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学、仁、礼、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的系统,文、史、哲贯通,儒、释、道也是贯通的。儒家文化则是其中主干。楼宇烈教授以学、仁、礼、常等儒家思想的关键词为落脚点,为我们细节化地阐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贯通
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开放的而又非常包容的系统。除了本土生长起来的思想文化体系,我们还接纳了大量的外来的文化体系。儒、道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两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兼容并包,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派和文化的流派。儒、道两家综合了先秦百家的精华而形成了中华文化中的主干。佛家是从外面传进来的,也被中国文化所接受,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主干性的学派。除此之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来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大的影响。
儒、释、道三教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过,归根结底来讲,对于整体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还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养生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在治国上,反过来,治国的方法也同样可以用在养生上。从根本上来讲,两者是差不多的。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得了病,常常是因为阴阳失调、气血不通。用这样的道理来分析国家、社会如果不稳定出了问题,从根本上讲也是一种阴阳失调、气血不通。两极的分化,就是一种阴阳的失调。上下不沟通,就是气血不通。所以,同一个原则既可运用到养生上,也可以运用到治国上。宋代学者范仲淹说过,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也说明治国和养生是相通的。实际上,不仅治国和养生相通,治国和炒菜也是相通的。古人称宰相的工作为调和鼎鼐,鼎鼐就是做饭的锅,意思就是宰相治国就如同做菜一样。和西餐不同,中国饮食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各色味道给调和起来,做成美味佳肴,而炒菜本身就是一个调和、中和的过程。不但有酸甜苦辣咸的五味杂陈,还要有五色配合。宰相的工作和建筑工人也是相同的,周总理就曾说过“总理就是八级泥瓦匠”。
所以,中国的文化不是单一的,是综合的,是可以相互贯通的。
智慧就是力量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教会人一种智慧,而不是一些简单的知识。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引用西方一位哲学家的话: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是有缺陷的,因为知识自身不能成为力量,只有当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才会产生力量,而这种运用就需要智慧。所以,智慧才是力量。中国的文化,儒、释、道三教都是一种智慧学,而不是一种知识学。我们的学习并不只是在学习知识,而是通过学习悟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并且把这些道理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礼记·学记》对这个问题早已有了很明确的说法。教育是立国之本,《学记》讲到了教育的意义、重要性、目的和很多教育的方法。其中特别讲到了,教书并不是让人能背诵文章、增长一些知识、晓得一些名物典章,而是要使自己的人生有所受益。在很久以前,我们就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让人们懂得怎么去做一个人,怎么样才算一个真正的人。儒家的整个思想就是在围绕这样的一个目标来构建它的文化。
儒家文化确立社会的礼制
每个社会都要有秩序,儒家文化的礼就是在探讨究竟要有一个怎样的社会秩序。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常常以此为傲。儒家文化就是要构建这样一个礼仪之邦的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确立社会的礼制。把儒家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敦礼明伦。敦,即敦厚,敦礼就是看重礼、重视礼,把礼看作是社会构成的根本。除此之外,还要明伦。各地的孔庙都会有一个殿称为明伦堂。敦礼明伦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那么礼是什么?礼就是礼制,礼制就是一个社会的秩序体系。每个社会都要有秩序,儒家文化的礼就是在探讨究竟要有一个怎样的社会秩序。孔子认为,制礼作乐是从周公就确定了的,当下要做的就是维护周公制定的礼乐。《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礼制来讲,各种形式、各种仪式和人的身份是密切相关的。春秋时的大夫季氏用八佾(八人一行,八行)舞,而这种舞蹈只有天子才能用。按照规定,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而身为一个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现在是一个大夫却要行天子之礼,就僭越了。
荀子论述礼首先是从人和动物的区别说起。“人力不如牛,走不如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而牛马不能群也。”人能组成有组织的群体,而牛马的群并不是有组织的群。对于一个有组织的群,怎样才能发挥群的力量呢?这个群一定要有所分,有男有女,有尊有卑,有长有幼,有君有臣。只有社会成员的身份分清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群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所以荀子说:“明分使群。”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动物的群只是一个自然的群,而不是社会的群。所以,可以说荀子最早提出了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也就是有组织有分工的。这种分工不只是工作上的分工,还是身份上的分工。这个身份里有自然的不同身份,比如父母子女;也有社会所需要的身份的不同,有领导和被领导。两者的结合就构成了社会必须的秩序。
除此之外,荀子认为礼的起源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人性的问题。中国古代讲人性的时候有两个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性善和性恶。其实,性善和性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人性。性善的说法主要来源于孟子。孟子认为人性可以为善,人性中具有了可以为善的根源苗头。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人天然地具备有四种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性恶的说法来自于荀子。荀子:“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人人都有这个天性,如果没有一个规则,就会出现争斗,这是礼的必要性所在。
