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聚印象|“你去哪里了”---上海童年玩具寻迹展
“你去哪里了” —— 童年玩具寻迹展
开幕:2020.6.21 (周日)14:00-20:00
展期:2020.6.21-2020.8.2(每周一闭馆,6月22日不闭馆)
主办方:金桥碧云美术馆
承办方: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策展团队:马良、朱宇翔、石一帆
特别鸣谢:上海市收藏协会玩具收藏沙龙
地点:金桥碧云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红枫路135号
【展览前言】
你去哪里了?
小时候,我拥有过一辆红色的漆壳闪亮的玩具车,可惜表哥给我的时候已经坏了一只轮子,还有一把哑火的玩具枪,每次开枪的时候,必须用嘴配音,我还有台塑料小电风扇,最开始是会摇头的,当时算是很高级的东西,妈妈总把它锁在玻璃柜里,长期做壁上观,后来电池漏液腐蚀了电路,成了真正的摆设。它们都不完美,但是我童年里最好的伙伴,物质贫乏的时代,它们如此贵重,以至于我根本舍不得和别人一起分享,要抱在被子里一起睡觉。你呢?你还记得儿时最爱的玩具么?是小男孩儿标配的汽车手枪,还是穿着泡泡纱裙子的娃娃,漂亮的塑料卷笔刀?一个有着长长的柔顺的毛的金色哈巴狗?
我以为它们会陪伴我很久很久,可事实上在潦草急切的少年成长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弄丢了它们,和曾经夹在书页里的蝴蝶和黄叶一起遗失了,书一旦合上,再翻开童话已经消失不见,字里行间山高水远,我的童年,和童年的我,你去了哪儿?
有人说过,乡愁和童年是艺术创作永恒的两大母题,在我看来,这两个母题又可以合而为一,不过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纯真年代的回溯,对于最简单最干净的来处的转身凝望。不仅艺术层面,对于每一个人,童年和故乡都是构筑其精神世界的基石,一个人能攀到多高处,看到多远处,往往都和他的人生初体验有关,哪怕只是不易觉察的一些琐碎之感。《小飞侠-彼得潘》的作者马修巴里曾经说过:随着成长,人的确会变,能保持不变的部分非常之小,小得就像视野里的一粒微尘,我永远无法剪断悬着这粒微尘的头发。这不变的部分,一直在我们眼前跃动,影响了我们一辈子。
《小飞侠彼得潘》里还有一段动人描写,长大后的温蒂向女儿描述自己来去自由的孩提岁月:
“简,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飞过。”
“你现在为什么不会飞了,妈妈?”
“因为我长大了,亲爱的。长大以后,人们都不记得怎么飞了,因为他们不再快活,不再天真,不再无忧无虑了。”
您即将看到的这个展览,其实也是关于童年和故乡的,它集结了数位上海玩具收藏家所荟集的上千件旧时玩具,这些温柔的童年搜集者,为千千万万个曾经的上海小囡重现了珍贵的记忆,把我们粗心遗失的曾经爱物,从时光里一一寻了回来。
所以,飞吧!亲爱的观众们,希望你们在展览里寻回曾经的翅膀!如果你还是个孩子,祝你飞得更高更远,飞得更久。如果你已经长大了,也请纵身一跃,再无忧无虑地飞一次吧。
【展览介绍】
金桥碧云美术馆将于2020年6月21日至2020年8月2日推出自主策划的收藏系列展览《“你去哪里了”—— 童年玩具寻迹展》。场馆自2019年初对公众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在“新海派”的学术方向不断探索,紧密联系沪上艺术家,深度挖掘本土的文化潜力并拓展新的可能性,而上海的收藏界,恰恰见证着这片热土之上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历程,金桥碧云美术馆的年度收藏系列展览应运而生。
