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又出巡了(十 一)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巡次数最多的就是北上围场木兰秋狝,他在位六十年秋狝大典参加了四十次。小编查阅了《清实录·高宗纯皇帝实录》 、《乾隆朝起居注》等资料,以康熙出巡为主线编辑整理了《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以供大家欣赏。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 。正月,钦定祭祀中和乐章名。二月,定皇后不行亲蚕礼之年,遣妃代行。三月,上幸静宜园驻跸;赐准噶尔台吉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敕书;禁民人出山海关。闰三月,《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书成;《重修明通鉴纲目》书成。四月,佛诞之日皇七子永琮生,母皇后富察氏。六月,命送还俄罗斯逃人于恰克图。七月,皇八子永璇生。九、十月,奉皇太后谒泰陵,后巡幸五台山,免五台县次年额赋十分之三。十二月,准噶尔部使玛木特入觐,召见。以大学士张廷玉年老,命其子张若澄在南书房行走。

五台山菩萨顶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年,弘历三十五岁)。

春。正月。戊辰朔(初一日)。上诣奉先殿行礼。诣堂子行礼。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作乐、宣表、如仪。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遣官祭太庙后殿。

○庚午(初三日)。上诣雍和宫行礼。

○恩恤刑狱减等。谕、古帝王治天下之道。以省刑薄赋为先。朕临御以来。爱育黎庶。惟日孜孜。于兹十年矣。仰荷天祖眷佑。海宇乂安。万民乐业。朕心庆慰。特沛旷典。与民休息。

○钦定祭祀中和乐章名。圜丘乐。迎神、始平。奠玉、帛、景平。进俎、咸平。初献、寿平。亚献、嘉平。终献、永平。彻馔、熙平。送神、清平。望燎、太平。方泽乐。迎神、中平。奠玉、帛、广平。进俎、含平。初献、大平。亚献、安平。终献、时平。彻馔、贞平。送神、宁平。祈谷乐。迎神、祈平。奠玉、帛、绥平。进俎、万平。初献、宝平。亚献、穰平。终献、瑞平。彻馔、渥平。送神、滋平。望燎、谷平。雩祭乐。迎神、霭平。奠玉、帛、云平。进俎、需平。初献、霖平。亚献、露平。终献、沾平。彻馔、灵平。送神、霮平。望燎、霈平。太庙时享乐。迎神、贻平。奠帛、初献、敉平。亚献、敷平。终献、绍平。彻馔、光平。还宫、乂平。太庙祫祭乐。迎神、开平。奠帛、初献、肃平。亚献、协平。终献、裕平。彻馔、諴平。还宫、成平。社稷坛乐。迎神、登平。奠玉、帛、初献。茂平。亚献、育平。终献、敦平。彻馔、博平。送神、乐平。望瘗、徵平。社稷坛祈雨报祀乐。迎神、延丰。奠玉、帛、初献、介丰。亚献、滋丰。终献、霈丰。彻馔、绥丰。送神、贻丰。望瘗、博丰。朝日坛乐。迎神、寅曦。奠玉、帛、朝曦。初献、清曦。亚献、咸曦。终献、纯曦。彻馔、延曦。送神、归曦。夕月坛乐。迎神、迎光。奠玉、帛、初献、升光。亚献、瑶光。终献、瑞光。彻馔、涵光。送神、保光。历代帝王庙乐。迎神、肇平。奠帛、初献、兴平。亚献、崇平。终献、恬平。彻馔、淳平。送神、匡平。文庙乐。迎神、昭平。奠帛、初献、宣平。亚献、秩平。终献、叙平。彻馔、懿平。送神、德平。先农坛乐。迎神、永丰。奠帛、初献、时丰。亚献、咸丰。终献、大丰。彻馔、屡丰。送神、报丰。望瘗、庆丰。先蚕坛乐。迎神、庥平。奠帛、初献、承平。亚献、均平。终献、齐平。彻馔、柔平。送神、洽平。神祇坛乐。迎神、祈丰。奠帛、初献、华丰。亚献、兴丰。终献、仪丰。彻馔、和丰。送神、锡丰。太岁坛乐。迎神、保平。奠帛、初献、定平。亚献、嘏平。终献、富平。彻馔、盈平。送神、丰平。太岁坛祈雨报祀乐。迎神、需丰。奠帛、初献、宜丰。亚献、晋丰。终献、协丰。彻馔、应丰。送神、洽丰。

