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人气与牛气
生肖一轮又一轮,熬过了新冠病毒肆虐的鼠年,到了充满希望的牛年。牛年说牛,这回主说“牛气”如何?
汉语里有牛气这个词,也就有了牛气冲天这样的词组。牛气何谓?显贬义有傲气的含义,而显褒义指气势之大。牛气哄哄,牛气冲天,在我们的语汇里都可以形容了不得。及至于成语说的气冲斗牛,虽然与牛并无直接关联,我们还是会想到牛的冲天气势来。
这些词里所说的牛气,其实所指皆为人气。人气借了牛气,要不厉害都难。好事者觉得生肖属牛,也会借来牛气,有些厉害的历史人物就是属牛的,如武有霍去病、班超,文有李白、苏轼。而更了得的是双属相,属牛兼属虎,这也是“周虎夏牛”这个成语的来历所在。
一个人怎么会有双属相?传黄帝时建正于孟春,至夏禹颁夏历敬授民时,谓之“寅正”。至商代改建“丑正”以十二月为岁首,而周代又建“子正”以十一月为岁首,此即三代历法之“三正”。不过人的生肖归属,倒都是以夏历寅正为准,这样本命生于周历子正的正月二月的人,生月实为上年夏历的十一月、十二月,也即是说如生于周历寅虎年二月,实际算作上年丑牛岁夏历的十二月,所以就会有“周虎夏牛”两属相并同之说。
历史上具有周虎夏牛属相的人物,值得提到的有老子和秦始皇二位。春秋时的老子,生于公元前六三一年庚寅二月,周历肖虎夏历肖牛。秦嬴政公元前259年壬寅正月生,也是周历肖虎夏历肖牛。如果这样推算,生肖兼属牛虎的人自然会有许多吧。这二位确也厉害,当然一定要说与周虎夏牛属相有关联,那就比较牵强了,不然还有更多的人为何人生平平呢?
依着生肖沾些牛气,有这样的愿望也能理解。其实古人也并没有忽略,牛气是可以直接由牛身获得的。牛是人类最好的六畜朋友之一,当然在生肖里也是如此,牛、马、羊、鸡、犬、豕六畜之名全都在列。人与牛又显得更为亲近,牛是农耕重要的力役,又是传统仪式中最重要的祭品。虽然耕牛驯养得与人比较服帖,不过非耕牛却性子倔强,双角更是赋予它一种异常威猛的气质。牛所具备的冲天气质,常常为勇士所欣羡,所以自古就兴起有斗牛风习,形成了一些特别的仪式。在这样一些非常张扬的仪式中,人们会直接受到牛气感染,受到勇猛气势的熏陶。
古代这样的仪式,有剽牛或椎牛之名,见于文献记述,也见于一些出土图像资料。让我们先来观赏几幅汉画斗牛图,领略一番汉代艺术家作品中牛的雄壮与勇士的健美。
牛,是各地汉画中常见的题材。汉画上见到的牛,除了耕地拉犁的牛,最多的还是斗牛场上的斗牛。斗牛又分二牛互斗、人与牛斗、人与牛虎同斗几类场面。
汉画牛耕图(陕西绥德)
汉画斗牛图(河南南阳)
汉画牛斗图(河南南阳)
汉画牛斗图(河南新密)
汉画牛斗图(河南南阳)
我们特别注意到,很多场面的人牛相斗,其实人手都是握有武器的,锤子、短匕和长矛都有。不难辨认,这些是剽牛和椎牛场景的再现。
汉画斗兽图(河南南阳)
汉画椎牛图(河南郑州)
汉画椎牛图(河南郑州)
汉画椎牛图(山东滕州)
剽牛和椎牛都有斗牛的过程,也是勇者练武壮胆的过程。那些雄壮的牛们,受了重伤也没有倒下,表现有宁死不屈的气概。
汉画斗牛图局部(河南新野)
那些高大的斗牛士们,英姿勃发,力大无比,以战胜猛牛为荣。看汉画上的牛,它就是力量的象征,一头比一头凶猛,牛是用鲜血与生命,传递给勇士力量与豪气。当然壮士也未必没有失手的时刻,偶尔也会流血,以致失去生命。这是勇敢者的游戏,是锻炼勇力与胆略的游戏,是人与牛借胆借气的游戏。
我们知道在汉代将“扛鼎抃牛”作为大力士的绝技,《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身高八尺余,“力能扛鼎。”扬雄《法言·渊骞》说“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
扛大鼎,抃壮牛,这也是比试勇力的象征性项目。抃牛,是将两条斗得正来劲的牛徒手分开,这是比单斗一牛更凶险的游戏。
商纣王也曾是一位了不得的斗牛士,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说他“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晋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纣倒曳九牛,抚梁易柱。”斗牛与斗兽,在汉代比较风行。西汉时皇帝会亲阵自搏,东汉时成为平民游戏,皇帝只是坐看热闹了。西汉皇家有“兽圈九,彘圈一,在未央宫中”,并在兽圈上修建供观赏的楼观。《汉武故事》说“未央宫中设有角抵戏”,天子登楼榭观战,有时也亲自下场,武帝能“手格熊罴”,“手格猛虎”。
当然汉画像石上出现的斗兽者多为平常武士,无冠而短衣或赤膊,贵族们则在一旁欣赏。想起安阳高陵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铭牌,可知汉末这斗兽斗牛之戏也仍未绝迹。
汉乐府《古歌》有“东厨具肴膳,椎牛烹猪羊”的诗句,椎牛成为肉食的代名词。椎牛斗牛,没有相当财力与地位的贫寒之家,不可能有这样的梦。《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魏尚为云中守,……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似乎说明这是贵族们的一种生活常态。
再过去一千年之后,到了宋代,诗人们依然偶尔会吟诵椎牛故事,如梅尧臣《送陆介夫学士》中的“从来戎马地,飨士日椎牛”,司马光《送龚章判官》中的“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应当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
礼失求诸野。在南方特别是西南一些少数族中,至今斗牛之戏依然盛行,椎牛剽牛也时有施行。剽牛或椎牛在有的民族中成为非常隆重的祭仪,在苗族为隆重的还愿仪式。苗族的椎牛祭仪,先在地上立有五彩神柱,纵水牛疯狂奔突,几位握着长镖的男子快速向水牛刺去。祭牛倒地后,人众割分牛肉,跳鼓对歌通宵达旦。
独龙族的剽牛仪式,是在狂舞中进行的,巫师左手举酒杯,右手拿标枪,在舞动中瞄准牛的心脏部位猛刺,直到牛倒地。接着众人解牛分肉,牛主人家会将牛角留下悬挂在室内,作为富有和勤劳的标志。
这样看来,椎牛与剽牛一样,人们以神的名义,将牛拿来喂养自己。这神欢人喜的太牢之飨,不仅振作了人的勇气,也滋养了人们的体魄。
现代在一些地方也有定时组团参赛的牛与牛互斗的斗牛节,这又很有些全球风的感觉。这当然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西班牙的斗牛节,当奔牛随着人群一起在街巷左冲右突,人与牛一起血脉偾张,我们感受到牛对人们情绪的影响是多么强烈。
人气与牛气,在斗牛场上是如此息息相通。人由牛那儿借得牛气,如牛一般勇猛,无所畏惧,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