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状久治不愈,一查,竟与这个器官功能异常有关!
发布时间:2021-06-03
很多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患者初次到大医院就诊时,精神科医生很可能会开一系列检查单,比如B超、CT、甲状腺检查、激素检查、大生化检查等等。
对于其中的“甲状腺检查”,可能很多人感到疑惑:甲状腺与精神心理症状有何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引发特殊的情绪、行为反应,如果不加以排除和鉴别,很容易与真正的精神心理障碍混淆。
比如甲状腺亢进(简称“甲亢”)轻则引发轻躁狂发作,重则令患者出现精神病性症状;而甲状腺减退(简称“甲减”)容易引发抑郁情绪,令人出现抑郁发作。
最近,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一项临床研究还有新的发现。原来除了甲状腺异常之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也会导致精神心理症状。比如生活热情下降、记忆力下降、失眠、焦虑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研究中还发现,有的患者长期有强烈的自杀念头,心理治疗效果不佳。但偶然查出有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并进行了治疗后,患者不再感到抑郁,自杀念头消失。
除此之外,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等器质性疾病亦会导致精神心理症状。
这就是很多精神科医生坚持要求就诊者进行甲状腺检查的原因。而关于其它身体部位的检查也是一个道理。
精神科医生必须搞清楚就诊者的精神心理症状是不是某些躯体疾病引起的,或就诊者是否同时患有某些躯体疾病。
如果查出就诊者有相关躯体疾病,比如上面说的甲亢、甲减、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那就转到相关科室,先针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比如服用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若治疗后,精神心理症状消失了,那说明之前的问题主要就是躯体疾病引起的。可如果治疗后,精神心理症状还存在,那精神科医生排除其它躯体疾病后,再进一步作出诊断,按照精神心理障碍的诊疗思路来治疗。
这才是最准确、稳妥、对就诊者最负责任的诊疗过程。希望广大患者、家属理解并积极配合。
当然,有些医院受到诊疗条件限制,或者部分医生缺乏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他们可能并没有让患者做上述这些检查。
所以如果抑郁症、双相障碍、焦虑症患者久治不愈,而且从来没有进行过甲状腺、甲状旁腺等检查的话,最好到权威的三甲医院检查,排除躯体疾病的影响。
还有一点,有的双相障碍患者长期服用心境稳定剂,比如最常见的碳酸锂。这类药品导致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甲减、肝功能损害、肾小管酸中毒等。
所以患者服用这类药期间,一定要定时接受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查。若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应与主诊的精神科医生反馈并调整药物。
而且患者、家属不必太担心,即使真的因为服用心境稳定剂而导致“甲减”,这也不是不可逆转的。
我曾接诊过一位高中患者,她被诊断为双相障碍,长期服用多种精神科药物,包括碳酸锂。药物治疗对她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稳定。她母亲带着她辗转找到我们求医。当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得以初步修复后,她的病情大幅度好转,服用的精神科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明显减少。
后来患者暂停了心理干预,后续积极备考顺利考上大学。在这期间,她的病情出现波动,一度情绪十分低落。母亲紧急带她到当地医院就诊,发现有“甲减”。内分泌科医生怀疑是原发性甲减,并对她和母亲说:“一旦出现甲减,一般很难再恢复正常,很可能需要终身服药。”
她和父母对此都很焦虑。但其母亲在恢复理性后,怀疑是碳酸锂的副作用所致。后来,妈妈找到更高水平医院的精神科大夫就诊,大夫不能排除碳酸锂的副作用,建议调药。
母亲心里有点忐忑,征求我的意见。我认为碳酸锂副作用导致的甲减可能性非常大,一定要停掉碳酸锂,可以遵从其他精神科大夫的意见换成其它心境稳定剂,从小剂量起步。
妈妈听了我的意见后,坚定信心,随后,患者把碳酸锂完全停掉,按照主治大夫的意见换成拉莫三嗪,服用最小剂量。接着,妈妈也没有遵从当地医生的意见服用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的药物之一),而是通过营养饮食调理。
大约1个月后,该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一家人都很开心!而且通过这段经历,患者和父母应对逆境时的能力又一次得到提升。
当然,她能较快地、顺利地停掉碳酸锂并换成最小剂量的拉莫三嗪,主要在于前期接受了多次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其情绪症状缓解了很多,认知逐渐恢复理性,而且其父母、尤其是母亲掌握了科学精神心理学知识,面对不同大夫的意见有了更理性的判断。
如果患者所遭受的大量心理创伤未得到快速修复,那仍然必须按照精神科医生的常规指导逐渐减药,再换成其它心境稳定剂,逐步加量。所以,其他患者不能盲目效仿。
从这个例子也看出,虽然国内外临床医学不断有新的发现,很多研究成果打破了单个学科的界线,提出了更科学的多学科诊疗思路。但如果部分医生不积极学习、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总是固守于已掌握的、某个学科的知识,缺乏跨学科的思维及意识的话,他们所提出的诊疗意见就很可能是不全面的。这容易误导患者、家属,甚至令他们倍感焦虑、绝望。
与此同时,患者及家属也要与时俱进,根据自己的需求,积极了解一些科学的、前沿的医学知识,尤其是科学的精神心理学知识,积极听取多元化的声音。这样才能有更理性、客观的判断,有利于保持平稳心态,加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