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索(一)沙僧爱情故事:他到底是个什么精?
我一直很疑心沙僧是种鱼精,因为牛魔王说过,他是“沙流精”,小时候看本书似乎有点印象,“沙流”其实是种鱼。但现在早找不到了。现在比较相信他附身在沙子上,因为西方都有“沙人”这种怪物,沙僧是沙人也是可以的,张纪中版西游记就采用了这种设定。
但还是有点不对,因为按传统中国神话来看,器物成精一般都是不得已的先天就是器物,稍有灵识的都会找个生物成精。就像铁拐李,是万不得已也要找个死尸上身,老猪是猪也不放过。所以下凡时沙僧为什么非要附在无生命的沙子上?除非流沙河是生物禁区,就像外太空一般,没有任何活的生物,这才会借沙成精,但这样问题又来了,他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所以合理的解释,他还是一种动物,但到底是什么动物呢?
最近在研读《诗经》,这是古代人的必读书,有如现在我们必看《西游记》一般。里面提到“鲨”这种鱼,解读者指出,这不是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鲨鱼,而是一种小鱼,名为“吹沙”,其实也就是“虾虎鱼”,遍布中国的常见鱼类,是一种食肉小鱼。转个头就感觉它和沙僧可能有点联系,于是百度资料,先翻“吹沙”,“虾虎鱼”没有结果,然后翻虾虎鱼的一个亚种“沙光鱼”,结果就出来了,原来连云港早就有了沙僧和沙光鱼的传说,还牵扯到孙悟空,原文是这样的:
沙僧石
本记:沙僧石位于沙河口西南的山坡上,形似和尚,惟妙惟肖。由西北向它望去,和尚身披袈裟,似乎在往山上艰难地攀登。当驱车由西向东缓缓而行的时侯,人门会惊奇地发现:和尚好像活了起来,渐渐地转过脸来朝着山下,并似戴上了僧帽,形象十分威武。联想《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加上附近地名沙河口,此石就被称为“沙僧石”。
连云港市花果山北坡,从猴嘴镇向东不远,有一地方叫沙河口,它对面山坡上有一天然巨石,远看如和尚打坐,近看似僧人上山,人们都叫它“沙僧石”。传说这里就是沙和尚上山出家的地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支歌谣:
天上天和九道弯,地上沙河九里宽。九道湾里住神仙,九里沙河锁鱼官。天河沙河源相连,鱼官也能做神仙。
那还是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宫有一无位沙将军,他力过千钧,武艺超群,为龙王屡建奇功,被封为龙宫护驾将军。他与小龙女自幼一起长大,常在金涛银波中嬉戏,多在珊瑚树间幽会。小龙女爱沙将军诚实勇敢,沙竟军爱小龙女温良多情。他们山盟海誓,私定终身。时间如流云,不觉小龙女已身怀六甲。谁知事情被快嘴虾婆知道了,便传到老龙王的耳朵里。龙王气得五脏生火,七窍冒烟,立即把沙将军传至内宫拷问。沙将军知道瞒不下去了,便一五一十地招认自己对小龙女的一片真情。这既论了宫规,又不配门第,龙王盛怒之下,将他推出宫问斩。龙宫内外如房断中梁,似大海决堤,虾兵蟹将慌作一团,只有鼋总兵平时与沙将军交往甚厚,又念其功无数,使冒死想老龙王求情,才使沙将军免去死罪,被贬出宫,锁在花果山下的沙河里。
一晃数月,小龙女已到十月临盆的时侯,龙后乘老龙王去南海聚会之机,偷偷地把小龙女送到沙河边。小龙女连忙分开波涛,只见沙将军甲破鳞残被锁河底,心中一镇绞疼,便哭昏在沙将军面前。随着哭声,沙将军看到小龙女面黄肌瘦,肚大腰圆,急得心中像火燎油煎一般,慌得抱起龙女,千呼百唤。小龙女慢慢睁开泪眼,看到沙将军,如梦初醒,那满腹的辛酸变作两股泪水涌出眼帘。他们哭诉着各自别离的情爱。
哭声惊动了花果山上的孙大圣,他来到河边问明白了情况,深为不平。沙将军跪在大圣面前哭求着:“老龙王心狠手毒。如果小龙女在此,必然前来追杀,求大圣千万相救。”大圣拍拍胸脯说:“二位放心,有俺老孙在此,谅那老儿不敢无礼,你们放心回河中去吧,老孙为你们站岗。”龙女和沙将军千恩万谢,回到水中。不一会,龙女竟一胎产下无数的小沙光鱼。说也奇,这些小东西外貌和沙将军一样威严,而性情却和龙女那样温良。他们围在父母身边快乐地游来游去,煞是可爱。只喜得大圣连蹦带跳,抓耳挠腮。
大家正高兴时,老龙王从南海归来,一见此情此景,立即张牙舞爪,吼声震天,恨不得一下把他们全打死。那龙王爪推乌云,口喷烈焰,只听半空中一声炸雷,把龙女打昏在地,沙将军和那些小沙光鱼全被打落河底。孙大圣看在眼里,怒在心中,掣出金箍棒便向龙王打去。龙王架住兵器忙说:“大圣,老夫在此管教不肖之女,与你何干?竟与我动起干戈?”大圣喊到:“老儿,你拆散这恩爱夫妻,要伤害亲生骨肉,还说什么管教,让老孙也管教管教你!”说罢,把金箍棒舞得如风车般只管向龙王打去,龙王只得全力应战。
小龙女从昏迷中醒来,只觉得筋酸骨麻,疼痛难忍。再看看沙将军和产下的幼子都沉入河低,想想父王这样绝情,一时悲痛欲绝,王念俱灰,决心从此身入空门。于是她忍痛离开沙河,逃往孔望山避难,后来便在龙洞庵出家。
在说大圣与龙王拼杀半日,那龙王渐渐支持不住,便一头扎进大海,逃回龙宫。大圣也不追赶,回到沙河边,见龙女不在,便到河里救出沙将军说:“那老儿已回龙宫,你快去找媳妇吧。今后如有那处,只管来花果山找我。”沙将军拜别了大圣,去查访龙女的下落。后来,他得知龙女已出家,自己又无处存身,便来到花果山,经大圣引渡,跟唐僧当了和尚。
几易沧桑,昔日茫茫的大沙河淤积成陆,如今在花果山下只剩下条蜿蜒小溪流向大海。沙河口成了公共汽车停靠站,那对面山坡上的“沙僧石”。至今却仍正襟危坐,阵阵松涛声好像传来了沙和尚虔诚的诵经声。孔望山上的龙洞庵,虽屡换庵主,但那龙女避难的“龙洞”依然存在。只有那些河沟海汊中的沙光鱼,每遇惊雷,总要钻入沙底,对外公的恐惧心理,一代一代留了下来。
看样子是早有传说,不过吴承恩本人可不是西游记的原作者啊,但虾虎鱼的形象到底影响了沙僧形象的塑造有多少?还需要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