○壬申(初五日)。上以孟春。享太庙。是日起斋戒三日。

○甲戌(初七日)。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乙亥(初八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诣皇太后宫问安。遣官祭太岁之神。

○丙子(初九日)。上诣大高殿行礼。御紫光阁大幄次。赐蒙古王公等宴。  

○丁丑(初十日)。召诸王大学士内廷翰林等、茶宴。以重华宫赐宴联句。

○庚辰(十三日)。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辛巳(十四日)。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是日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壬午(十五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诣寿皇殿行礼。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癸未(十六日)。上奉皇太后幸瀛台驻跸。

○甲申(十七日)。上奉皇太后还宫。问皇太后安。

○丙戌(十九日)。上幸瀛台驻跸。

○丁亥(二十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还宫。 

○庚寅(二十三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午(二十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南苑大红门

南苑有九座大门,各门按门洞规制不同分为,三个门洞、两个门洞和一个门洞:三个门洞的有大红门、南红门、镇国寺门、双桥门;二个门洞的有西红门、黄村门、回城门;一个门洞的有东红门、小红门。三个门洞者中间大,两边小,中间高,两边低;两个门洞者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个门洞者只有一个大门洞。清代在北红门东边建小红门后,原北红门就改称北大红门,后来又简称大红门;因此南红门也称南大红门。南苑有四处行宫:分别为新衙门行宫、旧衙门行宫、南红门行宫和团河行宫。

二月。丁酉朔(初一日)。上诣雍和宫行礼。

○戊戌(初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卯(初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幸南苑行围。是日驻跸旧衙门。至乙巳(初九日)。皆如之。

○丙午(初十日)。驻跸南红门。翌日如之。

○戊申(十二日)。驻跸新衙门。翌日如之。

○庚戌(十四日)。上自南苑还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皇后亲蚕典礼。于不行亲祭之年。经该部议照旧例。遣太常寺堂官致祭。朕思从前建立蚕祠。未议皇后亲蚕之礼。是以照祭祀例遣官。今既举行皇后亲蚕典礼。若遇不行亲祭之年。自应遣妃内一人。恭代致祭西陵氏之神。以昭诚敬为是。所有行礼位次、及一切仪注、应如何酌定之处。著大学士会同各该衙门妥议具奏。寻奏、皇后不行亲蚕之年。既遣妃恭代行礼。应令礼部届期照例两请具题。其致祭前期斋戒二日。不进铜人。行礼位次、应照先农坛遣官恭代之例。设拜位于坛阶下正中。不设幄次。升坛由西阶登降。除仍用先蚕坛乐章、不饮福受胙外。一切赞引、导引、拜跪、奠献、仪注。俱照遣官例行。再遣妃恭代行礼。应令文武大臣命妇、照例陪祀。其需用执事女官、及所用祭品。由各该衙门豫备。养蚕、交奉宸苑蚕宫令、丞、率蚕母蚕妇饲养。所得丝觔数、仍照例呈报内务府具题。从之。 

○壬子(十六日)。月食 

○癸丑(十七日)。以举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讲官暨侍班之大学士九卿詹事等、行二跪六叩礼。分班入殿内序立。直讲官四人出就讲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复位。直讲官阿克敦、彭维新、进讲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一节。

○甲寅(十八日)。上御乾清门听政。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月朔之期。朝臣例穿补服。若值日食。仍穿补服。殊非敬畏之意。嗣后月朔如遇日食。著穿常服。永著为例。

○丁巳(二十一日)。祭先师孔子。遣慎郡王允禧行礼。

○戊午(二十二日)。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

○皇后千秋令节。奉皇太后懿旨。停止行礼筵宴。

○己未(二十三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幸瀛台。

○辛酉(二十五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是日,祭先蚕之神。遣妃恭代皇后行礼。

○癸亥(二十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子(二十八日)。谕:三月朔日、日食。二月三十日、节届春分。朕亲祭朝日坛。是日乘礼轿前往。不必设卤簿大驾。还宫亦不必作乐。以昭敬畏之意。著传谕各该衙门知之。

○丙寅(三十日)。春分朝日于东郊。上亲诣行礼。

静宜园

静宜园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在香山行宫基础上加以扩建,乾隆十一年竣工,改名“静宜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香山。全园结构沿山坡而下,是一座完全的山地园,分为三部分,即内垣、外垣、别垣。内垣在东南部的半山坡的山麓地段,是主要景点和建筑荟萃之地,包括宫廷区和古刹香山寺、洪光寺两座大型寺庙。

