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未来五年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常州最大的困境有四个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太好。加上几次投资失败,没钱搞发展了。现在只能卖地还钱,导致房间越来越高,恶性循环。同时基础设施后续的运维费用会不会进一步压缩财政的想象空间,很不乐观。

这完全是决策失误。中国所有发展起来的城市,都是先努力发展经济>吸引人口>改善基础设施。

甚至有些城市走完前两步都不一定走第三步……只有常州,没有吸引力你路建的再好,也只会方便大家跑出去,而不是跑回来。

第二,很多企业没有成为现代化的大型企业的。常州其实有非常多(相对于城市量级)有潜力的企业,尤其在高端制造业方面有多家行业龙头。但是问题在于这些企业无一例外都卡死在家族企业的模式里出不来。家族企业的落后管理会很大程度的限制企业的发展,也会削弱企业所在城市的吸引力。大概率是由于沉迷于苏南模式不求上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行业龙头,高端制造,一看待遇,三千单休。

第三,没有好的第三产业。常州的互联网太弱,基本都有没有,大部分的it来这边也只能做一下其他企业的非核心业务。金融也辣鸡,基本就只有销售和基本流通职能。丧失两条超快车道。基本没有快速翻身可能。同时,没钱导致没有可能有好的大学。没大学就没高材生,没高材生就搞不了研发,做不了高科技行业,所有没有什么公司会把常州是为一个潜在的研发中心选择地(包括本土企业)。

第四,产能专业对工业城市的影响很大。常州目前的人力成本已经高于国内欠发达城市和海外。而且由于房价高企,人力成本会越来越高。这样越来越多代工厂(外资)和本地企业都会选择把生产职能转移到海外。

所以常州现在的情况很难搞。只能随便扯点没什么可能的计策。

一,高端制造业城市。常州目前想走的路子,但是目前明显走偏了,重量不重质。常州的体量不需要太多大厂,财政也难养。不如精工细作一两家高端制造企业,尤其是帮助企业转型。常州这种体量,只需要两家左右行业领先,待遇超高,福利健全的现代化大厂,基本就可以盘活。

这块没什么其他的问题,就是难,政府如何帮助企业转型,又如何保证企业转型之后还能留在本地?而且对于常州这种收不来研发人才,留不住生产人口的城市,抓着制造业不放肯定不是长远之计。

二,贸易城市。京东可能是一剂强心剂。常州在物流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外贸还是电商在常州都不罕见。常州这座城市也有做小生意的基因。物流行业下游难度不大,适合中小企业发展。国内也有非常多贸易立市的例子(广坎达和义乌)便于学习。比较合理的模型就是靠京东的带动顺便带活一帮下游小公司,再逐步向物联网,智能运输等领域探索。

难点:强哥连他自己老家都带不活……很难说这个事情落地会怎么样,很可能又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代工厂。

三,教育城市。常州的基础文教还可以,从教育机构的数量上也可以看出来了。现在的行情教育行业的发展可能不会比互联网或者金融差距(虽然国家有打压的势头)虽然高等教育拉胯,但是基础教育在省内能排前列。同时也有省常、省前这样的优秀学校。也有非常成功的私立学校。而且得益于江苏惨无人道的中考和高考模式,这边人对文教工作是非常重视的。而且教育工作者的收入也非常不错。

难点:本质上等于鼓励基础教育私有化……有点太过超前(但肯定是未来趋势),比较难被国家和社会接受。有点河南偷偷建学校那味儿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