本次展览有幸邀请到当代知名艺术家马良,经过精心策划,我们与上海市收藏协会玩具收藏沙龙会员朱宇翔展开深度合作,促成了此次《“你去哪里了” —— 童年玩具寻迹展》。玩具,是每个人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记忆,我国玩具产业的兴起和新时代社会发展的背景有着密切联系,而其中,“上海制造”是在这个发展大潮中的关键词。本展览正是希望通过玩具这一公共记忆载体,在展示其包罗万象的同时,探索我国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发展脉络,并通过艺术语言的加工,将这些经典玩具更立体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展览以场景体验的全新观看方式,多重趣味地向观众们展示从民国时期,到70、80年代,再到千禧年前后的数千件经典玩具。让童年、故乡、回忆与当下、美术馆空间发生有趣的关联,重构大众对美好时光的记忆。本次玩具展通过三位策展人的创造性策划,以及数位上海玩具收藏家多年的收藏,为千千万万个曾经的上海小囡重建那些珍贵的记忆,把曾经粗心遗失的心爱“回忆”,从时光里一一寻回来。
金桥碧云美术馆在《“你去哪里了” —— 童年玩具寻迹展》期间,将举办一系列趣味互动的公共教育活动、推出丰富展览周边,同时还将上线3d全景逛展功能等多维度体验模式,将美术馆变成浦东的“网红打卡点”,打破公众对美术馆高冷的刻板印象。
展览将于2020年6月22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6月22日周一不闭馆】。
【策展思路】
成年世界里永远不缺快速的步伐,当周围的一切越转越快时,愈发渴望一个童年时光里的“你”,带我回到过去,让世界沉静下来。“你”去哪里了?我的童年、我的小伙伴、我的玩具,还有那个童年的我……
童年时的玩具枪,是曾经日夜在街头巷尾的枪林弹雨中跟我“出生入死”的小战友们。扣动扳机和拉起橡皮筋时日益练就的功力,在无数恶作剧中派上了“大用场”。今天谁家院子里的花盆破了个洞,明天又不知哪里的玻璃裂了条缝,还有那些歪打正着的灯泡……灯灭了,童年还亮着。
长大后拥有了脱开笔帽就能书写的钢笔,望着纸上墨迹斑斑,心里却越发怀念起那些转笔刀们的身影。拿起那些被我的小转笔刀卷坏铅芯的铅笔头们,耳边好像渐渐传来转笔刀和铅笔相互磨合、轻声呢喃的声音。忽然闻到铅笔屑那熟悉的味道了,看到铅笔头从粗变尖,由长变短。后来我把满满的笔屑倒进垃圾桶,才发现转笔刀把时间也卷走了。
后来的时间还在街上的车水马龙中流失了,我们独自一人坐在车里,希望车能驶向结伴拿着玩具车一起玩耍的那个年代。还记得那些为了零食包装里送的小玩具车而买的不爱吃的零食,那些放学冲向街对面小店挑选心爱的迷你四驱车的纠结时刻,还有那些关于谁有更多火柴盒牌的合金小车们的幼稚较量。童年的我们三五成群,拿着玩具车在弄堂里的空地上碰碰撞撞;童年的我们吵吵闹闹,从天亮到天黑,玩到饭点都不肯散;童年的我们都是“有车一族”,车停下来,我们也长大了……
影厅里的科幻电影偶尔会把人的思绪带回童年时模仿变形金刚变身的稚嫩模样,曾经的你,属于哪个阵营?童年的我们都有个英雄梦,拯救世界、维护人类和平一直是我们的人生目标。长大后的我们,每日穿梭在这“金刚水泥”的城市丛林中,希望在千变万化之间,能有朝一日成为别人的英雄,成为自己的英雄。而我们心中的英雄,你去哪里了?