三月。丁卯朔(初一日)。日食。 

○戊辰(初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未(初五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戌(初八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诣大高殿行礼。诣安佑宫行礼。幸圆明园。

○丁丑(十一日)。上幸静宜园驻跸。翌日如之。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辛巳(十五日)。清明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壬午(十六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还宫。

○御紫光阁大幄次。赐准噶尔使臣哈柳等宴。上召见哈柳。谕曰。朕览尔新台吉奏章、欲效法伊父、体朕宣扬黄教、奠定苍生之意。冀承恩典。朕甚嘉悦。尔老台吉比年以来。甚属恭顺。遵循朕旨。是以屡加恩眷。今已病故。深为轸惜。尔新台吉、又为伊父、恳请遣人往西藏念经行善事。乃理所应为。朕自当准其所请。但作为两次朕往。事觉繁琐。且尔等进藏之人。艰于跋涉。当已深悉。不若作一次前往为妥。朕仍加恩、照前赏给牲畜口粮。中途资助。且为尔老台吉作布施礼。及施恩赏赉之处。现交大臣等查办豫备。俟尔回时赍往。哈柳跪奏、大皇帝之旨。大人等先经晓谕。今又面聆圣训。俟回时、当告知我台吉。敬谨遵行。上特赐玉如意一枝。谓哈柳曰。此名如意。乃克遂心愿之谓。特赐与尔新台吉者。尔可赍往。并命赏哈柳玉如意一枝。哈柳叩头祗领。上亲赐酒三爵。哈柳跪饮而退。

○甲申(十八日)。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诣皇太后宫问安。

○赐准噶尔台吉策妄多尔济那木扎尔敕书。曰、朕总理天下。无分内外。一视同仁。惟期普天生灵。各得其所。台吉尔奏称遵照尔父、仰体朕广教安生之意。朕甚嘉悦。前尔父仰知朕意。定界以来。敬谨遵奉谕旨。朕屡次加恩体恤。今闻溘逝。深为轸惜。尔奏称遣人往西藏讽经。先轻骑减从前往忏悔熬茶。回时令讽大经人等续往讽经等语。为尔父忏悔讽经。理所当行。岂有不准。但分作二次。徒觉繁琐。尔之人行走艰难。尔亦知之。当一次全往为妥。朕仍照前施恩。派人照看。赏赐牲畜路费。又为尔父作布施礼。特恩赏银满达、茶桶、察喇、各一。红黄香一百朿。交与使臣哈柳带往。又大手帕百条。小手帕千条。茶叶千包。令尔讽经之人、往藏时、由边界支取。应往人数、何时起程。何日可至边界。先期豫行报明。又尔使臣哈柳口奏、延请西藏喇嘛。及今年例应来京贸易之人、祈就近在肃州贸易二事。延请西藏喇嘛。前据尔父奏请时。朕即以不便准行、明白降旨矣。至今岁货物、欲于肃州随便贸易。此可行之事。准尔所请。交与该地方官、照看贸易。台吉尔一切事务。惟当遵照尔父。仰体朕广教安生之意。敬慎奉行。互相和好。愈敦信实。俾边氓永享安乐。特敕交使臣哈柳赍回。随敕赐尔各色缎十端。蟒缎糚缎各八端。玻璃磁器珐琅器皿十八事。尔其祗领。

○丁亥(二十一日)。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御观耕台。从耕三王各五推。九卿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耆老农夫如例。

○戊子(二十二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辛卯(二十五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巳(二十七日)。上御乾清宫。赐准噶尔来使茶。