在五伦中找到定位
明伦就是每个人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身份该做的去做,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尽伦尽职。
礼最后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己在这个社会的整体里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的人,就是“明伦”。儒家建立礼的秩序使每个人都能够明白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属于哪一类的。要有一个自我的认识、自我的定位,然后按照自己的身份去规范自己的言论、行动。
儒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共分成五大类。五大类里面实际上有十种身份,每一类里面都是讲两个方面的关系,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五伦、五常。哪五种关系?就是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关系。君臣的关系,并不单纯地应用在政治身份地位上,现在体现为一个为主、一个为辅的关系。比如说中医在开药的时候,药里面要分成君、臣、佐、使,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哪个是起辅助作用的,都要分清楚。此外,君臣也是一种上下、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父子、夫妇是一种自然的人伦关系,君臣、朋友则是一种社会的关系,是相对的。总之,儒家把人类关系分成五大类,这五种关系有出于自然的,有出于社会的。有两个完全是家庭的(夫妇、父子),有两个完全是社会的(君臣、朋友),有一个是社会、家庭都有的(长幼)。
原始的人伦的分类没有贵贱之分,但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社会就出现了贵贱,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它不是五伦中的一伦,它不是一个本质性的、人类的伦常的问题。贵贱是可以变化,但是儒家揭示的五伦只要有人类,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更重要的,人类并不是都一样的,我们应该承认这个事实,不管是什么人种,人的智能、体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在智能、体能上是有差异的。其实我们的教育现在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即人的智能是一样的,人都可以达到一样的高度。现在我为什么说社会上到处流传的成功学是一门毒学,是一门毒害社会的学问,就是因为成功学把人的胃口都调到一个高度,好像人只要努力都可以达到这个高度。其实不是这样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这个人可以达到,那个人不一定能达到,甚至永远达不到。我们一定要知道,人是不同的,我们更应当去帮助智能、体能上面有缺陷的、低下的,智能高的、体能好的要去帮助智能低的、体能差的。每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智能、体能发挥到他最能够达到的高度,在这点上人人都一样,人人都平等,这是真正的平等。
荀子曾经引用《书经》一句话“唯齐非齐”。我们讲的齐里面是有许多不齐的,反过来讲,只有不齐才能做到真正的齐。形式上的齐可能埋伏着实质上的不齐,而形式上的不齐可能恰恰达到实质上的齐。人在社会上,身份不同,需要不一样,怎么能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呢?所以我觉得这句话是非常深刻的。什么才叫真正的平等、真正的齐?并不是在一个形式上。礼规定了每个人的身份,每个人的身份由于工作的性质不同、地位不同,他的所需、他的欲求也就不同。所以荀子讲礼是为了达到“养人之欲,给人之求”,就是合理地满足社会不同身份人的欲求。荀子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就不会发生争夺的问题;其次,也不会向天地、自然去无限地掘取资源,可以保持资源源源不断地延续下去。
当时荀子已经有这个思想,不仅我们现有的财物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分配,满足社会每个层面合理的要求,同时对于环境也不会去无穷地攫取。如果没有这样一些规定,大家都去抢,抢不到再去向自然攫取。我们人类欲望无限地增长不能满足怎么办?我们就向自然去无穷地索取,结果就造成了我们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生存危机等等问题。
儒家的教育,尤其是五伦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我们每个人“明”自己的“伦”。如孔庙、文庙里面都有明伦堂,明伦堂不光是让大家讲礼貌、讲礼仪来尊敬他人,其实要能够做到尊敬他人首先要尊敬自己,要明白自己的身份。这个问题可以说也是现代人最讨厌的问题,要遵守自己的身份,其实也逃不出自己的身份,但是又永远不安于本分。说本分就是你的身份,认清本分是最重要的,我们人类任何的烦恼都是来源于不安本分,认识不到自己的身份。现在人都讨厌这些,认为这些是封建的、扼杀本性的,其实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身份,这个身份是不能违背的。当然这个不能违背并不是说固定在某一个身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五伦关系里面十种身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只不过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是不同的身份。每个人在不断地变化、变更自己的身份。我们要自觉地意识到这点,所以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要以不同的身份来出现,做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言行,才是得体的、被人们认同的。如果不是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那就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这就叫做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身份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得体,有教养,有素养的底线。其实也是成功的法则,也是让自己少烦恼的法则。所以明伦就是每个人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身份该做的去做,这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尽伦尽职。社会上都希望每个人能够尽伦尽职,做父母的要尽父母的责任,做子女的要尽子女的责任,那么一个家庭就是和谐和睦的。家和则万事兴,一个社会每个成员都能够尽伦尽职,这个社会就和谐,就会有发展。尽伦尽职的前提就是要认识到每个人属于哪一伦,儒家的所有教育实际上都是让我们来确认自己的身份。确认身份并不是让我们屈服在某一个身份下,而是不断在变,在每个人身上都有这十个身份,所以这十个身份的道德要求是相对的。
(作者:楼宇烈)
来自: 行云流水vmmxd6 > 《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