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头条』李惠东丨滴水湖中国名家主题雕塑园雕塑家
▲
滴水湖中国名家主题雕塑园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环湖景观带内,由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实施建设,于2020年8月19日临港新片区成立一周年之际正式向公众开放。
现实生活、人民形象是新中国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雕塑园以此为主题,经项目艺术委员会遴选,在众多雕塑家、家属和有关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捐赠性收藏,陈列展示了100件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既有中国近现代雕塑史中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之作,也有当代雕塑界代表性艺术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还包括一批青年艺术家近年来的优秀创作。
雕塑头条将用若干期来详细介绍各位入选艺术家,本期介绍雕塑家李惠东
入选作品《声声慢·思》李惠东
《声声慢·思》
作者:李惠东
年代:2011
尺寸:60x60x120cm
材质:铸铜
作品说明:《声声慢·思》作品依然是“温故·词”主题的延续,作品要表现的意境全部取材于婉约派词人的词,人物姿态上运用当代女性自然优美的瞬间状态,人物服饰上也采用现代流行的时尚衣裙,人物造型上仍然延续以微妙、含蓄的动态表现词意的婉转,衣纹柔顺的光影效果与肌体圆润光滑的质感对比,凸显出人物婉约羞涩的姿态。
艺术家介绍
李惠东 Li Huidong
1971年生于沈阳
199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师从田金铎先生。
1997年8月—2003年11月就职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
现居北京。
现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作品欣赏
1
婉约如玉系列
《声声慢·思》
260×240×540mm 汉白玉/木 2011年
《绮罗香-香》
450×220×460mm 2012年
《绮罗香-香》局部
450×220×460mm 2012年
《海棠春-春》背面
440×285×430mm 汉白玉 2012年9月
《海棠春-春》
440×285×430mm 汉白玉 2012年9月
《眼儿媚-莺儿》背面
510×165×415mm 汉白玉
《眼儿媚-莺儿》510×165×415mm 汉白玉
《蝶恋花-恋》
270×210×410mm 汉白玉 2000年
《蝶恋花-恋》局部
270×210×410mm 汉白玉 2000年
《醉花荫-醉》
160×130×520mm 2009年
《醉花荫-醉》背面
160×130×520mm 2009年
《卷珠帘-溪》
140×140×480mm 2000年
《卷珠帘-溪》局部
140×140×480mm 2000年
《木兰花-嗅》
170×170×720mm 汉白玉 2011年
《木兰花-嗅》局部
170×170×720mm 汉白玉 2011年
《如梦令-梦》
180×180×780mm 2009年
《如梦令-梦》局部
180×180×780mm 2009年
《念奴娇-娇》
250×200×530mm 2000年
《念奴娇-娇》
250×200×530mm 2000年
《浣溪沙-纱》
560×480×640mm 1994年
《浣溪沙-纱》局部
560×480×640mm 1994年
2
豪放如金系列
《踏云行·行》
340×150×810mm 2002年
《西江月·望》
270×200×860mm 2002年
《清平乐·闲》
200×160×610mm 2006年
3
欲望都市系列
《欲望都市》之一
460×220×180mm 铜 2004年
《欲望都市》之二
320×230×220mm 铜 2005年
《涸》之一
150×110×440mm 2002年
《涸》之二
600×600×1900mm 2002年
《涸》之三
700×150×300mm 2002年
4
肖像作品
《王有德烈士像》
1100×350×930mm 铸铜 2016年
《克里斯托弗·梅里埃》
《刘志丹》
《纹·脉》
《京剧花衫行创始人——王瑶卿像》
惠东是一位诚实、能干、不断进取和充满热情的雕塑家和大学教授。因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我们一起合作了三年有余,对他的创作活动、教学活动有了更多的直观了解。惠东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毕业于艺术名校鲁迅美术学院,他十几年来没有辜负学校的培养,作为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活跃在教学与创作的舞台上。
《鼓舞-民族大团结》合作:曹春生、李惠东、周秀清、张舒
鲁迅美术学院有着优秀革命传统,并一向以严格基本功训练而著称。尤其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在全国美术界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国家各重大历史时期,鲁美雕塑系都是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精湛的技艺为国家雕塑事业献力,创作出流芳百世的杰出作品。同时也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一批批的雕塑家,惠东正是其中之一。
《鼓舞-民族大团结》
人体雕塑一直是雕塑家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人体雕塑的发展史实际也是整个雕塑艺术的发展史,无论史前、远古、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都有着大量再现人类自身的艺术作品,它与人类文明发展史同步,并逐步由对生命偶像崇拜转向纪念性和对于艺术审美的探求,在艺术创作中确立审美标准,而这一标准也影响到建筑、绘画、工艺等艺术门类。
《鼓舞-民族大团结》
人体雕塑一直是雕塑家艺术实践、艺术创作的方向,也是美术学院学生学习实践的重要课程。人体雕塑通过形体动作、空间造型,通过节奏、线条、形态起伏、转换质地等方法,通过追寻构图的基本法则以达到和谐统一的完美,更能达到诗一样的境界。
《鼓舞-民族大团结》
人体是大自然最美好、最圣洁的造物,人体本身就是一首诗,淳一首优美、含蓄、寓意深邃的抒情诗,有情、有景、有意境,情景交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曾赞叹:“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精灵!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对人体本质力量的体悟,是对人体美潜能的诗化。让我们去追求吧!”
2009年12月3日 / 于北京
5
其他作品
《云山雾绕》
1500×200×700mm 2008年
《往事如烟》
150×150×400mm 铜
《急驰》
《生活片断》
无限连通
《春的旋律1》
《泉》
《律动》
6
《空灵》
800×400×800mm
《犇》
600×300×250mm 1996年
《盾》
2000×600×1200mm 2007年
《鼓舞》
1200×600×1200mm 1997年
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专家库专家、2016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获得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进会艺术创作委员会委员。
2006-2009
应国家中宣部、文化部和财政部的委托,参加国家为庆祝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纪念日而组织的国家百件重大历史题材艺术创作之一的《鼓舞——民族大团结》的组织设计和放大制作,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9.11.22-11.29
1997.6