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位睿智的古人,懂得如何“放下”,都取得非一般的成就
“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应该懂得取舍,一旦某些东西应该被舍弃,我们就不必为其可惜。假如对某种应该放下的事物留有眷恋,那么我们可能就会面临失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故事,巨人海格力斯在走路时,不小心遇到一个皮袋子,于是他便试探性踩了一脚。没想到,袋子不但没有瘪下去,反而变得愈发鼓胀,气得海格力斯对其奋力殴打,结果袋子变得越来越大。此时一位智者路过,告诉海格力斯不要招惹眼前的袋子,因为它是一个仇恨袋,一旦它遇到的仇恨越多,就会变得越大。所以,后世社会学家才会以此为典,总结出了海格力斯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通俗来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跟我过不去,我也让你不痛快”。它这是指一对一的人际互动。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
海格力斯效应的危害显而易见,它令人们沉溺于仇恨之中,错过人生许多美好的风景,最终沦为专注于复仇的冷血动物。古人就曾存在过不少关于海格力斯效应的案例,似乎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启示:
一、伍子胥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也应该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唯有如此,才能发现身边更加美好的事物,继而让自己充满正能量。若是一味沉溺于仇恨的苦海中,恐怕必然会让自己的一生遭逢厄运连连。
伍子胥生于楚国富贵之家,其父亲曾是楚国高级官员,后因得罪楚平王而惨遭灭门,但伍子胥却幸运地逃出来。自此之后,伍子胥便带着复仇的怒火投奔吴王,立志要灭掉楚国。数年之后,伍子胥终于带兵攻入楚国国都,并将楚平王鞭尸三百,以此发泄心中的仇恨。至吴越争霸时,伍子胥也将勾践视作眼中钉肉中刺,甚至不惜与吴王闹翻,最终只能被吴王夫差赐死,留下千古遗憾。
二、林平之
孔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意思就是说,如果人们以德行报答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的话,又该用什么报答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呢?这句话一直被某些人作为复仇的借口,因此也造就了许许多多的悲剧。
金庸先生《笑傲江湖》中有一位男配角,此人正是福威镖局的少东家林平之。林平之是总镖头林振南之子,他刚出场时是一个个性张扬,争强好胜,无忧无虑的富家公子。本来无忧无虑的他,却因为一部《辟邪剑谱》而变得家破人亡。盛怒之下的林平之忍辱负重,最终忍痛练习辟邪剑谱,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复仇的机器,当然,他的结局也异常凄惨,成为整部小说中最可悲的人之一。
三、韩信
仇恨不能总是埋藏于心中,而是要时刻警惕它所带来的危害,并将其彻底驱散,才能看到人生的曙光,继而成就自己的人生。
韩信在未从军之前,一直被街上的流氓欺负,久而久之,流氓们开始越来越过分,最后居然要求韩信从自己的胯下钻过去。韩信能忍受如此大的侮辱,并将其不放在心上,终于成为了一位大将军。直到后来,在韩信衣锦还乡之时,流氓们都前来磕头请罪,但韩信却轻描淡写地将他们放过。韩信的做法,体现了他高尚的情操与品德,在仇恨的泥潭里,他拔出了双脚,既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辉煌,又赚来了宝贵的名声。
四、刘禅
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恨始终无法消解,只有以德报怨才能真正的化解仇恨,在这一点上,蜀国后主刘禅应该最有发言权。
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刘备一生拼搏,为儿子打下蜀汉江山,并在三国争霸中获得了主动权。江山传至后主刘禅的手里后,他却并不在意仇恨,相反,却能够安于现状,主动放下扩张的野心,安心做一位享乐的君王。有人认为刘禅是愚蠢的,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刘禅却比刘备强几倍,因为他懂得黎民百姓的苦痛。
当司马氏军队兵临成都后,刘禅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皇位,选择了向对方投降,主动放下仇恨变成安乐公,让成都百姓少了流血牺牲。刘禅的精神是无私的精神。因此,刘禅理应被写于史册,而不是被后人误解唾骂,有时候向困难与仇恨低头才是真正的智慧。
仇恨必须要放下,苦也一生、乐也一生,仇恨绝对不能放在心中,而是要抛到九霄云外。古人云“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是必须报复的仇恨,然而,如果我们站在韩信与刘禅的观点来看,所有的仇恨似乎不足挂齿。
参考资料:《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华书局出版 司马迁著
《三国演义》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罗贯中著
《笑傲江湖》重庆出版社出版 金庸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