○甲午(二十八日)。军机大臣等议覆、直隶总督那苏图奏称、严禁民人出山海关、酌议四条。一、向例近关民人出口。俱由临榆县给票。远方流民。因关口盘诘。有租赁货物、假冒商贩、赚票出关之弊。不若从本籍给与印票路引者、更有根据。查各省贸易出关人等。既经山海关地方官给票查验。原议已属周详。该督所称租赁货物、假冒商贩、赚票出关之弊。乃是地方官稽察不周。止应令遵照原议、实力稽查。若通行各省、将贸易人等、俱从本处给与印票路引。事属纷烦。应毋庸议。至所称出关之人、未尽如期回籍销票者、原议俟年底查明驱逐。应令临榆县、与守关官弁、按季造册二本。一由永平府转报存案。一移知该民人所往之州县。俾其查对。俟应行回籍之时。即可遣逐进关。应如所请。按季造册。以便随时稽查。一、出边道路。除山海关外。尚有喜峰口等十五处。向来商贩往来。并无给票放行之例。稽查未为严密。或有流寓之人。夹杂偷越。亦未可定。应如所议。喜峰口等十五处。亦照山海关之例。令守口官弁、会同各该地方官、逐项查询。给票放行。仍与奉属地方官、按季关会。其古北口、龙井关、青山口、榆木岭、擦牙子等处、一切外来商贩。执票赴奉者。俱令从山海关出口。不准由此经行。一、各省海船出洋。亦有随带民人至奉天者。自应一例稽查。应如所议。行令山东、闽、广、江、浙、各督抚。通饷各海口、设法严禁。其洋船到奉时。亦令该将军等查察。如有夹带流寓人等、照例递回。一、山海关至古北口、沿边坍塌边墙。及九关台中后所等处。或易冒险偷越。或系往来稠密。或为各口出入总路。自应一体稽查。应行令古北口提督、奉天将军府尹等、照例办理。从之。

○乙未(二十九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制律吕正义后编》,一百二十卷,上谕奏议二卷。清允禄、张照等奉敕撰,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此书为中国宫廷音乐集大成者。上部为朝廷举行活动时演奏的乐章,既有文字叙述,又详其用乐节次,同时备有歌词、乐谱、舞谱。下部分为5部分:乐器考,各种乐器皆附图,图各有说;乐制考,从上古至明代乐制皆予考证;乐章考,从上古至明代乐章依类胪举;度量权衡考,是为制器定律之本;乐问,以问答形式穷乐之意。

闰三月。丁酉朔(初一日)。

○律吕正义后编书成。御制序曰。皇祖圣祖仁皇帝。建中和之极。通声气之元。钦定律历渊源一书。审推步以明象纬。研数理以备成法。至律吕正义。凡所以定尺考度。制器审音。与夫五声二变应和之原。析其精微。区其讹舛。古乐之大义明。而千古有定论。今乐之至理具。而千古有正声。诚所谓惟圣人能之者。顾七政授时。九章布算。至今遵循罔斁。而律吕尚未暇施行。太常之司。和声之署。习其器而不能究其所以然。遂并其所习者而失之。袭谬承讹。不协不度。篇章音节。非重为厘正不可。和硕庄亲王、亲承皇祖指授。贯彻乐义。尚书张照、研穷律本。博习往训。因命协同考正。朕亲加厘定。为器为音。为宫为调。声之高下。节奏之短长。分刌而节比之。合则仍其故。不合则易其辞。更其调。或出自臣工撰述。或出自几暇亲裁。必考义理之原。究制作之本。夫而后郊庙所陈。朝会燕飨所奏。律吕各得其宜。歌奏不淆其序。八音克谐。无相夺论矣。爰诠次成编。俾垂永久。更参稽前代因革损益之异。为乐器考、乐制考、乐章考、度量权衡考、以备律吕之条贯。复推阐为乐问三十五篇。以申明其旨趣。于是而圣祖之所为审音定乐。制器协均者。一一施诸实用。自汉魏以迄元明。是非得失之故。了然可述。名之曰后编者。实以徵皇祖天纵圣神。通极造化。千古作者。无能出其范围。亦无能窥其涯涘。至于继述先绪。则在我后人。益亹焉而弗敢忘。

○戊戌(初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幸圆明园。

○癸卯(初七日)。上幸瀛台。诣皇太后宫问安。还宫。

○甲辰(初八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丙午(初十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戌(十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寅(十八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巳(二十一日)。重修明通鉴纲目书成。议叙提调纂修等官、加级纪录有差。御制明史纲目序曰。编年之书。奚啻数十百家。而必以朱子通鉴纲目为准。通鉴纲目。盖祖述春秋之义。虽取裁于司马氏之书。而明天统。正人纪。昭监戒。著几微。得春秋大居正之意。虽司马氏有不能窥其藩篱者。其他盖不必指数矣。尝谓读书立言之士。论世为难。非如朱子具格致诚正之功。明治乱兴衰之故。其于笔削。鲜有不任予夺之私。失褒贬之公者。自纲目成、而义指正大。条理精密。后儒有所依据。踵而续之。由宋迄元。厘然方策。至明代君臣事迹。编辑之难。更倍于诸书。盖明史已成于百年之后。而世变风漓。记载失实。若复迟待。将何以继续编而示来许。爰命儒臣。法朱子通鉴纲目义例。增损编摩。大书以提要。分注以备言。每一卷成呈览。朕于几暇。亦时御丹铅。为之参定。虽于天人一贯之精微。未之能尽。而惟是谨严之义。守而弗矣。简正之旨。志而必勉。书既成。群臣举唐太宗之事为言。勉从其请而为之序云。

