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为领导的“读心者”

 【文法之悟】

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把已有的方法用上手、用好了,它才能活起来。挪用、套用是用,化用、活用也是用,怎么用效果大不一样。能不能变着法子用,用得好不好、巧不巧,全看你悟得深不深、透不透。

不明法度写不好文章,死守法度也写不好文章。写文章,必须“规矩在手,法度因心。”(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人物琐论》)专心致志、用心体会、潜心思考,就能遵循法度而不拘泥法度,曲尽法度直至跳出法度。

● 运思之法 

一篇文章的构思,大致要经历四步:一是找出思绪这个“线头”;二是明确思维的方向;三是捋顺思想的条理;四是形成清晰完整的思路。这既需要头脑连续运转,又需要保证思想有序运行,所以叫做“运思”。

努力成为领导的“读心者”

乔尔·法夫罗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就职演说撰稿人,他在为第四十四任总统奥巴马撰写就职演说稿时,只有27岁。这位“80后”之所以能担此大任,主要原因就在于奥巴马认为他“能读我心”,被誉为是“读心者”“心灵捕手”。

那么,法夫罗是怎样读懂奥巴马的呢?

——一语中心,惺惺相惜。心灵的交流,相互接受以至于彼此欣赏是第一步。2004年,时任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的奥巴马,需要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正为稿子伤脑筋的时候,结识了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柯瑞写讲稿的法夫罗。虽然刚刚认识,法夫罗大胆直言,建议奥巴马重写一稿,注重抑扬音律。经过法夫罗的指点,奥巴马在这次大会上一鸣惊人,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事后,在一家咖啡馆里,奥巴马问法夫罗:为什么要投身政治,你的写作理论是什么?“我没有什么理论。不过,我看过你在2004年党代会上做的演讲,你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个故事很契合美式叙述。大家鼓掌并不是因为你设置了鼓掌的环节,而是你的言辞触动了党内以及国内的听众,民主党里很久没有出现这样动人的情景了。”就这样,一个成功的建议,一句恰到好处的恭维,让奥巴马接受了法夫罗。

——用心揣摩,主动适应。奥巴马本就是个能言善辩者,法夫罗被其收至麾下以后,不是光想着怎么贡献智慧,而是先力求适应自己的“老板”。他不仅深入钻研奥巴马的演说模式,熟记奥巴马的民主党大会演说,尽量模仿奥巴马说话的节奏、语气以及风格,据说连奥巴马的自传《来自父亲的梦想》都随身携带、随时翻阅,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

——深入交心,量身定制。法夫罗为奥巴马起草就职演说稿时,主题是他们共同商定的,俩人花了一小时讨论演说重点。形成初稿后,稿子在他们之间交换了四五次,随之而来的是以小时计的详谈。通常,这两个人会一起坐上半小时,奥巴马谈论自己的观点,法夫罗记录下他说的每一个字,然后融入文稿,奥巴马再进行修改,一直到两个人都满意为止。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深入交流、反复交流,法夫罗才真正读懂了奥巴马。

——全心投入,绝命赶工。读心的背后是有心、用心、尽心。投入总统大选后,法夫罗带着助理小组,耗费数周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访问了很多历史学家和演讲专家,参考了历任总统的就职演说。在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法夫罗每天工作16个小时,竞选那一段更是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在浓咖啡和红牛的刺激下,仔细揣摩第二天的演讲稿,他还为这种工作状态创造了一个词汇:绝命赶工。深入的调研学习,使法夫罗能够为奥巴马的思想锦上添花。全身心的投入,使法夫罗能够找到最合适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最终完美地表达出了奥巴马的心声。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领导职位越高,往往城府就越深,越不容易摸透他的心理。而要写出“像领导”的讲话稿,非得先把领导读懂不可。真正的读心者,与领导之间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而是“心有灵犀不点通”——领导想的,你要想到;领导没想到的,你也要想到;领导一个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你都能读出他的心理活动来。到了这种境界,不愁写不出领导满意的好文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