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的一首七律,展现出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还入选了高考试题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仅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还需很多人的帮助和扶持。古代诗坛也流传了很多佳话,比如令狐楚对李商隐的支持,晏殊对欧阳修的提携,欧阳修对苏轼的帮助,等等,都让读者感佩不已。再如唐代的韩愈虽然仕途艰辛,但是也让他更能理解才子们求学的艰难,并热心地帮助过李贺、贾岛、张籍等人。北宋也有一位诗人非常敬仰一位恩师,还写诗赞美其高尚人品。下面介绍陈师道的一首七律,展现出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还入选了高考试题。

陈师道是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著名作家。虽然他终生未参加科考,苏轼却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并推荐他担任徐州教授。他经常闭门吟诗,诗风拗峭惊警。南丰先生就是曾巩,他自小聪慧勤奋,担任过很多地方的知州,他的文学成就突出,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陈师道16岁时,曾经带着自己的作品去拜谒曾巩。当时曾巩早已是闻名遐迩,他看过对方的诗文,颇感惊奇,因为眼前的这位作者还只是一个半大孩子。从此他们结成了忘年之交,曾巩离世后,陈师道还撰文悼念。

曾巩虽然颇有才华,但由于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直到38岁才进士及第。入仕后,他的宦途也是起伏跌宕,遭受过很多挫折。陈师道的这首诗就是赞美对方出山后的风采,描写细腻传神。首联浓墨重彩地刻画出对方的脱俗形象,“

接下来描写山路见闻,“一个“

诗人不畏旁观者的讥笑,毅然决然地出山,只想为百姓们多做一点事情,所以诗人非常赞赏其襟怀坦荡,“作者感慨不如飞鸟自由,也说明曾巩非常向往隐居生活,但他又非常希望为社稷分忧,为百姓谋福祉,既然无法独善其身,就只能兼济天下。

最后,人道出了曾巩出山的目的,“作者深情地抒写了对方的人生志趣与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曾巩曾说,积其小者,必至于大;积其微者,必至于显。同时他也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从而逐步地成长为一代大儒。

陈师道的这首诗描写细腻传神,彰显了一代文豪的不凡襟怀,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敬佩之情。这首诗也入选了全国高考试题,说明其文学表达技巧十分高超。作者先刻画出曾巩的超凡脱俗,又赋予“白云、流水”以人的情感,从侧面烘托出先生的高贵品质,十分耐人寻味。最后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