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厌老”的思考
近些年来,关于老年群体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从南京“彭宇案”到“广场舞大妈贴条占车位”、“外国小伙扶起中国大妈反被讹”,引发了全社会关于老年群体道德素质的讨论。这些新闻虽说有真有假,但实实在在反映了一个社会现象,或许,我们已经患上了“厌老症”。
媒体的传播在“病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个“为老不尊”的鲜活案例经过广泛传播、渲染,厌老情绪开始在广大受众心中逐渐扎根;老年人上班时间抢公交、老大妈结伴跳舞噪音扰民,这些大家在现实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更是加深了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的对立关系。值得我们警惕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两个群体间的部分不协调因素全部归结于老年群体的道德素质问题,这是不负责任的体现,更是对老年人的舆论侮辱。在一个正常和谐的社会体系中,如果老年群体逐渐被排除在主流之外,开始被年轻群体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和疏远,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不正常的现象。
“中国大妈”这个词汇,已经不再带有和蔼可亲的色彩,更多的是调侃和戏谑的意味。不可否认,有一些老年人,道德品质相对低下,往往利用自己“身体柔弱”、“应该被照顾”的“优势”来满足个人自私甚至是非法的利益,针对这样的群体,我们批评、疏远的应该,但是也不能以偏概全: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要尊重事实,我们更不能把个别案例当做歧视老年人的借口。
任何道德问题,都应该在整个社会层面去分析,老年人未必具有完美的道德素质,但“理直气壮”的年轻人也该发现自己身上的道德缺失:作为社会主力,年轻群体所制造的“麻烦”绝对比老年群体要多。既然如此,为什么在舆论中还会形成对老年群体近乎一边倒的质疑呢?
说到底,还是在于社会结构和形态的转变: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导致了老年群体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下降。在传统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老年群体掌握着核心话语权,因为他们代表的是经验、代表的是真理,能够指导年轻群体不断成长和进步、促进全社会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会地位也逐渐提高,敬老爱老自然成为全社会自觉遵循的法则律令。而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创新时代的到来,使得更有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的年轻人登上历史的舞台,老年人的经验已经失去原有的价值甚至成为被打破的对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年群体失去往日荣光,逐渐成为社会弱势。两个群体不同的观念和节奏的碰撞不可避免,带来了利益上的冲突,而这个时候,掌握绝对主动的年轻群体主导着舆论,当错误和极端观点被全社会接受,“中国大妈”只能无奈地接受被妖魔化的标签。而这,正是“厌老症”的最终病因。
社会老龄化不可避免,两个群体间的冲突依然会持续并且增多。老年群体对于社会资源的需求和占有不应该被年轻人鄙夷,而应该得到更多的扩展和保护。当老年群体逐渐成为社会的“负担”,我们的思考也不能再那样的“理性”,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尊老爱老的意义不仅在于社会秩序的坚持和维护,更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追求人性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