○戊午(二十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幸圆明园。  

○己未(二十三日)。上诣黑龙潭祈雨。

○庚申(二十四日)。上幸瀛台。诣皇太后宫问安。还宫。

夏。四月。丙寅朔(初一日)。享太庙。上亲诣行礼。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辰(初三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庚午(初五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申(初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酉(初八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皇七子永琮生。

○乙亥(初十日)。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丙子(十一日)。常雩、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己卯(十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辰(十五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辛巳(十六日)。上奉皇太后居畅春园。上幸圆明园。

○癸未(十八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甲申(十九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己丑(二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上还宫。 

○壬辰(二十七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地坛-又名方泽坛

五月。丙申朔(初一日)。

○戊戌(初三日)。上诣北郊斋宫斋宿。

○己亥(初四日)。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幸圆明园。

○壬寅(初七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甲辰(初九日)。上幸静宜园驻跸。

○乙巳(初十日)。上还圆明园。

○丁未(十二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戊申(十三日)。遣官祭关帝庙。

○癸丑(十八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上还宫。

○甲寅(十九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乙卯(二十日)。上诣大高殿行礼。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幸圆时园。

○辛酉(二十六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香山静宜园

六月。乙丑朔(初一日)。

○丙寅(初二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九月初十日。朕奉皇太后。恭谒泰陵。即由易州前往五台。所有应行豫备事宜。著传谕各该衙门、照例豫备。 

○戊辰(初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还宫。 

○己巳(初五日)。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幸静宜园驻跸。

○庚午(初六日)。上幸圆明园。

○辛未(初七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乙亥(十一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丙子(十二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丁丑(十三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昨夜戌时。京师地觉微动。朕返躬思之。或因春夏以来。雨旸时若。禾稼茂盛。朕心乾惕少疎。或大小臣工。见休和有象。揆朕悦豫。应行陈奏者、不行陈奏。以致政事有所阙失。上天示警。著询问九卿科道等。如各有所见。令其据实奏闻。如无实事敷陈。不必公同以虚文覆奏。

○壬午(十八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乙酉(二十一日)。上幸静宜园驻跸。至丁亥(二十三日)皆如之。

○丙戌(二十二日)。谕:此次巡幸五台。虽止一月路程。但均从内陆行走。与口外木兰围场不同。未免费用繁多。著加恩将随往大臣侍卫官员等、应行坐扣之俸银。展限一季。俟下季再行坐扣。护军校、护军、执事兵丁等。著赏给两个月钱粮。

○戊子(二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回圆明园。

○庚寅(二十六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辛卯(二十七日)。军机大臣议奏、定边副将军额驸策凌。将自准噶尔投来之俄罗斯人伊番解京。查雍正十二年。俄罗斯妇人伊纳博克来投。因向与俄罗斯定议。不相容留逃人。仍命送还。今应照此例。令理藩院行文俄罗斯。并派员将伊番解送至恰克图(清代中俄边境重镇,原属中国,向南可通库伦即今乌兰巴托,现在的恰克图位于俄蒙边界界河的北岸)地方。交俄罗斯守边头目。从之。

○癸巳(二十九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秋。七月。乙未朔(初一日)。享太庙。遣履亲王允祹、恭代行礼。

○丁酉(初三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上还宫。

○甲辰(初十日)。上诣雍和宫行礼。幸圆明园。

○戊申(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己酉(十五日)。中元节。上诣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皇八子永璇生。

○庚戌(十六日)。上御勤政殿听政。

○癸丑(十九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戊午(二十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壬戌(二十八日)。上奉皇太后还宫。诣大高殿行礼。诣皇太后宫问安。

堂子是满洲旧俗,祭天、祭神、祭佛之公所。位于北京南河沿南口路北,今北京饭店贵宾楼所在地。始建于1644年。堂子内供奉清入关前战死的四位祖先的遗物,清朝廷建立政权后,凡有重大的政治、军事行动,就在庙内举行祭扫、誓师,当时称“谒庙”。入关后,乾隆时期将“谒庙”改成“谒堂子”。

