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像寺
——千像寺
千像寺位於天津市蓟县盘山风景名胜区的盘山园陵东,属乾隆行宫“静寄山庄”。
为行宫外八景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唐刻千佛像、千像寺遗址、辽代《盘山千像佑唐寺创建讲堂碑》等。
千像寺又名叫“佑唐寺”,始建於唐开元年间,唐末毁於兵火。辽初重修,建有佛殿、僧堂、库厨。
佛殿分三层,前殿供弥勒佛;中殿供南海圣佛;後殿为清代所建藏经阁,供玄奘法师像,像两旁有六个红木巨箱,内装经卷。藏经阁两边有配殿,西供药王,东供真武。乾隆十年奉敕重修,正殿悬乾隆书额“雨花福地”。
乾隆对千像寺情有独钟,曾写记题诗,念念有加。早在公元1742年,他的御制《盘山记》即有千像寺奚谷谷刻像的简述:“四顾梵宇精蓝,依山隐谷,镂峰石,刻画天真。”
公元1745年有御制《如来影》诗,序曰:“盘山千像寺石上有如来影像,诗以咏之:如来无物不如来,无物不如本无物。岂于石上独留迹,得毋此石非真佛?无物非佛,石岂独非?亘劫色相,不长苔衣“。还真有点禅家意味。
两年以后,意犹未足,又赋《千像寺》致兴一首:“何来龙像侣,说法礼山神。即景欣幽托,随缘悟静因。门迎松落落,路转石磷磷。千相即非相,谁容辨假真。”静悟千像,幽托禅心。
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像寺石刻造像群,位于蓟县盘山东麓官庄镇联合村北。千像寺石刻造像群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辽代佛教考古、民间传统线刻技法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造像集中分布在千像寺遗址四周较大的孤石或相对平整的崖壁上,皆为线刻,雕刻技法与风格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工艺风韵,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造像中可以辨认出释迦牟尼佛、如来佛、药师佛、弥勒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造像分为立姿、坐姿、卧姿等,从佛像的发髻式样、五官特征和衣纹等可以推断,其刊刻的时间集中在辽代,且均为民间自发刊刻。在北坡山岩之下有一开凿的石洞,名为“无量寿洞”。洞深4米,高2.2米,宽1. 5米。洞外首刊刻“无量寿佛”四字,洞内北壁有浮雕无量寿佛一尊,高1.98米,刻制年代不详。据专家介绍,此为天津地区仅存的石窟佛像。
竹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