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病,靠的是它们不同的「性格」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上文摘自《汉书·艺文志》,说了用药治病的基本道理,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果搞反了,以热益热、以寒增寒,就会导致内部伤害,但是不一定能在外部表现出来。
用药治病的基本道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这里涉及到寒热的概念,一个是药的寒热,一个是病的寒热,用药的热对治病的寒,用药的寒对治病的热。那这两种寒热分别是什么意思?
中医的寒热内涵比较丰富,我们先简单做个理解。病的寒热,热的情况是血液流动加速的、血液流动充分的、新陈代谢旺盛,比如运动后血脉喷张全身发热并有出汗,这是热,当然这是生理情况不是病理。寒的情况血液流动减慢的、血液流动不充分的、新陈代谢减弱的。
正常人的气血分布本应该是一个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为外部的因素,比如天气或吃东西导致身体的局部功能失常,然后引起身体的连锁反应,气血重新分布,就会出现局部的热或局部的寒,这个就是阴阳不平衡,表现出来各种症状,就是生病。
举个受寒感冒的例子。
受寒后,体表的气血能量交换就变得缓慢甚至停滞下来,那这样的结果是,毛孔呼吸不顺畅,原本要发的汗出不去堵住了。新陈代谢不能正常进行,就会产生非正常的代谢产物,比如堵住的汗变成了废水,而这些病理产物会进一步阻碍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这时候身体的本能反应,就是把更多的气血能量调集到体表,修复毛孔功能的障碍,运走非正常的代谢产物,那表现出来的其中一种形式就是发烧。
中药干预的话,就是顺着人体处理问题的方向,加速这个气血运行的过程,让人体调集气血往体表的效率更高,出汗时毛孔打开,恢复正常功能,并运走非正常代谢的产物,于是身体恢复正常。
而这个过程中用到的药物,比如生姜、桂枝、麻黄等,都是温热的药。寒的病,用热药去调节,也就是寒者热之。
药的四气:寒热温凉
对应病的寒热去看,中药的寒热也就很好理解。热药,就是加速血液流动,帮助新陈代谢更加旺盛的。寒药会减缓血液流动速度,减弱新陈代谢。虽然具体到每次治病过程不是这么简单,但大的思路可以这样理解。
药物的寒和热,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身体的反应就可以感受出来。
比如喝酒,喝了之后脸红身体发热,这个就是加速血液流动,加速新陈代谢,是很明显的热药。吃生姜的感觉,也会有明显的热的感觉。黄连是寒的,许多人吃了也会有同样的感受。
药的寒热,热的里面分为温与热,热比温更热些;寒的里面再分为寒与凉,寒比凉更寒一些。寒热温凉,这称为药的四气。还有不寒不热的药称为平性。
中药的寒热数据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是人体实验的结果。不能否认有些人就会比普通人敏感很多很多倍,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就是给中药建立基础数据库的故事。
当然有些中药的寒热不同文献中不一样。比如有些说法中小米是温的,也有说小米是凉性的。这个大概是因为这些药相对来说寒热的偏性比较弱,导致对寒热敏感程度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也因为这些药物性质相对平和,所以不大会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
药的五味:酸苦甘辛咸
药还有五味,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辛为辛辣,甘为淡淡的甜味。味道就是人吃了后的感觉。比如生姜,味道辛辣,这个不同人吃了都是相同的感觉。有些药有多种味道,比如桂枝,有辛味、还有甘味。
不同的味道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辛为发散、酸为收敛,二者都会导致气血的重新分布,辛辣的药吃了让气血往外往上走,酸味的药则相反。比如喝酒,酒精辛辣,喝了后气血上头的感觉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苦主涌泻,苦味的药作用是涌吐和泄下,比如黄连和大黄是苦的,吃了后会拉肚子,这个有些情况对人体是有益的,比如帮助把不该留在肠道里面的东西排出来。
咸以润下,咸味的作用是改变水液的分布,让水液往下流。比如腌菜、腌腊肉,都要用盐,可以迅速脱水。人吃多了盐也一样,会导致口渴,甚至脱水。
所以辛酸调血,咸调水,苦调的就是体内消化道的物质运动,这些都是导致运动的作用。
那运动的能量又是哪里来呢?
靠甘味。
打个比方,如果说辛酸苦咸是发动机,那甘就是给发动机加油;如果说辛酸苦咸是前方部队,那甘味就是后方补给。我们会发现很多药方里面都会有甘味药,比如甘草、大枣等,就是这个道理,它们一起才能组成一支完整的部队。
身体出现生病状况就是体内的气血、水液、物质分布不均匀,或者存在人体不需要的水液或物质导致,通过药的这些作用就能进行重新调整,让人恢复正常。或者说药物的能量可以调集气血、津液来完成排病邪的任务,让人体恢复健康。
如果把五味从散和收这两个方向上去做个归类,让气血往上往外走的是升散,让气血往下往内走的是敛降。那么,辛是发散的;甘居中;酸是收敛的;苦有降的作用,咸有下的作用,因此苦和咸也可以归为敛降的方向。
(升散和敛降对应的五味示意图)
用四象五行图理解药物组方
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决定着体内气血运行的加速或减速;药物的五味(酸苦甘辛咸),决定着气血运行的方向。然后我们将药物的四气和五味,用一个二维坐标系结合起来。
(四气五味二维坐标系)
纵坐标表示四气,越寒凉越靠上,温热的在下面,平的在中间;横坐标两个方向,越往左表示发散作用越大,越往右表示收敛作用越大。那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药物放到这个二维平面图上,当然仅仅只是用于表示一种模糊的相对关系,没有绝对数据。
然后为了好看起见,我们再次简化并换一种形式,下图举了一个简单例子,是风寒感冒颗粒的组方,把药分布到五个位置即可,左右上下中。
(四象五行图)
左边的一列居中的药都有升散的作用,越靠上的越寒凉,这个案例是都一样都是温药;右边一列居中的则敛降,或温或平,越放下面的越偏温,葛根平、桔梗与杏仁温;中间一列则主要不是升散敛降,干姜热的放下面,甘草平、陈皮温放中间。
这个中成药没有寒凉药,其它有寒凉药的,比如黄芩,则放到中间一列上面的位置,如果有多个,越靠上的越寒凉。
这个图以后都称为四象五行图。每一个药方都可以按照里面药物的性质组成画出对应的图式。有了这个图的帮助,我们也许不了解每一味药的具体作用,但就能大概看出来这个方子的思路,是偏寒还是偏热,偏收还是散。
中药的四气五味决定了其作用的大方向,但是相同四气五味的不同药,具体又会有不同的功用,关于不同中药的功用,文献很多,我们一般首先参考古文献《神农本草经》的描述。
比如:生姜: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文献中很多药都有'通神明'或类似的描述,只是说这些药是好东西,至于其实际是否能通神明,这个我们可以先忽略。
这些不多的文字,我们不要单独看,也不用逐字去搞懂含义,就是完整地去读,去感受即可,就像读一首诗,这些文字综合起来会感受出这个药的性格,就像一个人一样,都是多面手。
关注羊爸爸,教你实用的育儿知识,陪你健康养娃,用中医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