八月。甲子朔(初一日)。

○戊辰(初五日)。祭大社、大稷。上亲诣行礼。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申(初九日)。秋分。夕月于西郊。遣慎郡王允禧行礼。太宗文皇帝忌辰。遣官祭昭陵。上诣奉先殿行礼。

○癸酉(初十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遣官祭关帝庙。

○甲戌(十一日)。太祖高皇帝忌辰。遣官祭福陵。上诣奉先殿行礼。

○乙亥(十二日)。遣官祭昭忠祠。

○丙子(十三日)。万寿节。上诣奉先殿行礼。遣官祭太庙后殿。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显佑宫、东岳庙、城隍庙。

○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殿。王以下文武各官进表。行庆贺礼。

○戊寅(十五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午(十九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幸瀛台。

○癸未(二十日)。上御文华殿。讲官暨侍班之大学士九卿詹事等。行二跪六叩礼。分班入殿内序立。直讲官四人。出就讲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复位。直讲官阿克敦、梁诗正、进讲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讲毕。上宣御论曰。

○丙戌(二十三日)。世宗宪皇帝忌辰。遣官祭泰陵。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亥(二十四日)。上御乾清门听政。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丑(二十六日)。上幸瀛台。赐侍卫等宴。

○庚寅(二十七日)。上幸瀛台。赐王公宗室等宴。易殿名崇雅为惇叙。赋柏梁体诗。王公宗室、咸请上御制。分赐列名。

○辛卯(二十八日)。上御瀛台。赐大学士九卿翰詹科道等宴。

○壬辰(二十九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乾隆十一年谒陵巡幸五台山路线图

九月。甲午朔(初一日)。上诣堂子行礼。

○丙申(初三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奉皇太后居畅春园。上幸圆明园。遣官祭历代帝王庙。遣官祭都城隍之神。

○丁酉(初四日)。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己亥(初六日)。上幸静宜园驻跸(北京香山)。至壬寅(初九日)皆如之。

○辛丑(初八日)。上御静宜园勤政殿(北京香山)。赐随从诸王侍卫并防守官员等宴。

○壬寅(初九日)。恭请皇太后幸静宜园。上躬迎问安。

○癸卯(初十日)。上奉皇太后自静宜园启銮谒泰陵。幸五台山。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黄新庄(北京市房山区黄辛庄)。 

○甲辰(十一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半壁店(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半壁店村)。 

○乙巳(十二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长堤(保定市涞水县长堤村)。

○丙午(十三日)。驻跸石门店(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格庄镇石门店村)。

○丁未(十四日)。上奉皇太后恭谒泰陵。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至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东北奇(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北奇村)。 

○戊申(十五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谕:朕此次西巡。舆跸所经。兵民欢庆。惟念圜扉之中。不得一体沾恩。朕心深为悯恻。著将直隶、山西、二省。本年正月初三日恩旨以后。所有军流以下人犯令该督抚分别情罪。请旨减等发落。

○是日驻跸龙善村(保定市徐水县大王店镇南隆善村)。

○己酉(十六日)。驻跸五郎村(保定市顺平县浦上乡五郎村)。

○庚戌(十七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上行围。是日驻跸东都亭(保定市唐县东都亭村)。  

○谕:朕巡幸五台。初次经过直隶各处。宜沛恩施。唯是直隶今岁通省钱粮。既已全数蠲除。无可加恩再免。著该督那苏图、查明此次经过州县内、男妇年七十以上者。照从前恩诏之例。分别赏赉。以示优恤高年之意。

○辛亥(十八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龙村口(保定市完县境内)。

○壬子(十九日)。驻跸王快镇(保定市阜平县东南25公里平阳镇王快寨)。

○癸丑(二十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法华村(保定市阜平县法华村)。

○甲寅(二十一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大教场(保定市阜平县大教厂村)。

○乙卯(二十二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射虎川(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射虎川村)。

○谕:朕临幸五台。观风问俗。盖欲周知闾阎利病。举登之衽席之安也。山西地方。风俗尚为淳朴。朕此次巡行。亲见民情。颇为宁辑。但敦庞之质在民。而教养之责在上。尤当加意拊循化导。俾登上理。抚臣为通省之表率。藩臬乃师帅之大员。府州县等。皆有父母斯民之责。其各仰体朕心。力行实政。教养兼施。惟日孜孜。罔或怠佚。而在小民。亦应敦行孝弟。崇习礼让。共为良民。毋蹈浇漓犷悍之风。以成熙皞盈宁之治。朕实有厚望焉。 

