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我读大三的时候,有位老师在课堂上讲过这样一番话:他说,人要有悟性,特别是学中医,没有悟性就学不到中医真正的灵魂,充其量只能算个中医技工。尤其是这几年的临床经历,我越来越感受到它背后的分量。一种是极不用心的,成天就想着跟大师学绝招,最好是“一招鲜”,能通吃临床各种病。另一种就是极前用心的,每天都恨不得钻进中医古籍中的那种人。通俗点说,就是容易在各种概念、各种理论上钻牛角尖。他们爱纠结,为什么只有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没有脾肾阴虚、肝肾阳虚;为什么要是伤寒六经传变是个这样的顺序;为什么桂枝这本书说主入肝经、那本书又说温脾阳、另一本又说入肺卫等等问题。但是作为一个临床家,在上临床之前,对于理论的研究,应该学会适可而止。甚至有些流派会建议你直接放弃中医理论,比如日本的汉方派、国内的方证对应派等。病人是最好的老师,发生在病人身上的变化才是最好的课本,这是一切理论创造的不竭源泉。是仲景先师在一例例活生生的治验案例中,观察、总结、提炼、升华而成的。很多时候书中就是记载着最原始的临床观察到的现象,某个现象用某个方主之,甚至都没用多少篇幅去分析这个现象。后世很多研究伤寒的学者,为了阐释伤寒论写就了很多精彩的著作,并籍此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因为一个是临床现象,是临床事实;一个是理论研究,沙盘推演。事实只有一个,但为了解释这个事实,可以有无数种理论,高低之别,无非就是哪一种更接近真相。很多人乐于创立出各种各样花式的理论,并且认为能自圆其说就是正确的理论,其实缪之大矣。能将自己的理论编成一个圆的大有人在,但却只有极少数人能成为真正明理的中医大家。能成为明医的人,他们用理论描绘出的圆,一定是和《黄帝内经》所勾画的圆在很大程度是是重合的。这世界普遍存在着一个“二八定律”,或者叫“马太效应”。中医界其实也一样,有些人看了80%的中医典籍,获取到的也不过20%的真东西。而有些人只看20%的中医典籍,就能掌握80%的中医临床能力,甚至很多近现代名老中医,就拿着一本《伤寒论》走天下,也能成就中医大家。因为“悟性”的差异,“医者,意也”,中医是个重在意会的学问。中医水平的提高,更主要的体现在境界的提高,或者说思维的跃迁。说到这,可能有人不服,说中医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肯定是临床经验啊,哪是什么思维境界。不可否认,要想提升中医诊治能力,临床经验的积累肯定必不可少,但这只是个量变的过程,光靠经验积累,容易达到瓶颈。可能积累十年,把一个病所有的套路都摸清了,治疗这个病的疗效很好了,真正做成了“一招鲜”,门诊上全是这类病了。但当你遇到新的一类病,你仍然会手足无措,要重头开始摸索。这个问题很有趣,因为如何“开悟”,本身就是个需要“开悟”的过程。古人讲“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没有丰富的临床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悟性就成了“无米之炊”。悟,其实就是用心思维的过程,是对这些经历、体验加工和升华的过程,是对事物的认识由现象上升到本质的过程。“取类比象,以意为用”的典故,广泛存在于中医临床的各个方面,论述药物功效的“药类法象”,构建辨证体系的“全息对应”、阐释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同气相求”、“天人相应”等等。举几个例子,用竹茹来治血管病变,是以竹子内皮来类血管内皮;全息舌诊的原理,是想象着人倒置在舌面上;湿病用风药来治,因为自然界中风能吹干水湿等等。根据事实悟出来的“名相”有无穷多个,但当你已经明白它们想构建出的事实时,你就应该忘却这些“名相”,不然容易反被束缚。庄子说:“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言外之意,就是当我们领会了精神实质之后,就应该摆脱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它里面通常都有一个设定,每个修行者成仙证道的路都是不同的,你可以踏寻仙帝们的遗迹,学习他们创立的各种绝技,但最终想要突破成仙,还是得证悟出属于自己的道。
本文摘自轩歧求真,作者:瓶子野人。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623545250)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