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王金桩:难以忘却的织布
难以忘却的织布
文/王金桩
一方地,十亩(拇)长,八亩(拇)宽,里面坐了个花大娘,脚一踏,手一扳,咖喱旮旯都动弹。朋友,这是一首儿谣,你可记得不?这是人们过去日常生活中,妇女用老式织布机织布劳作时的一个生动写照。古往今来,农村,男人耕作在田,妇女纺织在家,男耕女织的农耕生话绵延几千年。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衣食在前,以衣为首,可见纺织作布成衣,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布衣穿上身,也是人与别的动物的根本区分。人类之文明,动物之愚钝,从穿衣上以分高下,这一说法,应不为过吧?织布裁衣不正体现了女工在人类不断进步的文明史上的重要性吗?
现如今,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以后,在我国广大农村早已形成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已渐渐被近现代人们先进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了。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新社会中,一种先进的取代一种落后的生活方式,这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无可厚非。然而,朋友,你能忘记过去吗?你可以厚今薄古吗?忘记过去的历史,便是一种无知,一种对历史可耻的背叛。历史是劳动者一步一个脚印印出来的,人类的文明史是前人千百年来艰辛的奋斗史。人类的文明生活,源远流长,今天的文明是昨天奋斗的结果,今天的艰苦劳作是在创造着明天人类的文明。什么先进的生活都不是从空中突然掉下来的,人类文明生活里的任何事物都是经过人们努力奋斗劳作出来的。臂如说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布料吧。
现在,人们走进喧闹的集市或者繁华超市,布衣布料琳琅满目,华丽无比,看得人眼花缭乱。大人的小孩的衣服,应有尽有,床上的桌上的窗上的沙发上的布料,要啥有啥啊!这些布料都是纺织厂,制衣,印染厂工人的杰作。是的,社会工业化发达了,现代纺织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不断丰富着,满足着现代人们对布料的需求。然而,朋友,纺织业的今天,难道是从天而降吗?它没有昨天织布机雏形的影子吗?不!不是的。纺织业既便再发达,它一定是在过去落后的纺织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一定有着过去千百年劳动人民使用过的土布的痕迹,织土布使用的旧织布机的影子!它是在过去落后的基础上经过技术革新发展而来的!
是的,工业发达了,现代纺织业取代了过去农家妇女的旧式的落后的纺织行业,从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纺线车,织布机走进了历史的阴暗角落,纺车,织布机日渐远离人们的视野,是的,是我们亳不犹豫地抛弃了纺车,织布机,但是,每当瞅见角落里布满灰尘的纺线车,织布机时,我的心里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难以忘记,难以割舍的情怀来。
是的,人是情感动物,人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怀旧情怀,怀旧可以使人心情为之愉悦,也可使人心情为之惆怅。而现在,我怀旧,叙写对过去纺织行业的一些琐记,一些感想,绝不为愉悦心情,更不会令人怅然若失,我现在提及过时的织布一事来,是为了怀古抚今,牢记历史,不忘使命,努力前行。
一粒粮,一件衣,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过去,穿衣吃饭真不是容易的亊,都是人类用汗水换来的不易之果。。臂如这衣物,这布料,从线成布,真是一件费力劳神的活儿。明朝以前,在我国还没有棉花种植时,人们多用棉麻来纺线制衣。到了明朝,棉花从印度植入我国以后,人们才开始逐渐大量种植棉花,使用棉线来纺线,织布。听人说,由棉线到成布,前后需要72道工序,看来,穿衣这个衣啊,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人们每年秋季里,釆摘回棉花后,先晒,晒干后,再轧花去籽,去掉棉籽后,弹花,再把松软的棉花搓成条,这棉条我们村里妇女叫捻子。再用纺线车纺捻子,把捻子变成细线缠在锭子上形成锥状的线团,我们村妇女叫作搂穗子,再用拐线拐子把搂穗拐在拐子上形成线圈,再把这些线圈放在可以旋转的木架上,这木架我们村妇女叫线轮,再通过纺线车将线轮上的线圈缠绕在竹筒上,再把竹筒插在一根长木板上的直钉上,这根木板我们村妇女叫引板。
木引板上固定有二十多个直铁钉,把缠有线的竹筒插在直钉上。木引板的前面,左右两边相距约十数米的地上下两根木棍,妇女一把牵引着竹筒上的线头左右转圈,竹筒随着妇女的牵拉,在直钉上转得花拉拉。把线绕在两根木棍上,再把绕成的大线圈顺着一端的线头穿进畬里,再把穿过畬的线头穿过两个铁铮,原则是一根线头只能穿过一个铮,再把穿过铮的线缠在枡子上,等线都缠绕在枡子上以后,把剩余的一端线扎起来。准备上织布机了。把枡子放置在织布机后面放枡子的木架上后,再把两个铁铮一前一后固定在织布机上固定铮的木架上,再把畬放置在织布机的固定畬的木板内,余存的扎起来的线头缠绕在织机前面的卷轮上。这样以来,好不容易!织布前的准备工作才算准备就绪了,接下来,织布正式开始!
随着织女的一踏,一穿,手一扳,梭子里的横线与织机上的纵线相互交织在-起,随着织女不断的一踏,一穿,手一扳,布就形成了!
这就是过去村里妇女织布的大概过程。至于花布如何成形,这里面还有一整套繁琐的经过,在此也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在我的记忆里,织布,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对家庭妇女而言,是一件神圣,庄严的事,织布,是妇女份内事,也是展现妇女机巧的事。最重要的一点是,经过勤勤恳恳,夜以继日地织布,解决了一个家庭穿衣、被服的大事,作为一名爱家的家庭主妇来讲,织布,织花布,真是伟大的事!
作者简介
王金桩,又名王金庄。男,高中文化。陕西省大荔县苏村镇人。(地点在今陕西省国家级沙苑景区核心区)自由职业者。乡土情深,文化好人。愿结四处友,同问文曲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