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从根本上把握大道,故为道者能自身生生不息,新而又新
当人亲近道德的时候,它也亲近人;当人远离道德的时候,它也远离人。但一个为道者将修德不仅实现于自身,而且扩大到他人乃至世界。
一个修道之人在完成了闻思修证行之后就成为了有道者。一个有道的人就是一个有德的人。道是德的规定,德是道的实现,尤其是在人身上的实现。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正如人与物相互作用一样,人与道德也相互生成。道德回应人积极和消极的活动。
当人亲近道德的时候,它也亲近人;当人远离道德的时候,它也远离人。但一个为道者将修德不仅实现于自身,而且扩大到他人乃至世界。“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从自身,经过家、乡、邦,乃至到天下,是道德实现的不断扩大化和普遍化的过程。
既然一个有道者与众人不同,那么他必然具有一个独特的形象。“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飚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不是对于为道者本性的规定,而是对于他的形象的描述。这种描述大多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中有的是常见的人类行为,有的则是普遍的自然现象。但它们无非表明,为道者一方面是内敛的,另一方面是外向的;他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但为道者在根本上是体悟和实践大道自身的动与静,由浊到清,由安到生。这其实就是把握了大道自身的存在即虚无的生成本性。故为道者自身能生生不息,新而又新。
有道者也是一个摄生者,或长生者。“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人的生死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生来长生的,第二种是生来早死的,第三种是生来长寿的,但却变为早死的。那些长生者是善摄生者。他能避免死亡,克服死亡。为何如此,他能与道同在。
有道者也是一个新生者。他通过修道而更新自己的生命。老子将为道者不仅比喻为众多自然现象,还比喻成一个特别的年龄的人: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婴儿的形象在老子文本中多次出现过。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等。
婴儿或赤子是刚生下来的小孩。一般认为赤子是弱小的且无知的生命。但他却是具有自然本性而没有被文明熏陶的人。他与道保持直接的关联,获得了非凡的德性。一方面,他得到了道的保护,而不受其他生物的伤害。另一方面,他自身具有奇特的力量,充满了足够的精气。
当然,一个赤子在根本上也谈不上是一个为道的人,同时,一个为道的人在事实上也不是一个赤子。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具有自然赋予的道德。故老子将为道者比喻成赤子。但他们之间仍有根本的差异。一个赤子还不是成人,只是保持了自身原初的尚未丧失的自然性,但在其成长过程中随时有可能被丧失。
一个为道者却不再是赤子而是成人,在其丧失了其本来的自然性之后还能保持其自然性。故一个为道者是一个不再是赤子之后的赤子。但道家的赤子不同于儒家的赤子。后者具有良知良能,本心和本性,仁义道德,但前者只是具有自然的虚静之心,超出了仁义道德。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