料石墙 来自采石场的石料只被粗加工为方形或菱形,直接砌筑墙壁( Quarry-faced m ...

  • 图解西方建筑(四-早期基督教与拜占庭建筑-02)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赛萨洛尼卡圣徒教堂 这座小教堂的顶部也采用了类似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穹顶形式,由中部穹顶统领周围四个小穹顶构 ...

  • 图解西方建筑(五-罗马式建筑-02)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英国罗马式教堂建筑特点 由于英国天气多雨,全年日照时间短,因而建筑室内较潮湿,所以建筑大多有着窄而深的门 ...

  • 图解西方建筑(六-哥特式建筑-02)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威尼斯的双窗 哥特式风格对威尼斯的影响就是此地所建造的一些尖拱的建筑,拱券形式在这里与拜占庭式的穹顶相结 ...

  • 设计知识库-图解西方建筑(八-巴洛克与洛可可建筑-02)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巴洛克时期的大门 这座大门是多种不同建筑材料互相搭配装饰的范例,两边与门上部通透的铁艺图案有简有繁,其轻 ...

  • 图解西方建筑(十-新古典主义建筑-02)「终章」

    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 这是此书的最后一个篇章,之后还有一本关于中国古建筑的书,对于爱好者和设计师来说应该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 ...

  • 图解西方建筑-文艺复兴建筑-2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建筑及建筑师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以维诺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ola) 和帕拉第奥( Andrea Palladio) 两人为代表,他们都在对古代建筑深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