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江上洛阳桥
洛阳江上洛阳桥
周铁株
残夏的阵雨骤然而至,把我挡在参差掩映的古榕下。确切地说,是躲在蔡襄的雕像下,高大的花岗岩石像庇护了我。
侨乡闽南的石雕真多,进入厦门,鼓浪屿上郑成功威武高大的雕像首先映入眼帘,在石都泉州清凉山麓,堪称“天下老子第一”的老君造像更是古今奇胜,我再次造访石雕之乡惠安县,为的是参观崇武古城南面一处金沙碧水,那里近年沿海边兴建了“中华崇武石雕工艺博览城”,五百多座石雕精品不由得使人生叹: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如今匆匆赶往洛阳桥头北岸,一尊雄伟的蔡襄雕像又屹立眼前。
由此看来,蔡襄与洛阳桥有莫大关系。
中国有三座闻名于世的古桥:河北石家庄赵州桥、北京芦沟桥和福建泉州洛阳桥。前两座桥我游览过,之所以有名气是缘于其建筑特色和人文历史,而洛阳桥在世界造桥史上,则因其创造了“筏形基础”和“种蛎固基法”而出名。
倒影浸空,桥接断岸,洛阳桥南北跨向,是泉州城区与惠安县洛阳镇之间的通道。雨簾中,石桥显得朦胧但不失雄伟,有如龙虬潜卧,桥的一边是大片海水滩涂,洛阳江水时急时缓流过洛阳桥下注入大海。这座跨海梁式石构桥始建于北宋,距今近千年历史,据说那里原为荒江野渡,黎民百姓望江兴叹视若畏途,泉州太守蔡襄顺应民心倡建洛阳桥,历经七年始建成。
飞雨乍歇,我连忙踏上古桥仔细观摩。整座桥有五百栏柱排列两侧,武士石像分立两端,实心石塔点缀其间,细细端详,石将军淳厚拙朴,憨态中显出威肃,那些没有生命然而颇具神韵的武士,经夏复秋忠心耿耿地坚守,守护着闽南人民用钢铁般意志凝聚而成的足以象征民族脊梁的大石桥!石板路我们走得多了,石板桥也不鲜见,但你见过以数吨重的长条巨石作桥板的么?当时根本没有起重设备,那些巨石何以能铺架于桥墩之上?我正惊诧不已,一位踱着方步的长者微笑着说:“能工巧匠们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办法,运用的正是水涨船高的原理。”我恍然领悟,并顺势与他攀谈起来。长者是电视台退休的摄影记者,家在桥南,他每天都在桥上散步,对石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亲和感。“请看看,你们广东的桥也有船形基础的桥墩吧?”我们俯视桥下,数十个桥墩被一个个两头尖翘的船形基础所驮负,其用意不言自明,是分开水势削弱波涛对桥墩的冲击力,利于障狂澜、抵百川。他介绍说,由于古时没有水泥,为了巩固桥基石,先民别出心裁发明了“种蛎固基法”,在桥下大量放养牡蛎,通过其繁殖和分泌物长年累月的胶合,将一块块石头牢牢粘合在一起,开创了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河。
闽南有一句俗语:“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泉州开元寺内凌空飞峙的双塔,眼前的跨海长桥,是闽南侨乡的象征和骄傲,洛阳桥本身就是历史留给后人阅读的一首不朽长诗。人们赞美大桥,多采用“长虹跨江”、“横空出世”一类比喻,未免轻巧飘忽,然而,谁又能深切体会到建造者的辛劳与智慧?泉州先民胼手胝足、筚路蓝缕以血肉之躯筑成的长桥,最能体现当年惊心动魄鬼斧神工的,当数桥柱上镌刻的一副对联:“架桥天地老,留笔鬼神惊。”大桥历经地震、兵燹、洪灾等浩劫而屹立不倒,与山河同在,与日月争辉!
游人行客,交错于桥,桥头南岸有古榕数株,叶密护之如幄,凉亭里竖立“四川甘雨”石碑,不远处有圆锥形镇风石塔,已坍塌的祠庙陈列着多块记述洛阳桥历次维修的碑刻,旁有磐石伏地,上刻“襟江带海,万古安澜”、“万安桥”等大字,笔意苍古,洛阳桥当地人又称万安桥,取的正是万古安澜之意。桥南村镇中一条小巷里,有蔡公祠,是纪念主持兴建洛阳桥的泉州太守蔡襄的祠堂,巨大的石碑上字迹斑驳,惜年代久远已不可辨。名贯青史的蔡襄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曾两次出任泉州太守,“威惠兼行,民畏而爱之”、“美政不可殚述”,是泉州人民对他的崇高评价,在封建社会,像蔡襄那样恤民保众的官吏,屈指算来是不多见的。
桥梁是一段历史,历史亦是一座桥梁,历史与桥梁同样连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古桥雄姿,是先民的英姿!长桥之魂,是千秋永生的民族之魂!
周铁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青年文艺学会文学顾问兼专家指导团成员、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佛山市作家协会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入编《中国散文家大辞典》。在二十多个省(区)近百种报刊发表作品逾百万字,出版多部,作品入选多种权威选本。在各种文学评奖活动中获奖数十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