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熬不下去时,请读一读苏轼被贬黄州的五首宋词,从容面对生活
2021-07-26 09:58
华人号:中国文化
公元1080年2月,在经历了1个月的奔波后,刚经历“乌台诗案”生死劫的苏轼和长子苏迈抵达黄州贬所,其他家眷由弟弟苏辙暂时照顾,等苏轼在黄州安定下来后,再送过来。
在黄州的4年岁月,是苏轼一生中非常难熬的事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里,他受到生活的种种煎熬,也体会生活的种种美好,在这里,他有了东坡的号,在这里,他留下了众多传颂千古的诗词文章。当你熬不下去时,请读一读苏轼被贬黄州的五首宋词,从容面对生活,领悟人生真谛。
当时的黄州,是长江边上的一座偏远小镇,贫穷落后,民不聊生,一片凄凉景象。苏轼初到黄州,暂住在定惠院,在这里等待其他家眷的到来。
在经历过“乌台诗案”这起险些让自己丧命的文字狱之后,初到黄州的苏轼是茫然一片的,心中的阴影应该也是比较大的,我们分享的第一首宋词就是他在这个时期写下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的是初来黄州时的凄苦、寂寞的情绪,是贬谪生活中的愁闷心理的真实写照。全词借物比兴,写景抒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风格清奇,境界悠远,向来是宋词中名篇。
在到黄州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苏轼又写了我们要分享的第二首宋词《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与同是描写中秋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相比,这首词所表达出来的情绪却显得非常落寞。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在这首词中,词人以“中秋”这一深具情感意义的节日为背景,抒发了被贬谪到黄州的孤独悲苦之情,同时又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叹,表达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辨,以及对人间真情的无限眷恋。通过词人所营造的孤凄寂寥的意境,我们分明可以见到其在旷达超然背后悲情婉约的一面。
不过,虽然有这样茫然失措、孤独凄苦的心理,但是天性洒脱的苏轼很快就走出了这种心理危机,开始以更加积极和充满热情的态度来面对生活
初到黄州,苏轼一家人是靠仅存的一些余钱勉强度日的,同在黄州任职的老友马正卿实在看不过去,便替苏轼申请了数十亩位于黄州东营的荒废破地,让他造屋、耕种。因为长时期亲自在这里开荒种地,所以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荒凉之地,苏轼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将其命名为东坡,他赞扬这块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土地,教会了自己要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
在黄州,苏轼抛却过往恩怨,潜心著述,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传世文章,也写下了宋词登峰造极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也是我们要分享的第三首宋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作,整首词气势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另外,词中虽然也流露作者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但这种感慨和遗憾并非失望和颓废,而是世事洞明后的一种通透感。经历过初期的阵痛后,苏轼在黄州的生活,可以说是极其洒脱与逍
公元1082年3月,苏轼一行人在去黄州沙湖的途中遇雨,大家都没带雨具,“同行皆狼狈”,独苏轼心定气闲,并引以为乐,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这是我们要分享第四首宋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春三月,本是春寒料峭之日,何况遇到“穿林打叶”之大雨,天气之冷更易让人瑟缩。但词人却以“莫听”来应对,起手已见不凡气度,指出风雨不足萦怀。当这还不够,“何妨吟啸且徐行”,就是说在风雨中还要且吟且行,通过“何妨”二字我们不难感受到词人的豁达气度。接着,词人意犹未尽点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表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是升华之笔,将词作的意境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洒脱不羁、不畏坎坷的超拔情怀。
在这首词的下阕中,词人首先描写的是雨后的所见所感,这既与上阕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的人生感慨做好了铺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结尾这句饱含人生哲理的千古名句,道出了词人在感受大自然微妙变化后的顿悟与启示:自然界的雨和晴的变化是再普通不过的是事情,那么,人生中的浮沉、荣辱又何足道哉?
这首词虽然只是因偶遇风雨这样的小事而作,但却于简朴中包含极大的深意,于寻常处生就不凡,表现出了苏轼豁达洒脱的胸襟,也体现了他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在一次夜游大醉后,苏轼又即兴赋词一首,就是我们要分享的第五首宋词《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是一首即兴抒情之作。上阕叙事,重点在于渲染自身的醉态,写深夜酒醉回到居所时,家童已经酣然入睡,无人开门,只能“倚杖听江声”。在寂静的深夜,词人酒后静立于江边,自然容易触发联想。下阕写的就是这种联想,“乌台诗案”中,词人饱经折磨,受尽冤屈,空有绝世才华,却落得一个获罪流放的下场。“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是词人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的心声。整首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语言畅达,格调超逸,是最能体现苏词特色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