○丙辰(二十三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大营(五台山菩萨顶大营)。至己未(二十六日)皆如之。

○谕、朕巡幸五台。一切供应。皆动支正项。不令丝毫扰累闾阎。惟是安营除道。未免有资民力。且五台系初次驻跸。宜沛恩施。俾小民得沾膏泽。以遂近光之愿。著将该县乾隆丁卯年应徵地丁钱粮。蠲免十分之三。该抚即遵谕办理。

○丁巳(二十四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戊午(二十五日)。赐随从诸王大臣等宴。

○己未(二十六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

○庚申(二十七日)。孝慈高皇后忌辰。遣官祭福陵。上奉皇太后自五台回跸。是日驻跸射虎川。

○辛酉(二十八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大教场。

○壬戌(二十九日)。驻跸法华村。 

莲池书院,又称“直隶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奉旨创办,随后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高学府。

冬。十月。癸亥朔(初一日)。享太庙。遣裕亲王广禄、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行围。是日驻跸王快镇。

○颁乾隆十二年时宪书。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甲子(初二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行围。驻跸羊家庄(石家庄行唐县杨家庄村)。

○乙丑(初三日)。驻跸画壁村(石家庄行唐县境内)。

○丙寅(初四日)。是日驻跸正定府行宫(河北石家庄正定县兴荣路)。翌日如之。

○丁卯(初五日)。上阅滹沱河堤工。赐随从诸王大臣等宴。

○戊辰(初六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赵村(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

○己巳(初七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是日驻跸石家庄(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旧为:石家庄村)。

○庚午(初八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高庾铺(完县治今河北省顺平县高于铺,原属保定府)。

○谕:朕自正定回銮。固城祁水之间。有县焉。与尧母同名。虽述古之义也。触目踟躇。于意弗安。其易之。仍为望都。

○辛未(初九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保定府行宫(河北保定市)。翌日如之。

○谕:此次巡幸五台。所过地方。一应营盘道路。俱系地方文武有司。豫为经理。朕心廑念。所有直隶、山西、二省。各该地方办差文武官员内。如有罚俸住俸降级之案。俱著准其开复。该督抚等、查明咨部办理。

○壬申(初十日)。上幸教场阅兵。赐随从诸王大臣等宴。赐莲池书院御书扁曰“绪式濂溪”。

○癸酉(十一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太平庄(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固城镇北太平庄)。

○甲戌(十二日)。上行围。驻跸定兴县大田村(河北保定定兴县大田村)。

○乙亥(十三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涿州包子铺(河北保定涿州市包子铺村)。

○丙子(十四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陆村(北京市房山区路村)。

○丁丑(十五日)。上诣皇太后行宫问安。驻跸青塔(北京市石景山区青塔)。

○戊寅(十六日)。上奉皇太后还宫。诣大高殿、寿皇殿行礼。还宫。

○己卯(十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辰(十八日)。谕曰:大学士张廷玉、服官数十年。日侍内廷。勤劳敬慎夙夜靖共靡间寒暑。今年逾古稀。每日晨兴赴阙。未免过劳。朕心轸念。古大臣有于居第视事。数日一至朝堂者。嗣后可仿此意。不必向早入朝。或遇灾蒸风雪。或自度宜于少休。亦不必勉强进内。其有应办事务。可以在家办理。俾得从容颐养。精力自加强健。以示朕优眷老臣之意。

○癸未(二十一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幸瀛台。

○丙戌(二十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寅(二十八日)。上御勤政殿听政。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卯(二十九日)。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圜丘(天坛)

十一月。壬辰朔(初一日)。

○甲午(初三日)。遣官祭先医之神。

○丙申(初五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戌(初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丑(初十日)。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壬寅(十一日)。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卯(十二日)。上以冬至节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御太和殿受贺。

○甲辰(十三日)。圣祖仁皇帝忌辰。遣官祭景陵。上诣奉先殿、寿皇殿行礼。 

○乙巳(十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午(十五日)。上幸瀛台。

○庚戌(十九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辛亥(二十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癸丑(二十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乙卯(二十四日)。上诣寿康宫侍皇太后宴。

