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图书馆2020年度报告出炉,最受北大师生欢迎的15本书来了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布了《2020年阅读报告》。
北大师生们平时都读些什么书呢?我们从2020年北大图书馆被借阅、预约次数最多的中文图书,以及评选出的对师生们影响最大的图书中,选出了下面15本。
虽然我们没在北大读过书,但读完这份书单里的书,四舍五入,就相当于读过北大……的书了。
01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到底有多火呢?有这么一句话——“成功人士出差,包里必带一本书,它就是瓦尔登湖。”
作家、哲学家梭罗,20岁从哈佛大学毕业,28岁时,他在康科德郊外的瓦尔登湖盖了一个房子,独自在湖边住了两年多,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这本书。
从此,梭罗成为极简生活的先驱。他自己盖房子、种粮食、种菜、打鱼,把消费减到最少,用大量时间亲近大自然、阅读思考,充实自己的精神,这种生活方式也成了很多人的理想。
少年时读,只觉得一个人整天在湖边走来走去,有什么意思呢?长大再读,才知道里面的每句话,都是直击生活本质的真理。
02 《美国人的性格》
是哪些因素让美国社会呈现出今天的状态?在美国人性格深处,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侧面?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的著作《美国人的性格》给了我们答案。
本书是费孝通多年潜心钻研、旁征博引的研究成果,他立足于宏大的视角,联系整个世界格局,追溯美国社会前进的动力根源,深入剖析美国内在的道德优越感,探索了美国人性格的形成发展过程。
03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
《单向度的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家马尔库塞最负盛名的著作,它集中地体现了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精华。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概念——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的意思是:人本来应该是多向度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也就是具有充实的感性和超越性,能够追求自由。但是,后期资本主义以虚假的进步、繁荣和享乐,使人顺从现实,丧失了反思、批判和反抗的能力以及自由的追求,从而把人塑造成为耽于物质消费的“单向度的人”。
时至今日,这本书依然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
04 《理想国》
《理想国》被认为是最杰出、最流行的哲学著作,是任何国家的哲学课程里都少不了的作品,被看作是乌托邦文学的奠基文献。
在书中,柏拉图将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融合到一个追求正义本质的故事之中,探究了正义对城邦和灵魂的意义,同时构建了一个他心目中的“美丽城”。
理想国的设想在今天看来,或许有荒谬的地方,但这些政治安排,都是作为探讨灵魂正义的参照提出的,这也正是《理想国》这部哲学经典至今依然保持着永恒魅力的原因。
05 《美国陷阱》
《美国陷阱》讲的是2013年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美国司法部为了配合通用电气公司强制收购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电力业务,指控并逮捕阿尔斯通公司的高管,最终迫使阿尔斯通公司屈服。作者名叫弗雷德里克·皮耶鲁奇,他就是当年被美国司法部逮捕的高管。
2018年9月,皮耶鲁奇出狱后,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这本书,全方位还原了事情的真相。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是,它告诉了你所谓自由贸易背后隐秘的另一面:世界经济舞台上的玩家可不是只有企业,还有国家。
06 《人类简史》
《人类简史》是一本可以拓展我们思维深度和广度的经典。本书从一个巧妙的角度回答了“人类进化的动力是什么”这个问题。
书中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代人的共识,作者认为,人类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就是能够群体合作,而人类之所以擅长群体合作,就是因为人类有想象力。
读这本书,就像打开了上帝视角,能俯瞰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理解当下的生活,思考未来。
07 《第二性》
这本书被誉为“女性圣经”,作者波伏娃在书中探讨了女性的社会处境,揭示了造成女性命运的复杂原因,她认为女性要想打破性别困境,走向解放,就必须寻求自我觉醒,成为独立个体。
其实不管是女生还是男生,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因为个体的发展和全人类都有密切关系的话题,就像平权也应该是全人类都争取的目标,而绝不仅仅是黑人和女性才要关心的事情。
08 《贫穷的本质》
本书是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代表作,两位作者是印度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法国的埃site·迪弗洛,他们都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因为“以实验性方法致力于减轻全球贫困”,共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本书就是讲,他们是如何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来解决扶贫这个世界级难题的。