除了变形金刚的陪伴,姿势百样的塑料小兵也给童年增添了一份英气。记得那个漫长的暑假吗,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在客厅的地板上创造了一个宏伟的战场,我们排兵布阵,商讨战术,还完美演习了几番,自己已然就是那些塑料小兵的大将军。可惜,还没来得及“开战”,战场就被老妈一扫把夷为平地,成为了实质的获胜方。
小囝们的童年流着大汗你追我赶,而每个小囡们的童年,一定都有一个粉色的公主梦吧。童年的奇思妙想都在那个属于你的私密空间内萌发和憧憬。慢慢长大后,空间里的一切变成了粉色的泡泡,而我们美好的回忆还都住在那里面。
童年的“你”都去哪里了,“你”好像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里,“你“也在那落灰的相册里。照片是记忆与情愫的最好见证,它把童年和心爱的玩具在某一刻定格,再化成未来追忆的凭证。
此次展览,通过线上征集了118张观众与玩具的合影,并于其中一展览单元呈现。我们期盼,当今天的你与昨日重逢,岁月的美好将始终贯穿在生活中,幸福的接力永不停歇。
【展览亮点活动】
1. 老照片征集计划
征集童年时自己与玩具的老照片,参与“你去哪里了” —— 童年玩具寻迹展展览环节,另外被艺术家马良选中的老照片将参与他的艺术项目,来现场和马良一起翻拍童年的老照片。
2.更多活动抢先知:
【关于策展人】
马良——艺术家,策展人和评论家
1972年出生于艺术世家,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观念摄影师,第一位获得国际黑白摄影大奖金奖的中国摄影师,也是一位木偶剧创作者。2005年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举办过30余场个展,以及重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展览30余次。主要代表作品:艺术项目《移动照相馆》、畅销书《坦白书》、散文集《人间卧底》、木偶剧《爸爸的时光机》等。
朱宇翔——“巴借”,玩具印象馆创始人,图书馆馆长
1979年出生于上海,收集怀旧玩具将近十年,收藏藏品上千件,内心对待玩具有独特的情感,认为玩具是有生命的,想把玩具以某种形式延续下去,经常和朋友们一起组织、参与和举办各种玩具展览,梦想未来在上海办一家可以展示怀旧玩具的博物馆。
【关于金桥碧云美术馆】
金桥碧云美术馆是浦东新区人民政府立项兴建的第一所集收藏、研究、展览、审美教育、文化交流、公众服务于一体的公立美术馆。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碧云国际社区的黄金位置,总建筑面积约为510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约1900平方米、两个露天花园,并包含一个近400平方米的恒温恒湿地下作品仓储空间,长期致力于打造以「新海派」文化为核心的「新美术馆」空间。
【关于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由浦东新区国资委出资、新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委托管理的专注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国有文化企业。以建成“浦东新区具有引领力的国有骨干文化企业(集团)”为目标,在文化产品服务创新、文化资产整合运营、文化产业投资合作等三个方面不断提升公司专业化水平和业务能级,力争将公司打造成为立足浦东、面向全市乃至全国的国有文化产业投资控股平台。为浦东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支撑。
媒体垂询,敬请联络!
胡天驰 | Cristina Hu
+86 13917737912
htc496142844@163.com
广而告之
1
END
1
【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丛书介绍】
“童话往事”创作团队花费8年多的时间,采访了130余位当年的电视工作者和配音艺术家,期间还前往中国国家音像资料馆、上海音像资料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等全国十多家图书馆,调阅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珍贵视频。书中对1979年至1992年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热播过的主要外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片进行梳理与回顾。内容包括这些动画片在原出品国的制作播出情况,以及引进中国后的译制、播出情况和社会反响、观众回忆等。丛书涉及作品粗略统计约150部。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各省市两级电视台首播的时间顺序为序,每篇介绍一部片子,两卷总计约67万字、500余幅图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大陆引进播出外国动画片的时间路线图。
1、对全书回顾的约150部外国动画片当年的引进人、译制者、配音员等历史亲历者,在每一篇撰文时均以不同方式进行了相应的采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生动鲜活的采访内容定会令读者感触良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风貌。
2、在梳理和回顾每部外国动画片之余,做适当的延伸,通过大量的图表、注释、附章等形式,以及章节概述等,对当时与作品制作、引进、播出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事件、政策法规加以盘点介绍。信息丰富,史料翔实,是从业人员及研究学者理想的参考资料;
3、早年引进的一些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经典之作,由于部分作品较为冷门,作品情况及所属公司情况曾长期为国人或动画业界所忽视,国内鲜有介绍,此次,丛书就其制作发展史、作品特色、品牌营销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均属国内首次。
“影像 情感 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