○丙辰(二十五日)。皇太后圣寿节。遣官祭太庙后殿。上诣寿康宫行庆贺皇太后礼。王大臣于慈宁门、众官于午门行礼。奉皇太后幸重华宫侍宴。

○丁巳(二十六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未(二十八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中南海瀛台:位于中南海南海中的仙岛皇宫。始建于明朝,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曾两次修建,是帝王、后妃的听政、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故名瀛台。

十二月。壬戌朔(初一日)。

○癸亥(初二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幸瀛台。幸果亲王弘瞻第。

○丙寅(初五日)。上诣雍和宫行礼。

○戊辰(初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巳(初八日)。上诣大高殿行礼。

○庚午(初九日)。上御乾清门听政。诣皇太后宫问安。

○乙亥(十四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丑(十六日)。谕曰:大学士张廷玉年老。内廷行走。需人扶掖。其子庶吉士张若澄著在南书房行走。

○戊寅(十七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卯(十八日)。上御乾清门听政。

○壬午(二十一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幸瀛台。

○乙酉(二十四日)。上诣雍和宫行礼。

○丙戌(二十五日)。孝庄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西陵。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是日。丁卯年立春。顺天府进土牛春山宝座。

○戊子(二十七日)。以岁暮祫祭、遣官祭太庙中殿、后殿。

○己丑(二十八日)。祫祭太庙。上亲诣行礼。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遣官祭太岁之神。 

○庚寅(二十九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御保和殿。筵宴朝正外藩。左翼、喀尔喀、世子成衮扎布。敖汉、郡王吹木丕勒。贝勒罗布藏。和硕额驸朋苏克。阿巴噶郡王索讷木喇布坦。贝子齐旺。巴林、郡王桑哩达。贝子扎什那木塔尔。辅国公璘沁。科尔沁贝勒特古斯、额尔克图。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多罗额驸色旺诺尔布。固山额驸拉礼达、吉哩第、古穆、多尔吉瑚、土默特、贝子哈穆噶巴雅斯瑚朗图。扎噜特、镇国公察罕灵华。乌珠穆沁、镇国公朋苏克喇布坦。辅国公德里克。旺舒克。喀喇沁、辅国公敏珠尔喇布坦、扎拉丰阿。郭尔罗斯、扎萨克台吉都噶尔扎布。右翼、科尔沁、亲王罗卜藏衮布。浩齐特、郡王丹津。厄鲁特、郡王色布腾旺布。贝勒散都布。乌珠穆沁、贝勒策布登。郭尔罗斯、贝勒诺依罗布扎木苏。固山额驸苏玛第。阿巴哈纳尔、贝勒达什敏珠尔。青海、扎萨克台吉达尔济色布腾、达木璘色布腾、色特尔布玛。喀尔喀、贝子沙克都尔扎布。镇国公扎木禅、旺扎勒。和硕额驸津扎布多尔济。扎萨克台吉图巴扎布、阿宝、赖吹扎布、喇布坦、桑寨、璘沁、罗卜藏敦多布、旺舒克他尔扎、翁牛特、贝勒朋苏克。固山额驸车布登。苏尼特、贝勒干珠尔。喀喇沁、辅国公丹津。固山额驸罗布藏敦多布。鄂尔多斯、辅国公色旺讷尔布。阿巴噶、辅国公鄂尔哲依图。敖汉、多罗额驸齐旺多尔济、德木楚克。固山额驸吹济扎勒。及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等。召喀尔喀世子成衮扎布、敖汉郡王吹木丕勒、贝勒罗布藏、阿巴噶郡王索讷木喇布坦、巴林郡王桑哩达、科尔沁亲王罗卜藏衮布、固伦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土默特贝子哈穆噶巴雅斯瑚朗图、浩齐特郡王丹津、厄鲁特郡王色布腾旺布、乌珠穆沁贝勒策布登、郭尔罗斯贝勒诺依罗布扎木苏、翁牛特贝勒朋苏克、厄鲁特贝勒散都布等、至御座前。赐酒成礼。

(0)

相关推荐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二十四)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二十二)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二十五)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二十)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二十六)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十九)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十八)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二十八)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二十九)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

  • 乾隆皇帝又出巡了(三十)

    乾隆皇帝名爱新觉罗·弘历,清世宗皇帝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在位六十年.史称高宗.他六下江南.六次巡幸五台.六次东巡山东.四次盛京谒陵.一次西巡河南嵩洛.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