多年来,联合国等组织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扶贫,却收效甚微,甚至造成了加大腐败、养懒汉等反效果。两位作者提出了崭新的观点:扶贫的效果不好,不等于扶贫是错的,而是在于扶贫的方法出了问题,应该先去了解穷人的真正需求。
09 《人生的智慧》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痛苦:比如面临选择时的艰难、美好理想与骨感现实的巨大空虚、甚至“整个世界都无法接纳我”的感受。这些痛苦,让我们在追求幸福的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这本书,便讨论了人生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到今天对我们帮助仍旧很大。
叔本华认为,获得幸福的方法,不是通过勤劳努力追求财富,而是要明智地学会避免痛苦,而避免痛苦的方式,是放弃不必要的欲望。我们还要客观估量自己,接纳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有了财富,要学会利用财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10 《时间的秩序》
本书的作者卡洛·罗韦利是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有人甚至说他是“下一个霍金”。他是圈量子引力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另外两本物理学科普书《7堂极简物理课》《现实不如你所见》都很受欢迎。
罗韦利在这本书里,用量子物理的最新成果和诗意的语言,彻底颠覆了我们对时间的认知,他向我们证明:时间根本就不存在。这个结论着实让人震惊。作者在这本书中还讨论了记忆、生命、死亡、人类认知极限等话题。
11 《平凡的世界》
这本出版于1986年的名著,被称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历经几十年仍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平凡的世界》中小小一个双水村,承载了满满的苦楚与生活的暴击,苦难面前,人常常是脆弱的,但又是最顽强的,书中所描写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个人奋斗史,也正是我们每个平凡人努力活出自我的历程。
豆瓣上有人问,读了《平凡的世界》,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启示?一个回答简短有力:困境,好好活;顺境,按意愿过。
正如作者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的:“你应该在短暂的岁月里,真正活的不负众爱。”
12 《三体》
《三体》是很多人心中当之无愧的国产科幻NO.1,作者刘慈欣凭一己之力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高度。
刘慈欣在书中创造了一个无比华丽、无比恢弘的三体宇宙,除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想象力,更包含对宇宙、对未来、对人性的思考,怪不得北大师生们都爱读它。
有人觉得《三体》的文笔不好,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刘慈欣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反而追求文字的准确、简洁、易懂,把最空灵的幻想写得像新闻报道一样真实,是为了让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到他想描绘的事物本身。
13 《枪炮、病菌与钢铁》
我们是如何从荒芜大地、风雨飘摇的时代一步一步走到了如今的万象更新、旭日方升?这本书提出了猜想。
本书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加州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本书出版的第二年就获得了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图书奖,它也被国内外很多名校的历史学科列为专业必读书目。
为什么欧亚大陆的发展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对于这个问题,本书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及翔实的论证,认为“枪炮、病菌与钢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4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量子”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小的量子能颠覆经典物理学屹立百年不倒的大厦?量子力学如何彻底重塑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这本被誉为“中国版《时间简史》”的科普书就向以翔实的材料和生动的笔触,向我们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并对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科学家们对量子力学的态度等做了介绍。同时,作者还详细探讨了量子力学对经典物理学和哲学的彻底颠覆,以及对人类认知的完全重塑。
15《大国大城》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济学家陆铭教授的《大国大城》关注的是中国当前城乡经济发展中切实存在的现实问题,比如房价陡升、雾霾遮天、交通拥堵;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窘境……
作者比较了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力倡中国发展大城市的重要性。《大国大城》将告诉我们,只有在聚集中经济发展才能走向均衡,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国的国家竞争力,最终提升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